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通知属实!反内卷之风吹向煤炭领域
【来源:东方财富】
煤炭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反内卷和去产能。
7月22日下午,一则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在网上流传。通知显示,今年以来,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价格持续下行,部分煤矿企业“以量补价”,超公告产能组织生产,严重扰乱煤炭市场秩序。为规范煤矿企业生产行为,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国家能源局拟于近期在重点产煤省(区)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工作。
23日上午,央广财经记者从国家能源局的多个渠道确认,该通知属实。据知情人士介绍,该文件是由煤炭司主导负责。
截至22日下午收盘,煤炭指数涨6.45%,山西焦煤、昊华能源、潞安环能、山煤国际等多只个股收于涨停板。
23日盘中,煤炭板块个股表现两极分化,涨幅居前者多为焦煤龙头或高弹性标的,跌幅较大者则集中于动力煤或中小市值企业。
将在山西等8省(区)开展核查
该文件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2025年7月10日印发,全称为《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下简称《通知》)。
《通知》包括核查依据、范围和内容,核查工作安排和持续巩固核查成果三大部分。
根据煤炭产能管理规定,煤矿应当按照均衡生产原则,科学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的10%。企业集团公司不得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公告产能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煤矿要严格按公告产能组织生产,对超能力生产的煤矿,一律责令停产整改。
本次核查范围为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陕西、宁夏、新疆等8省(区)的生产煤矿,已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参照生产煤矿进行核查。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朱彤向央广财经记者介绍,上述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区,先行在该地区核查,有利于掌握整体情况。
核查内容包括:一是煤矿2024年全年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2025年1-6月单月原煤产量是否超过公告产能的10%;二是企业集团公司在安排2025年计划时,是否向所属煤矿下达超过公告产能的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三是煤矿在安排2025年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时,是否存在不均衡、不合理的情况。
要求对违规行为分类处置
《通知》要求,有关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核查结果,按照省、市、县分级管理原则,综合考虑违规性质、情节轻重等,依据法律法规和煤炭产能管理相关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分类处置。
具体来说,对违规下达超公告产能生产计划及相关经济指标、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的,要立即予以纠正,责令企业集团公司和煤矿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安排生产,持续规范经营管理;对2024年年度存在超公告产能生产、2025年及时纠正且未发生超公告产能生产的煤矿,应要求煤矿作出深刻检讨,出具依法依规生产的书面承诺,加强对此类煤矿的监管;对2025年1-6月单月原煤产量超过公告产能10%的煤矿,要根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规定,一律责令停产整改,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炭产能管理规定作出处罚,在全省(区)范围内进行通报。
《通知》要求,停产煤矿在完成调整生产计划、采掘布置、人员安排等方面整改后,严格按照复工复产相关程序恢复生产。
《通知》提出,要求有关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汇总总结全省(区)核查工作情况,对现场核查表进行复核,深入分析煤矿超公告产能生产的原因,提出切实加强产能管理的工作举措,形成专题报告,于8月15日前报送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将适时对部分产煤省(区)核查工作进行抽查。
在持续巩固核查成果上,《通知》指出,要建立核查长效机制。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紧盯超公告产能生产不放松,不定期开展抽查工作,对本次核查后仍出现超公告产能生产的煤矿,要从严从重处罚,将违规煤矿企业纳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在项目核准、资金支持、融资授信等方面予以限制,并对相关责任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同时,强化公告制度实施。要认真贯彻煤矿产能公告制度要求,强化产能公告管理及事中事后监管,及时更新煤矿公告产能,提高产能管理的时效性,坚决杜绝超公告产能生产行为,为持续规范煤炭生产秩序打好基础。统筹做好公告发布和舆情应对,原则上不集中对外发布煤炭产能数据,为煤炭产能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新一轮行业去产能行动已开启
2025年以来,围绕“反内卷”式竞争,政策信号密集释放。从3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到6月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出台,再到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截至目前,多个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新一轮行业“反内卷”、去产能行动已开启。
基建与产业方面,近期周政策聚焦部分行业“反内卷”政策,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多行业也发布减产限产通知。据国资委,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共同推动行业转型,摒弃“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行业“内卷式”竞争。钢铁行业中,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
7月11日上午,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市场委员会召开专题市场分析会,来自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江苏、山东、陕西、宁夏、江西、云贵等地的重点焦化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人员结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动态,深入分析了焦炭市场的供需格局及价格走势,并达成以下共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焦炭市场应尽快提涨价格。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近两年来整体呈高位回落的态势。
中国煤炭资源网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在产煤矿(包含试运转煤矿,下同)产能13.8亿吨/年,产量12.7亿吨,产能利用率为92%;内蒙古在产煤矿产能13.8亿吨/年,产量13.0亿吨,产能利用率为94%;陕西在产煤矿产能7.7亿吨/年,产量7.8亿吨,产能利用率为101%;新疆在产煤矿产能4.7亿吨/年,产量5.4亿吨,产能利用率为116%;贵州在产煤矿产能2.3亿吨/年,产量1.4亿吨,产能利用率为63%;河南在产煤矿产能1.5亿吨/年,产量1.0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2%。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当前焦煤价格尤其是期货价格,更多反映出“反内卷”对供给端的收缩预期。当前,动力煤和炼焦煤价格已到拐点右侧。研报指出,通过“炼焦煤与动力煤价格的比值”可作为炼焦煤价格底部判断的参考,当前焦煤已处于超跌状态。在“反内卷”的政策预期下,炼焦煤的供给端存在收紧的预期;需求端的稳增长政策持续出新,对地产和基建有望有更多支持。
朱彤向央广财经记者介绍指出,此举或是整治内卷式竞争在煤炭领域的体现,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下,对行业加大低价无序竞争的治理力度,有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他同时强调,“不是说价格低就是产能过剩,应当允许市场正常的价格波动。不能把短期的供需波动当成产能过剩,应当作持续观察”。
(文章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