让“诚善”成为家风最美底色|传家风薪火 颂家国情深

【来源:长沙晚报】

  人物名片

  伍须知

  长沙县关工委副主任、长沙县“五老”讲师团团长、长沙县“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队长,获全省“优秀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者”等荣誉。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朝晖

  “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42年,退休后总想着为教育、为立德树人做点事。这大概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驱使,也是一种教育情怀的表达。”怀着简单赤诚的初心,退休后的伍须知几次谢绝了民办学校和私企的高薪聘请,十余年潜心投身关心下一代、“五老”宣讲、“五老”志愿服务等工作,当好公益路上的“多面手”。

  为家长解开家庭教育困惑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我家的家风是:以诚相待,与人为善。”伍须知说,“‘诚’就是态度要诚恳、为人要诚实、处事要有诚意、帮人要有诚心,‘善’就是心存善意、胸怀善心、遇事善思、不图善报。”

  2014年,退休不久的伍须知担任长沙县关工委副主任,“涵养优良家风,助力青少年成长”始终是他牵挂在心头的一件大事。他经常深入学校、机关、农村、社区,与家长和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收集掌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他精心打造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家风与育人》《家庭隔代教育》《家风与廉政》《颂光辉历程,赞新的时代》等精品课程,在基层宣讲中传达党的声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为不少家长解开了家庭教育的困惑。

  “我们做父母的在外务工,孩子暑假回家没人照管,送去培训班上补习费用又太贵……”这是众多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的心病和难题。为此,长沙县关工委连续多年策划组织了“大孩带小孩
携手向未来”免费假期讲习班活动。

  伍须知积极组织动员全县“五老”志愿服务队和“五老”讲师团成员为讲习班提供志愿服务,协助当地村、社区组织孩子们开展思想教育、学业辅导、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同时在长沙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支持下,汇集公安、检察、党校、开慧纪念馆等部门力量,他牵头组织编写了讲习班专用教案《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每一堂课更加有的放矢、学习辅导更加规范有效。

  截至目前,免费假期讲习班已连续举办了7年,总计开设特色课程3533堂,发动大学生志愿者3366人次和“五老”志愿者2624人次参与志愿服务,5.4万余名学子受益。“今年是讲习班开办的第八个年头,经过前期摸底和沟通,预计暑假有5000多个学生参加。身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将在上级党政部门领导下,和‘五老’们一道,继续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伍须知说。

  时刻不忘一个“助”字

  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同时,伍须知还担任了长沙县“五老”讲师团团长、县“五老红”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我们这群老同志汇聚在一起做公益,时刻不忘定位一个‘助’字。坚持运用好老同志的经验和威望,努力为党政中心工作‘拾遗补缺’,在民之所盼、乡村振兴、传承美德、立德树人、基层治理方面发挥助力作用。”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伍须知带领县“五老”讲师团组织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中心,组建12支“银发宣讲小分队”,队员百余人,累计开展宣讲1072场次,听众达5.48万人次,用身边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用接地气的话语把党的政策理论传播到千家万户。“银发宣讲小分队”荣获2023年长沙县十佳理论宣讲品牌。

  “2024年5月,我响应县委号召,在讲师团和志愿服务队里组织开展了庆祖国华诞‘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的‘五个一’系列活动。”伍须知说,活动进一步点燃了“五老”共建幸福家园的热情,实现了“五老”团队提出的“乡村振兴银发助力、文明创建五老同行”的工作目标。全县“五老”共撰写家书108封,办实事679件,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638次,帮扶弱势群体440人次、筹措扶助资金154770元,宣讲960场,参与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12606人次。

  为困境儿童添一张书桌、为独居老人送一份慰问、为社区治理献一个点子、为街坊邻里化解一个矛盾……十余年来,伍须知和他的老伙计们足迹遍布街头巷尾、小区楼栋、田间地头,用不变的初心和涌动的热情传递着“五老红”的志愿火炬,在传递正能量、立德树人、基层治理、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领域奉献银发力量。

  “退休后的生活,是我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悔。能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为身边人提供帮助,和‘五老’并肩同行,我觉得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很阳光。”伍须知笑着说,“身兼多职,虽然忙碌,有时也觉得有点累,但作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老教育工作者,古稀之年能为社会献点余热、做点小事,我总是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