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杀,是逃离家暴唯一的途径吗?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水与白面包,作者:糖心风暴sweetie,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一定不能忍。

但反杀,是逃离家暴唯一的途径吗?

聊到家暴话题,网友们常会打出这么一句话:宁见法官不见法医。

听起来像戏谑,又带着几分绝望。

看到了那条年仅25岁的女士被家暴致死的新闻,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阅读途中几次停下来不忍再看。

那绝望是真的。

钝器击脑,全身多处骨折,无数淤青。

如此凶残地对枕边人,对自己孩子的妈妈下这种死手,凶手简直是丧尽天良,禽兽不如。

网友们找到了这个不幸姐妹的微博,在遇害以前,她看起来开朗活泼,对未来充满信心。

甚至找到了她的婚纱照,那时的她一脸幸福,更让今天的人无限唏嘘。

家庭暴力,又一次血淋淋地站在了所有人面前。

第一次听说有人打老婆,那时我小学3年级,听到爸妈闲聊,妈妈说起她的一个同事,女老师,被老公打了。是的,女老师也会挨打。

我走到他们身边插进嘴去,我问,怎么不反抗。

我妈说,女的打男的咋打得赢。

我说,做饭是女的做吗?给他下耗子药。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在学校学了思想品德,觉得不妥,又改口道:“下点拉肚子药也行啊!拉得他打不动。”

爸妈说,走走走,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写你的作业去。

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后续,但当时我自己想了想,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如果我以后遇到这种事,

我就下药。

另一个故事也发生在我妈妈就职的学校,夫妻两个都是老师,平时感情挺好的,吵架吵急了,老公动手打了老婆。是的,男老师也会打人。

当天晚上等老公睡着以后,老婆手拿擀面杖,掀开被子就是抽,下死力打,结结实实殴打了老公一顿,据说是把老公彻底打服,从今后再没有动过一指头,现在两人都退休了,在一起安度晚年。

我问,妈妈你不是说女的打男的打不赢吗?

我们一起分析,可能男的心里也有愧,让老婆发完这顿脾气,就此拉平,好继续过日子;也有可能男的睡懵了,来不及反抗,女老师已完全占据上风,又有武器在手,有勇有谋,必胜!

我想象那个深夜,女老师一改温文尔雅,她悄声下床到厨房拿了擀面杖,威风赫赫地回到卧室,拯救自己的人生。

现在我知道这种情况叫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于是我又在我的自保清单上添加了“擀面杖”。

长大以后,我和我身边的姐妹没有一个陷入这种困境,反而是先后在两位兄弟身上看到了淤青,一位是我的同事,一位是我的好朋友。

女的打男的,也一点都不手软,而他们心中,也确实存了愧疚或无奈,他们并没有使用耗子药或擀面杖来反抗,在一地鸡毛以后,最终选择了逃离。

在无数家暴的悲剧中,也有人始终没有逃出来。

就像新闻里的这个如花的生命。

悲痛之余,我也在思考我们能做点什么。

3年级的我,对家暴的话题就能想出这种“浑招”,是我的生活环境给我的勇气和底气。爸爸妈妈、学校和身边的朋友,大家一起塑造了我,在漫长的一生中,给我保护。

挥舞擀面杖的女老师也是,反抗精神不一定一直是武力对打分胜负,是让对方看到自己不会就范认输。

如果像房主任那样挨打以后回家还被家人嫌弃,或者对方就是一个十足的混蛋暴力狂,反抗以后惹来更凶残的报复,怎么办?跑!

反抗精神也许没那么容易长出来,但逃跑的思路一定要有。

家里的人觉得被老公打天经地义,那就跑出家;村里的人觉得家家户户都挨打,那就跑出村,可喜的是,中国有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铁时速300公里,带你逃向光明的未来。

没有经济能力,有手机吗?能上网吗?平时刷抖音快手吗?

来看一眼小红书,小红书上有这么个人,是个略懂一些拳脚有一群好兄弟的持证律师。专门协助弱势群体,日常办事的阵容是这样的。

给他留言。

看他最新一期更新,他正在联系这位受害者的家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除了他以外,还有千千万万的网友,我们大家在今天同情这位女士,更会对还没有消失的生命施以援手。

要呼救。

向社会力量求助。

受害者女士熟练运用社交媒体,但她在深渊中保持沉默,在矛盾中还是选择了陪伴孩子。最终走向黑暗。

这时候,周围的人应该要看到她,主动帮助她。

曾经我戴着墨镜遮住麦粒肿去上班,实习妹妹看我阴天在室内戴墨镜,直言不讳问我是不是被家暴。

当时我都笑了,我,被家暴,我不打别个就是好的。

现在想想,要感谢那个妹妹,与和那个妹妹一样热心细心的人。

也许多问一句,多关心一句,就能救人于水火。

如果那个时候,有更多人发现她的难言之隐就好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去做一个这样的人,去守护我们的亲人、朋友和网线那一端的兄弟姐妹。

家暴从来不是“家务事”,而是全社会必须直面的人权问题。每一个沉默的背后,可能都藏着一个无法呼救的生命。我们也许无法瞬间改变所有暴力的根源,但可以从此刻开始,成为那束微光——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伸一次手。

愿每一个在黑暗中挣扎的人,都能被看见、被听见、被拉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水与白面包,作者:糖心风暴swee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