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男孩参加夏令营遇难,收费3800元/周竟是“草台班子”

【来源:虎嗅网】

“快点出来吧!妈妈这里有可乐和奥利奥!”持续一周的搜救行动,以自闭症男孩凯凯遇难的悲剧收尾。

8月9日中午,患有自闭症的8岁男童凯凯在大理苍山参加夏令营时走失。凯凯的语言功能存在障碍,对名字呼唤反应迟滞,搜救人员只能不断地重复他平时最喜欢的这些词语——“可乐”“冰淇淋”“奥利奥”……期待在大山深处听到一声回响。

救援异常困难,当地多部门组建联合救援力量,投入搜救犬、无人机、热成像仪等设备。超过5000人次专业搜救人员及志愿者参与行动。但最终在山涧溪流旁发现凯凯时,他的衣服已经全部脱光,疑似失温。

究竟是什么酿成了这起事故,涉事机构“明日之光”究竟有没有专业资质?在搜救结束、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的同时,追问与反思也将提上日程。

据媒体报道,“明日之光”的运营主体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仅限家政服务,未包含教育培训或康复干预类目,且实际运作与宣传不符。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夏令营创办人曾经也是一名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通过自己隐居山林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并试图通过组建团队,将其经验推广,逐渐形成了商业模式。在探索初期,他曾称,自己要打造的是个“草台班子”。

失联儿童。图片来源于网络

4名成人看管7名儿童

凯凯参加的夏令营,是一家名为“明日之光”的机构。宣称专为4~11岁自闭症儿童提供干预课程,内容包括户外活动、徒步、溯溪、采菌子、赶集等,及室内音乐美术、生活自理训练等课程。8月9日上午的苍山徒步活动,正是其“自然户外”课程的一环。

机构宣传海报显示,其“破壁大理明日之光暑假班”,报名限额20名,时间为7月5日~8月25日,在该时段内可自行选择参与时间,报名至少两周起,收费为3800元/周。

在报名后,凯凯由姥姥姥爷陪同,从北京远赴云南大理参加夏令营。

据创办人在个人账号介绍,“明日之光”的课程体系分为“自然户外”“生活社交”和“室内课程”三部分。“自然户外”指在大理自然环境下的户外运动,老师以专业体育老师和退伍军人为主,“为保障安全,老师配比接近1:1”。

夏令营全封闭式管理,每日早七点至晚八点在营活动,晚上由租住在附近的家人接回。这一系列保障措施下来,原本应该是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但意外却发生了。夏令营的实际运作与宣传严重不符:据中国新闻周刊援引机构工作人员称,当日参与活动的7名自闭症儿童,仅由4名老师监护,远低于承诺的师生比例。事发后其余儿童已被家长接离,机构正接受多部门调查。

就连徒步的路线图,也显得十分随意。据报道,当天的徒步路线图是由带孩子上山的老师手绘在一张硬纸壳背面的:他们从起点上山,经过一处铁塔,继续往上,转弯,到达一处休息地点;休整后下山,途经有松果的地方,到达菌子坡采菌子、休息,继续下山,等到再次休息时,他们发现,孩子不见了。

更关键的是,“明日之光”的运营主体实为“大理市湾桥镇破壁家政服务部”,成立于今年1月,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仅限家政服务,未包含教育培训或康复干预类目,亦未在教育部门登记备案。

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探访了位于苍山脚下大理市湾桥镇云峰村委会13社的夏令营机构“明日之光”,其办公地点为一栋租赁的三层民房,目前该场所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当地村民介绍,这家“学校”开了一两年,租的是当地村民的房子,房子里孩子都是外地孩子;因担心孩子走丢,日常“学校”都是紧锁状态,老师会带孩子们外出。

创办人曾称要搭建一个草台班子

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性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3岁前显现,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与刻板行为,严重状况下会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由于这些儿童常表现出与外界疏离的特质,他们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当前,中国自闭症患者的总数已超过1300万人。据中国残联统计,2017年时只有2000余所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全国从事孤独症教育的康复人员只有2万多人,供需失衡显著。

资源短缺催生了家长群体的焦虑性探索。在自闭症家属圈子里,家长们四处“取经”,只要有一点点希望,就愿意尝试各种可能性。相比于传统康复资质认证,他们更推崇靠家长自己探索出成功经验的传奇个案,这种心理也为部分非正规机构创造了生存空间。

涉事机构“明日之光”的创始人天叔,正是这样从圈内争相取经的探索者,逐渐衍生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从天叔的公众号中,凤凰网《风暴眼》拼凑出了他创办机构前期的个人轨迹:曾经退居深山多年,为自己的自闭症孩子做康复训练,有了一定成效,于是在圈子里小有名气。2023年底,他陆续发文,开启了一场针对自闭症患儿的“破壁者(实验)计划”,通过推导一套“看似不可能的特别方案”,制定一个“趋近理想化的干预计划”,对患儿“力所能及的能捞几个算几个”,并大胆表示,“如果实验成功,大概将会是自闭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天叔声称自己只是组局,按实际需求配备所需人员,搭建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发起人、有成功经验的孩子家长、有认知和思维高度的大师或高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初期并不考虑商业目的,“有一天将‘实验’两个字去掉,可以开展商业行为时,天叔大概也就退出不再参与了”,创办人写到。

最初,训练活动在贵州黔西南一个村庄里,他试图构建一个贴近自然远离城市的大型过家家现场。限于实验阶段和人员配备问题,这一项目阶段性地只为一个孩子服务。

后来,天叔设置了99元入群门槛。“破壁者计划”也逐渐从业余尝试演变成商业活动。

在去年2月的一篇文章中,天叔还表示,自己要搭建的是一个“草台班子”。虽然这在当时颇有点像是为自己非盈利的简陋场所和设施自圆其说,同时也带有入局非专业领域先行者的自嘲意味。

文章中称,“当总体宏观上整体有把握实操细节下,对错不纠结,整体把握好,具体实操中对人员和标准要求不需要特别高!团队人员配备上只需要按照‘按需配备’的原则。并不需要聘用特别昂贵的高级专业人员参与其中……真正解决问题,如果不带商业经营目的,并不需要什么知名的豪华天团,强大的专业阵容,一个搭配合理的草台班子,几个草包足矣!”

尽管天叔称在计划演变为商业项目之后,自己会退出。但去年冬季,天叔已经开始了大理“明日之光”冬季融合体验班,主要做入园、入学方面的个案化融合训练。天叔亲自授课,每周收费3600元,其中不包含食宿费。当时强调,最多只能接收3~4名孩子。

据界面新闻报道,一位自闭症患者家属曾与“天叔”接触,也曾短暂在天叔所建的患者家属群“潜水”过,后来因为觉得群内内容“太神神叨叨”而退群。

“我们不是说过,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吗?我们的改变也许还可以再大一些,再大胆一些!”天叔常常这样激励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们。如今,一个孩子为这大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风暴眼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