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在京召开座谈会,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作交流发言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春林 实习生 黄心怡)7月27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学习贯彻实施代表法,推动代表依法、有序、规范履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在会上作题为《以法治之笔绘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星城画卷》的交流发言。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新修改的代表法为工作指南和行动纲领,探索形成“政治引领铸魂、制度创新强基、平台建设提质、服务保障增效”的代表工作体系,推动代表依法、有序、规范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星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筑牢代表依法履职“政治之本”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政治要求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头开展专题学习,深入代表联络站示范宣讲。推动全市各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法专题学习全覆盖,组织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超2万人次进站宣讲。组织全市五级代表参与“联系群众办实事”活动,代表们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发展“助推器”。

本届以来,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宣讲3200余场次,协助中小微企业破解发展难题430余件,围绕科技创新、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提出建议1700余条,推动解决社区养老设施不足、农村道路提质等实际问题960余个。

夯实代表有序履职“规则基石”

紧扣新修改的代表法,长沙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履职关键环节,构建系统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为代表履职提供刚性支撑。

自2008年起,长沙已连续17年常态化开展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双联”活动。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7~10名基层代表机制,通过“年初提示、年中督导、年末总结”确保每年面对面交流不少于1次,去年以来已开展联系420余次。任命141名代表担任专门委员会及常委会工作机构委员,每季度召开委员会议;组织139名行业领域代表成立9个专业代表小组,明确各小组每年活动不少于2次。

优化建议办理提质效,建立“提出—交办—办理—答复—评议”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出台《加强长沙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的意见》,从思想政治、能力建设、活动参与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

拓宽代表规范履职“实践路径”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基础工程,着力打造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主阵地”、联系群众服务发展的“连心桥”。

精准指导各区县市完善代表资源配置,推动全市现有358个联络站全面升级。将代表诉求办理纳入12345政务热线考核,推动党政社情民意平台与联络站深度融合。依托湖南智慧人大平台建立“网上代表联络站”,为所有联络站和驻站代表赋码公示,“码上找代表”“云见面”成为群众诉求新渠道,实现联系服务全天候响应。

常态化开展“进站四个一”活动(一次宣讲、一次意见征集、一次调研、一件实事),今年以来收集民意2300余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176个。

推动立法、监督工作向联络站延伸,在代表集中的联络站分设专业小组,市县人大重要工作依托联络站开展。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智算领域等市级专业领域人大代表联络站,吸纳45名五级专业代表进站。开展五级代表“随手拍”监督等主题活动,构建“代表+邻长”“代表+街道居民议事代表”等联动机制。本届以来,全市9000余名五级代表就近编入联络站,开展活动2.6万余次。

引导代表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工作融入发展大局,引导代表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深入开展“法治护航强省会”“聚力‘星’时代、代表新作为”等系列活动。去年以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累计接待服务群众9.8万人次,办结民生实事6200余件,推动解决了浏阳市南阳村道路提质改造、开福区钱隆国际小区水电气“商改住”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县乡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推动代表全程参与项目征集、审议、票决、督办全链条。近五年累计票决民生实事641件,投入资金51.4亿元,让“新增停车位”“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从“呼声”变“掌声”。

推动全市96个街道建立街道居民议事制度,街道内各级代表当然作为议事成员,议事会票选的民生项目直接作为决策依据,代表全程监督实施,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