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8 日

85%女性的痛苦,为何总被漠视?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崇衫,责编:罗文,原文标题:《80%以上的女性都曾受困于这种痛苦:它不是你的错》,题图来自:AI生成

年龄越大,越不存在毫无征兆的月经。

今年4月上映的电影《黎明的一切》中,女主角藤泽每次来月经前,都会难过,甚至无缘无故地对别人大发脾气。她患有“PMS(经前综合症)”,一种经常被忽视,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女性疾病。

很多女性都有自己的“月经信号”。比如,我睡饱起来还是困得要死时,就会在包里备好卫生巾。有的人每次经前会忽冷忽热,疯狂冒虚汗,还有人会患得患失,上着班突然流眼泪。

女性在月经前有太多令人痛苦的反应了。关键是,它还非常普遍。

一项针对140个国家23万名女性的调查研究显示,85.28%的女性一生中都至少出现一次pms症状[9]

你并不孤独。很多人不明白自己的身体究竟怎么了,为什么要经历这么难受的“预痛期”?以及,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PMS(经前综合症)”?

“原来这就是PMS啊”

电影里,藤泽在PMS发作时,会对上司发脾气,完不成领导布置的工作,最终只能从东京的公司辞职。

医学上将PMS的发作流程总结为:“通常在经前10天~14天,女性开始出现乳房胀痛、腹部胀气、下肢水肿、倦怠、抑郁和焦虑、头痛、烦渴、嗜食等身心反应,并逐渐加重,至经前2天~3天最为严重;随月经来潮症状迅速消失,下一周期又重复出现。”[1]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事实上,总共有超过150种不同的身体、行为、情绪和认知症状,被归入PMS的诊断。

有些女性的经前症状可能更严重,甚至会引发经前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简称PMDD)

PMDD会在出血开始前的几周内引起愤怒、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更严重的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有研究表明,患有PMDD的女性出现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杀计划的风险显著增加[8]

我的朋友T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那种。经前一周,是她最难熬的时期,干什么都没精神。早上勉强挣扎着来上班,工作时常常头晕目眩,注意力难以集中,下班回家也只想躺在床上。

到了月经前两天,她就会陷入抑郁状态,有时只是听着音乐,就会莫名其妙地流泪。

在最难熬的那几天,朋友T会频繁去卫生间检查,在发现来月经了的那一刻,她感到整个世界突然有色彩了。

是什么造成了PMS?一种应激功能障碍

目前,PMS的病理机制未被完全阐明。我们无法准确得知究竟是什么导致了PMS的发生,但医学研究为我们归纳出了部分原理。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PMS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当女性身体进入黄体后期,孕酮和雌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导致血清素系统失调。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指出,黄体酮及其代谢物对GABA能系统的影响,可能与PMS症状有关(Green等人,2017年;Modzelewski等人,2024年;Itriyeva,2022年)

一些女性会患上PMS,也可能是因为对荷尔蒙的波动更敏感。一种理论认为,自卵巢分泌的荷尔蒙波动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并导致PMS症状(Türkçapar and Türkçapar,2011)

除此之外,压力也可能是PMS的影响因素,它既会导致PMS症状,也受到PMS症状的影响。

情绪压力会进一步反过来影响荷尔蒙波动、神经递质水平和人体的整体生理功能。压力水平升高,会破坏与月经周期有关的激素平衡,导致PMS症状加重,造成情绪波动、易怒和焦虑[4]

一项2024年的中国研究则认为,PMS事实上是一种应激功能障碍[5]

研究者指出,面对压力,不同性别的应激反应不同,男性通常会选择“战斗或逃跑”,而女性则倾向于“照料与结盟”。但是,女性身体的应激反应机制会在黄体期增强,加剧焦虑、易怒等症状。

这让患有PMS的女性无法顺利进入“照料与结盟”的应激模式,她们也更难维持稳定的社会纽带,从而加剧症状,形成恶性循环[5]

不被看见的痛苦:感觉人生好像被抢走了

对T来说,更艰难的是,好不容易熬过了这几天,开始享受人生没多久,下个月的低迷时刻已经在路上了。

“27天一个周期,其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非常不舒服的,感觉人生好像被抢走了。”

尽管已经存在多种理论和研究,PMS仍是一种很难被理解的疾病。PMS带给女性的困扰,不只是身体症状,同时还有情绪压力。

一句简单的“激素作祟”,并不能缓解每天拖着脚步去上班的疲惫。

在月经前来临,月经到来后消退的周期特性,反而稀释了烦躁、困倦和情绪低落对生活的影响,很容易让人觉得“都这样,过去就好了”。

有网友跟父母科普很多人经期长痘、情绪不稳定和激素变化有关。但父母不仅不信,还说她情绪低落就是玻璃心,“想太多了”,或者气血不调,保持好心情就行。

就连女性内部也有一些声音担心:宣扬PMS症状和激素对女性的影响,会加剧女性“情绪化”的刻板印象。

而从医学上来看,不仅PMS的成因仍在迷雾之中,诊断标准也还在完善的过程中。目前PMS没有可供诊断的特定病症,也无法通过体检、化验检查等方式诊断。即使定期体检,也无法筛查出来[1]

