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优化烧碱期货交割制度
【来源:期货日报网】
为进一步促进品种功能发挥,郑商所近日优化烧碱期货交割制度。此次优化举措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将替代交割品50%浓度烧碱的升水由80元/吨上调至150元/吨;二是将交割区域从山东、江苏、浙江、陕西进一步拓展至河北、天津和广东,并明确了新增区域的升贴水标准。
新增交割区域升贴水方面,广东省升水400元/吨,天津市升水100元/吨,河北省北部(包括承德市、张家口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升水100元/吨,河北省南部(包括保定市、沧州市、石家庄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0元/吨。
作为基础化工品,烧碱生产企业多,下游需求广,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同时现货货值低、仓储难、运输贵,整体来看区域性较强。烧碱期货自2023年9月上市以来,市场规模发展较快,2025年上半年日均成交量68.3万手,同比增长528%;日均持仓量30.3万手,同比增长319%。但烧碱期货在功能发挥和服务产业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烧碱期货基准交割品为32%浓度的烧碱溶液,主要用于200公里内的点对点销售;替代交割品50%浓度烧碱更适合远距离运输,在跨区贸易和出口中占较大比例。此次将50%浓度烧碱升水提高至150元/吨,旨在鼓励更多50%浓度烧碱参与交割,便于仓单流通,降低整体交割仓储成本,促进期现结合。
据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期货管理部负责人靳圻介绍,提高50%浓度烧碱升水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生产厂家注册仓单的积极性,还能显著拓展交割品的辐射半径,使产品覆盖更远距离的下游客户,提升服务能力。
东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续庆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50%浓度烧碱升水上调更符合工厂生产成本和高低度碱定价习惯。他解释说,在交割区域,工厂将32%浓度的烧碱通过蒸发工艺提浓至50%时,每干吨(扣除水分后每吨)的加工成本通常在140至160元之间,并且工厂对50%浓度烧碱的定价长期略高于折算价格。
“在原有交割制度下,企业进行实物交割时,32%浓度烧碱集中于本地及周边市场消化,提高50%浓度烧碱升水后,将鼓励更多50%浓度烧碱参与交割,贸易商可将货物运输至更广阔的区域进行消化,有效分散本地市场的压力,缓解价格冲击。”靳圻表示,新制度下,期货价格将综合反映更广泛区域的供需状况,预计将吸引更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这将有助于期货市场形成更具代表性的公允价格,从而增强其参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32%浓度烧碱与50%浓度烧碱下游可通用,且两者价格高度联动(近三年区域平均相关性0.94),调整升水不会影响定价效率。此外,企业普遍配套蒸发装置,可灵活调整产出比例,此举不会影响可供交割总量。
扩大交割区域也是顺应产业格局变化的必然之举。烧碱产业具有区域性强、就近配套的特点。近年来,产业格局正经历显著变化:氧化铝是烧碱最大的下游行业,消费占比约30%。目前氧化铝企业使用进口铝土矿的比例已攀升至70%,东南亚冶金和氧化铝需求增长推动我国烧碱出口屡创新高;同时,烧碱的非铝下游需求持续疲软。以上因素共同推动烧碱产能与消费加速向沿海地区集聚。
在此背景下,河北、天津、广东三地的产销和贸易持续增长,套保需求日益旺盛,与基准地山东关系密切。河北已跃居全国第三大烧碱需求地,2024年需求290万吨,而供给仅150万吨,缺口达140万吨,主要依赖山东北部填补。预计到2026年随着全国最大单体氧化铝企业的建成以及氢氧化铝、烧碱仓储等项目的推进,河北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与山东的联动将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烧碱出口枢纽,2024年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20%,未来影响力有望持续提升。华南地区近年来供需持续增长,烧碱贸易活跃,广东是华南烧碱贸易与仓储中心,烧碱年需求量140万吨,存在约100万吨的缺口,依赖贸易商调入。全国主流贸易商多集中于此,套保需求旺盛且参与模式领先,前10大贸易商中已有8家参与烧碱期货交易。氧化铝和造纸是烧碱主要下游,广西是全国主要的氧化铝和纸浆产地,未来仍有部分新增氧化铝项目投产,预计带动华南整体烧碱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强化广东作为华南贸易枢纽的地位。交割区域的拓展,将有效覆盖这些区域日益增长的套保需求。
“新增河北、天津、广东为交割区域后,进一步提升了贸易商群体参与期货市场的便利性。山东作为全国烧碱产能最大的省份,产量大、工厂分布均衡,下游工厂多数直接向氯碱工厂采购烧碱,导致省内贸易商数量有限。河北、广东等省份作为烧碱消费地,产能不足,加上烧碱作为危化品,运输和存储要求高,需要专业的贸易商从外省采购,再销售给下游终端,因此具有较大规模的贸易商群体。”王续庆表示。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交割制度优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50%浓度烧碱仓单占交割品的比重将有所提高,烧碱期现货仓储费均按湿吨计算,50%浓度烧碱浓度更高,将带动交割成本整体下降,期现贸易更加便利;另一方面,拟设交割区域具有较强消费增长潜力,兼顾贸易集散地性质,贸易商和消费企业买入套保、采购仓单的积极性预计将提升,烧碱期货服务产业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
“此次交割制度优化后,会进一步促进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参与烧碱期货套保。此外,基差定价模式在贸易中的便利性也得到提升,预计将逐步推广。”王续庆说。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持续提高烧碱期货运行质效,强化对氯碱上下游企业市场的培育力度,引导企业用活用好期货工具,为助力氯碱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全国统一氯碱市场贡献更多期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