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化工:用金融智慧为煤化工产业护航

【来源:期货日报网】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能化工)前身为临泉化肥厂,自1970年创建以来,历经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等一系列变革,已发展成为集化肥、化工、余热发电、设备加工安装、压力容器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煤化工企业。公司现有尿素产能360万吨、甲醇产能70万吨。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作为郑商所产融基地,中能化工以尿素、甲醇为核心,灵活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构建起全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不仅为自身发展筑牢“护城河”,更探索出可复制的“中能方案”,为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化解“仓库危机”:套期保值锁定尿素价值

中能化工一直秉持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化肥商业储备项目。2023—2024年度,公司承担了安徽地区5万吨尿素的储备任务,期限直至2024年2月底。

时间进入2024年1月,尿素现货价格虽处于高位,但中能化工团队认真研判后认为,随着2月底国储结束,3月大量储备尿素将集中投放,现货供应快速增加可能引发价格下跌。仓库里有数万吨国储尿素,若价格大幅下滑,库存价值缩水的损失将难以承受。

此时,期货工具成为破局的关键。自2019年尿素期货在郑商所上市后,中能化工便积极参与,成为首批交割厂库,逐步积累期货操作经验。“公司在现货市场持有大量尿素,担心未来价格下跌,就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同等价值的合约。未来如果现货价格跌了,期货空单盈利可对冲损失,从而锁定库存价值。”中能化工信息价格处处长汤以逵解释道。

2024年1月初,尿素现货价格徘徊在2320元/吨左右。中能化工团队经过分析,认为时机成熟,果断在期货市场上以平均2238元/吨的价格,卖出300手UR2403合约。这相当于为国储任务中的一部分尿素库存提前上了“保险”。

冬去春来,市场走势印证了中能化工的预判。进入2024年3月,随着国储尿素的释放,现货供应增加,价格开始下滑。到了3月中旬UR2403合约集中交割时,尿素现货价格回落至2220元/吨左右,中能化工将300手期货空单全部参与交割,交割结算价为2171元/吨。通过卖出套期保值,中能化工在期货盘面实现了盈利,有效弥补了现货市场所遭受的损失。

借助期货工具,中能化工成功实现了风险管理,规避了在国储阶段因现货无法销售而导致的库存贬值风险,为完成国储任务“保驾护航”。“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仅对冲了价格风险,还利用期货交割机制,顺利将尿素通过期货市场完成了销售,直接缓解了巨大的现货库存压力,优化了仓储和现金流。”汤以逵表示,期货市场已成为一个高效的销售渠道。

升级工具箱:期权为期货再上“保险”

尿素期货的成功应用,让中能化工下定决心深化运用金融工具。

2024年,中能化工正式涉足尿素期权交易。“我们参与期权交易的初衷很明确,就是为了增厚现货收益、对冲期货头寸。”汤以逵解释道,期货套保能对冲价格风险,而期权的非线性收益结构,能为期货头寸再添一层“保险”。相比期货,期权在极端行情应对、精细化利润锁定等场景中优势显著。

中能化工主要采用“以卖出看涨期权为主、极少量卖出看跌期权”的策略。作为尿素生产商,企业常年持有现货库存,期货操作以卖出套保为主,通过卖出虚值看涨期权,在不影响套保效果的前提下收取权利金,增厚收益。

2024年6月,中能化工判断,随着尿素出口政策收紧、农业春耕旺季结束、新增产能投放,下半年尿素行情可能步入下行通道,遂分5次卖出22手以UR2409合约为标的、行权价为2400元/吨的虚值看涨期权,收取权利金在20~40元/吨不等。由于期权存续期内尿素价格未突破2400元/吨,期权到期失效,1.28万元权利金稳稳落袋。

汤以逵算了一笔账,2024年6—12月,中能化工通过分批次卖出虚值看涨期权,累计增厚收益12.44万元。

通过“期货+期权”组合策略平滑利润,中能化工毛利润波动率缩窄到50%以内,卖出期权获得的权利金收益,使得公司年化收益率增加1个百分点左右。

破局地域限制:甲醇的“运河套利”

针对甲醇业务的风险管理,中能化工形成了“期货为主、期权为辅”的特色模式,更创造性地化解了部分地理限制。

“淮河能通江达海,我们的甲醇能坐船去江苏交割。”汤以逵的想法,在2024年12月的一次套利操作中得到了验证。当时,中能化工有一批2025年3月才能销售的甲醇现货,现货价格在2450元/吨,而期货MA2503合约价格为2730元/吨,期现价差高达280元/吨。

汤以逵算了一笔账:从临泉通过淮河、京杭大运河将甲醇船运到江苏港口,运费为135元/吨,加上注册仓单等费用35元/吨,总费用为170元/吨,仍有110元/吨的套利空间。于是,中能化工在期货市场卖出开仓MA2503合约10000吨,开仓成本约为2745元/吨。2025年1月初,现货价格上涨至2500元/吨,期货价格跌到2645元/吨时平仓,期货市场上净赚100元/吨。“船还没到港口,利润就落袋了。”汤以逵说。

此外,甲醇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大,中能化工构建了覆盖原材料价格、供需关系、政策环境的实时监测体系,灵活运用期货进行组合操作。例如,在甲醇价格较高时,进行期货卖出操作,后期在卖出现货的同时,对期货进行平仓,对冲产品销售风险。

从“独舞”到“群舞”:赋能产业链共赢

作为产融基地,中能化工的价值不止于自身风险管理,更在于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通过“点对点精准赋能、以点带链协同共进”模式,其期现结合经验辐射全产业链。阳煤惠众、惠多利等下游企业通过合作套保,提前锁定尿素采购成本,保障了春耕用肥稳定供应。

基差点价是服务下游的重要抓手。2024年下半年起,尿素市场行情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为应对尿素价格下行期间可能出现的销售不畅、流向缺失等问题,中能化工决定开展尿素套期保值操作,以锁定成本、规避风险。同时,通过基差点价的方式助力产品销售,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4年11月中旬,中能化工在尿素期货UR2411合约上以1860元/吨的价格卖出套保1万吨,并同步将部分尿素库存注册仓单,共注册仓单225张。当时,公司尿素出厂价格为1770元/吨。2025年1月初,尿素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至1550元/吨左右,与建仓时的期货价格相比,价差已超过310元/吨。

“由于我们前期已在期货盘面进行了卖出套保操作,持有固定基差。2024年12月上旬,我们依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客户提供了‘UR2501合约-10元/吨’的点价方案,最终客户以1710元/吨点价,结算价为1700元/吨。我们帮助客户节约了30元/吨的成本,客户非常满意。”汤以逵说,盘面成交后,公司与客户签订现货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及时交付了货物。

“借助期货工具,生产企业能够锁定销售价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客户能获得更灵活的定价方案,双方不再博弈,而是共赢。”汤以逵表示,这种基差点价的模式正推动整个产业链盈利能力提升。

汤以逵介绍,未来中能化工的产融布局将聚焦“产业链协同化、工具组合化、响应敏捷化”三大方向。公司计划借鉴合作套保、含权贸易等模式,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参与风险管理,利用全国交割库网络推广“虚拟库存+现货置换”模式,并建立“煤—甲醇/尿素”比价模型,尝试跨品种对冲。

从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的套保实践,到为下游企业定制风险管理方案,中能化工的产融基地建设,不仅筑牢了自身的“金融护城河”,更推动整个煤化工产业向更高效、更稳健的方向转型。在2025年年底即将达到500万吨尿素产能的新起点上,这家拥有55年历史的企业,正以金融智慧书写着传统产业的创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