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参考楼市数据做股票投资?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沧海一土狗,作者:沧海一土狗,题图来自:AI生成

最近,股票市场的走势很好,上证指数已经来到了3600点,这脱离了很多人的认知,于是,他们就开始diss整个股市的上涨逻辑。他们的主要指责有两个:一、政策市;二、交易资金脱离基本面瞎炒

问他们理由,他们就开始贴各种各样的经济数据,其中,最主要的数据就是房地产数据和餐饮收入数据。

1.二手房数据

2.餐饮收入数据

最后,表现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ps:其实他们根本不清楚早于他们上车的人是谁)+“痛心疾首”的样子说,脱离基本面的股市上涨是不可持续的。

说实话,每个中国人都会被“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样的范式所绑架(ps:不知道现在的教材会不会继续这么写),因此,在解释股市上涨的原因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经济数据。于是,很多人都掉到这个大坑里去了。

根据经济数据炒股和做债,真的能挣钱吗?

但是,我们的框架却讲了截然不同的故事,中国股市反馈的是跨境资本流动。当更多的企业愿意结售汇回来或者通过北向通道回来,股票市场上涨;反之,股票市场下跌。

如上图所示,当更多的海外资本,通过结售汇或者北向回到本土,我们立马就能观察到股市的上涨。但是,我们还无法观察到内需方面的改善,只有资本回流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才有可能显性地观察到消费方面的变化。

也就是说,海外资本回流是因,消费改善是果。

讽刺的是,沪深300指数是快变量,能直接捕捉到海外资本回流的过程——系统内存款增加,消费改善则是很后面的事情。所以,你拿消费数据去炒股就是典型的因果倒置。

事实上,这种因果倒置很普遍,有的人看楼市数据不好,就会去讲股市也不会好。然后,就是长篇大论的推理。

如上图所示,假设老王海外有一笔钱,他看到国内有复苏迹象,那么,他是结售汇回来买房,还是通过北向通道回来买股票呢??显而易见,是通过北向回来买股票。(ps:但是,楼市却没有北向通道啊)

要知道北向的试错成本十分低,双向成本不会超过1%。但是,通过数字货币等灰色渠道进出,试错成本极高,双向成本差不多有10%,还要承担极高的法律风险。

所以,在消费复苏的初期阶段,海外回流的资金会优先通过北向通道回来买股票,等发现回来得太早之后,他们可以立马撤出来。但是,如果他买房了,还怎么撤离?先不说房子的巨大交易成本,这10%的通道费它是否能承受得住呢?

因此,在跨境资本流动的框架下,房价一定会远远滞后于股价。我们是一个资本项目管制的国家,北向的双向通道费低于1%,但是,灰色途径的双向通道费接近10%。同样是权益资产,同样是回来试一把,试错成本低的一定会优先上涨。

那么,海外回来的钱什么时候会买房子呢??说实话,这一波大概率不是海外的钱直接把房价顶起来,而是靠内部资金把房价重新顶起来。那么,什么时候内部资金愿意买房呢??要等动物精神真正起来,这又需要海量的资金回流。

现在沪深300etf的股息率在2.83%,300w的300etf在二级市场上1秒钟就出掉了,手续费估计就几千块钱;但是,北京二手房的租售比在1.6%上下,300w的二手房在二级市场上要卖好半天,手续费最低也是个几万块钱。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内部资金更愿意持有300etf,而不是北京的二手房。

除非当沪深300etf的股息率降低到2%以下(ps:2%是个拍脑袋的数,你也可以自己拍2.5%),那时候所有人的风险偏好将得到极大地提升,每个人重新感觉到自己又行了。

于是,一些更加不理性的个体愿意抛售掉股息率更高的300etf,去抄底北京的二手房。所以,股市不是楼市的附庸、结果或者晴雨表,恰恰相反,楼市才是股市的结果。只有当股市涨得足够多,逆转了绝大多数人的风险偏好之后,楼市才会企稳并重新向上。

现在300etf的股息率在2.83%,上证综指在3600点上下,我们简单地线性外推,当300etf股息率降低到2%时,上证综指大概在5100点。如果你把股市当成楼市的附庸,那么,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上证都涨到5000点了,你才觉得,股市终于不是乱涨了,你孜孜以求的基本面牛市终于来了。

综上所述,不要天天张口闭口基本面,不要天天盯着楼市,不要把股市当成经济的晴雨表,这种映射范式有十分重大的缺陷。如果不加刨根问底的严肃审视,你只会一遍又一遍地犯因果倒置的错误,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

在《关于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A股的影响》一文中,我们已经讲过了,股市不再是任何东西的附庸了,股市已经取代楼市成为剩余价值实现的终点,它将成为中国人财富的蓄水池,召唤海外那些属于中国人的钱回来,它只反馈跨境资金的进出而不反馈其他。

既然我们不能看着基本面做股票投资,那么,看着基本面做债券投资是什么下场是显而易见的。

ps:数据来自wind,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沧海一土狗,作者:沧海一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