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业多维度发力 护航产业行稳致远
【来源:期货日报网】
6月以来,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出现较大变化,叠加国内产业政策调整,国内外部分期货品种期现货价格大幅波动。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突发情况(如不可抗力事件引发的市场异动等)时刻考验着产业企业的运营稳定性。那么,作为金融市场与产业企业重要纽带的期货公司,在关键时刻如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与成熟做法,有效帮助产业企业抵御风险冲击、保障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构建全方位风险预警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比如,6月13日以色列突袭伊朗,随后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当时市场一度担忧中东‘火药桶’被引爆,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异动;再如,近期国内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通过系统施策纠偏公平竞争中的不当做法,推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生态良性发展,商品市场随即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情。”长安期货总经理马拥军向期货日报记者举例道,当市场突发异常波动时,期货投资者尤其是产业企业持有的期货头寸存在方向逆转风险,若缺乏提前预防措施或未及时管控,可能遭受较大损失。
马拥军认为,针对上述情况,期货公司服务产业客户时,主要从前台、中台、后台构建系统性风险控制体系并提供信息服务,及时提醒客户避险。以其所在公司为例,当某商品价格波动幅度突破3%阈值时,内部会迅速启动高效协同的风险预警流程——中台研发部门依托专业市场研究团队与先进数据分析工具,第一时间捕捉行情异动信号,争分夺秒深度挖掘分析市场数据,结合宏观经济形势、行业供需格局与政策导向等多维度因素,生成具有价值的交易风险提示。这份提示不仅精准剖析行情异动根源,更结合市场经验与专业判断,给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为产业客户应对风险提供关键指引。
与此同时,前台业务部门紧密配合,同步启动分级触达机制。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通过专属服务群、电话等多元化渠道,将风险提示信息以最快速度精准推送至产业客户。针对公司重点关注的产业企业,前台业务人员会详细解读风险提示内容,并附上研发团队初步研判的应对方法,确保产业客户充分理解市场形势与应对策略。后台风控部门则实时联动,运用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先进风险管理手段,对极端行情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评估,提前制定周全的应急预案,如合理调整保证金比例、依规进行强制平仓等,防止风险进一步扩散,由此构建起“研发预警—前台触达—风控把关”的严密闭环机制,为产业企业筑牢安全防线。
中财期货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从自身实践出发,分享了应对产业企业风控需求的三方面经验:一是加强风险提示、预留操作时间;二是实时监控盘中风险,并提前告知客户关注盘面行情,同时考虑到产业客户资金划转流程较长,预留较为充裕的追保时间;三是提示产业客户合理运用套保工具规避持仓风险。
依据产业特性,提供个性化升级服务
“若行情波动加剧,我们会迅速升级服务模式,以满足产业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据马拥军介绍,此时,由中台研发部门牵头组织高规格行情分析会。研发团队深入剖析宏观数据变化趋势,精准洞察行业供需矛盾的深层问题,结合市场最新动态展开全面深入分析,从专业视角提出详细操作建议与全面风控方案,为产业客户定制针对性应对策略。风控部门同步补充流动性风险提示,从资金流动角度为产业客户提供风险防范建议,确保其资金链稳定。
马拥军补充说,行情分析会的结论会及时整理为详细操作指引,由前台业务部门传递给重点产业客户。此外,前台业务人员充分发挥对客户的深入了解优势,如交易习惯、经营特点、风险承受能力等,灵活调整沟通频率与方式。针对风险敏感型客户,增加电话沟通次数,进行一对一深度交流,详细解释操作指引要点与潜在风险,耐心解答疑问并给予情绪疏导与专业指导;针对操作成熟、经验丰富的客户,则提供更简洁明了的策略要点,助其快速把握市场关键信息、高效制定应对方案。这种优先保障头部重点客户尤其是产业企业的服务响应速度的机制,有效确保了企业套保组合与现货经营的稳定性,显著降低市场波动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
“我们会依据不同时间与市场环境,为产业客户制定个性化风险管控策略。”中财期货相关部门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其长假风控方案:长假期间,公司会充分分析产业客户持仓结构,及时调整长假保证金收取比例以规避风险;在专属客服方面提供一对一服务,为有交割意向的客户建立专属服务群,制定交割日志,并根据日志安排通过多种途径提示交割注意事项。
深度介入产业链,着眼实体经济长远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期货公司需加大对产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风险管控服务与引导。”中财期货相关部门负责人举例称,该公司已在贵州、陕西、四川等地积极开展期货和衍生品培训,帮助产业客户提高认知,正确认识期货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马拥军认为,针对当前黑色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等重点板块波动加剧的态势,期货公司研发部门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撰写深入细致的产业专题报告服务广大投资者。报告可以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上下游价格传导路径,深入研究政策变动对各环节的影响,精准预判市场潜在拐点。同时,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分析海量历史数据与实时市场信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动态,提示产业企业短期面临的风险。长远来看,还可以结合当前行情及历史波动案例,为产业企业量身定制中长期风险管理方案,帮助其建立系统性风险应对机制,在复杂市场中实现长远布局与稳健发展。
“服务产业时,公司市场人员需通过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平台信息共享、产业交流等途径获取第一手产业信息,由研究院对信息进行研判解读,共同评估信息热点等级并第一时间反馈客户,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帮助客户甄别行业信息与热点事件,为客户规避市场风险提供参考依据。”中财期货相关部门负责人总结说, 期货公司应以服务实体为主线,推动前、中、后台形成合力,将产业服务落到实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多家期货公司沟通交流中,记者发现,突发情况下网络中断、系统故障等技术问题也可能严重影响产业企业的期货交易。为保障交易连续性与资金安全,多数期货公司已制定完善的应急交易保障方案:一方面配备强大的备用系统与设备,如移动数据网络、专线备份等,确保主网络中断时快速切换、维持系统稳定;另一方面部署多套交易系统,包括功能完备的主系统与安全可靠的灾备系统,主系统故障时可无缝切换至备用系统,保障交易不间断。此外,多数期货公司还会提醒产业企业准备备用交易设备,如备用电脑、手机等,以防自身设备故障影响交易。
在突发情况下,期货公司通过全方位风险预警、个性化服务升级、深度产业链分析与应急交易保障等一系列举措,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期货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为产业企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