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就业沃土,托举创业梦想

【来源:长沙晚报】

  厚植就业沃土,托举创业梦想

今年,市政协常委会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课题深度调研,提出靶向精准的对策建议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坚持创业带动就业”,更是新时代就业工作宝贵经验。

  如何培育更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新旧矛盾交织下,怎样应对创业就业的困境与挑战?今年,长沙市政协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常委会重点课题,联合民盟长沙市委会开展专题调研。

  4个月时间里,调研组实地走访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等地,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青年创业代表、新就业形态企业、市直部门负责人等座谈交流,最终形成了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提出13条靶向精准、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

  构建创新“磁场”与青春“引力”

  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当下的三湘大地,正掀起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潮。从湖南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政策,到长沙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等,湖南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与真金白银的支持,全力厚植创业就业的沃土,以满满诚意助力青年“创”有所得“业”有所成,让更多“金种子”破土成林。

  “长沙创业带动就业基础扎实,通过政策引领增强支撑力、城市形象提升‘青和力’、创业支持释放新活力、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力,越来越成为青年人才创业就业的‘心归之城’。”调研报告认为,近年来,长沙优先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强化创业就业友好的政策措施、用心打造可感可及的创业就业服务,积极构建创新“磁场”与青春“引力”。

  创业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尽管长沙创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同很多城市一样,还存在着共性个性问题和现实困境。”调研报告指出,在新旧矛盾交织下,当前创业就业仍然面临着创业生态未形成“热带雨林”、供需失配的结构性矛盾、新业态劳动者面临权益困境、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滞后等困境与挑战。

  打造“人产城”深度融合新生态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期待,调研组建议,以高质量产业布局吸引优质上下游企业聚集、人才云集,优化创业就业促进体系,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人才多方参与、共生共荣的新生态,以“人产城”深度融合,构建创业就业新范式。

  调研报告从打造“青创未来”工程、实施“万岗募集计划”、精准破解技能失配问题、构建新业态保障“盾牌”、推动服务提质增效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以落实‘七个一’行动为抓手,推动创业跟着创新走、围着产业转、顺着技能来、伴着需求行。”调研报告建议,实现政策精准滴灌,实施创业陪跑计划,坚持“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推动创业扶持从“给补贴”向“给场景”、“留人才”向“造生态”转变。

  如何进一步提升优质岗位供给?调研报告建议,通过全方位梳理需求、开发岗位,减负赋能中小微企业稳岗扩岗,深度挖掘新经济就业潜力,多元开发政策性岗位,进一步稳存量、引增量、扩总量。

  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就业力是关键。调研报告建议,加大投资于人力度,在劳动力供给侧上下功夫,聚焦人岗相适,通过开展市场靶向技能培训、“AI+”技能培训、院校“订单式”精准培养等举措,着力培育新型劳动者。

  新业态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调研报告认为,应高度重视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优化合规用工管理,加快形成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加大“算法向善”治理。同时,建议持续健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推动服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全方位构建创业就业友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