由妇产科学与生殖医学家陈子江主编的《月经异常》,列出了我国PMS诊断的3个关键要素:

我国临床中对PMS的诊断,一般基于下面3个关键要素,并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诊断:

①在前3个月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劳乏力、急躁、抑郁、焦虑、忧伤、过度敏感、猜疑、情绪不稳等,和一种躯体症状,如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头痛等;

②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在晚卵泡期必须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即症状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内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12天前不再复发;

③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

上述3项要素需同时符合。

因此,尽管很多女性都被PMS困扰,但能达到诊断标准,被医学上正式“承认”的人却不多。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2023年发布的《经前障碍管理指南》中提到:多达90%的育龄女性,至少经历过一种PMS症状;只有约20%~30%女性的经前期症状达到了PMS的诊断标准[2]

可以变得好一点:PMS自救指南

在《黎明的一切》里,藤泽辞职了,来到另一家边缘化的小公司,探寻另一种生活方式。电影里的时间只有4个月,虽然到最后她也没有“治愈”自己的病,但我们能感受到,在这4个月里,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快乐的。

她给同事买零食,一个人走在路上吃橘子,在难过的时候跑到公司楼下,用“擦车”舒缓情绪。

她没有与PMS对抗,而是承认它的存在,并接纳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用导演三宅唱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无声的、安静的反抗”

好消息在于,PMS虽然不能根治,但依然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救”。

记录自己的具体不适

抓住身体进入特殊时期的信号,对观察PMS的周期和症状很有帮助。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PP记录自己的周期,提前调整安排,避免给未来那个emo的自己太多压力,也可以使用一些科学量表记录症状。

少社交、少做决定

“不要相信经期的大脑。”

朋友T的经验是,在这个时期,尽量避免做困难的事情。压力大的工作最好提前做好,艰难的决策可以留后再说,也尽量不要在这个时候和别人吵架。如果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沟通,同样可以延后。

毕竟经历PMS时,即使“起床”这种简单的小事,也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完成。如果还要处理困难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社会关系对能量的消耗往往也比人们想得要大。同时,这时往往也很难像往常一样,给予周边人充足的反馈和支持,因此减少承诺也很有必要,比如约定好的约会,可以直接跟朋友讲:我PMS了,需要休息。往后再约。

T发现,重要的事情往往不着急:只要把时间安排好,人生也没有那么受影响。爱你的人,不会因为不吃一顿饭就消失了。

你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叠衣服,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困了就睡觉,或者做一做瑜伽冥想,舒缓情绪。

多吃碳水、坚果,少吃糖

这个时候,好好吃饭变得更加重要。波兰一项研究表明,饮食会影响PMS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坚果、豆类、海鲜,都是PMS时期的优质饮食[6]

坚果、豆类中的植物化学物质,比如大豆异黄酮,可以抗炎途径缓解症状,其中的膳食纤维则可以调节雌激素的代谢水平,减轻PMS症状。

而且这种时候想吃碳水就吃吧。富含碳水化合物和低蛋白质的食物,有可能改善PMS带来的抑郁、紧张、易怒、疲劳等精神症状。

另外,有人一到经期会特别想吃巧克力,但高糖饮食可能通过诱发胰岛素抵抗和低度炎症,使PMS症状更加严重[6]

设置好情绪急救箱

每个人的情绪急救箱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在状态好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识别,什么事物或什么人能让我们感到安慰。

T发现,跟pms共处的这段时间,她会更好地认识自己。比如,吃什么食物更快乐?睡前将空调调成什么温度,最舒适?

以及很重要的一点:有哪几个朋友共情能力强、具有对脆弱的包容心,总是能接住情绪低落的我们?

在你不好的时候,留在身边的,才是真正重要的人。

当PMS症状开始时,就到了启用急救箱里人生资源的关键时刻。

哪怕急救箱里的每一件事都很小,小到只是空调温度调低了两度,跟最亲的人说一句“我感觉很痛苦”。一件件小事交织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

它们很可能最终不能解决PMS的存在,但这个系统会帮助你过得更好,就像我们遇到的其他人生困境一样。

写在最后

“月亮一升起,我们就漫起疼痛的潮汐。”

相信所有女性都想过,如果再也不用来月经该有多好,想象过没有月经的生活有多精彩,仿佛“我和大女主之间,只差一个月经”。

而现实是,再雌鹰一般的女性,每个月都总有那么几天,要在疼痛中直面自己的“脆弱”。

在这期间,我们可能很难过,没法像平时一样在生活里冲锋陷阵,必须从越来越快的时代节奏里慢下来。月经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引导女性发觉,世界不独属于强者,也同样属于身弱之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崇衫,责编: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