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课堂”为大庆国企开出风险管理良方
【来源:期货日报网】
8月26日,由大商所主办、黑龙江省期货业协会承办、大庆市粮食集团协办的“DCE·产业行——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大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大庆市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旨在提升大庆地区国有企业运用期货工具开展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服务大庆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大庆地区政府部门及多家国有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
立足实体所需 加强产业服务
培训班上,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稳定企业经营、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和现代金融工具运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大庆作为一座因油而兴的英雄城市,也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如何运用期货及衍生工具应对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
期货市场专业性强、门槛较高,企业参与需要专业人才和系统支持。为此,大商所持续深化产业服务,构建了以“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为核心的多层次市场培育体系,通过“一对一”培训、产融基地、实践专项等项目,助力企业提升期现结合能力。在多项举措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大商所产业客户持仓占比达到36.5%,“大连价格”已成为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
期货市场助力企业风险管理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围绕期货市场基础知识、应用实践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分享。
南华期货董事总经理唐启军介绍了大商所玉米和大豆期货在黑龙江的应用实践。唐启军认为,当前期货工具以多元形态深度嵌入玉米和大豆产业链,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在粮食生产流通领域的应用愈发普及,从单点风险管控到全链条价值重塑,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效抵御价格波动冲击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京粮粮油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斌分享了玉米期现结合业务实践与风险防控的经验。他详细分析了我国玉米产业的现状,包括生产消费分布、产量、进口渠道及消费结构等,并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期货在玉米产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模式,如港口企业玉米卖出套保、产区企业开展基差交易等。他还强调了期现结合业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他认为,套期保值业务应锚定现货敞口风险开展,根本目的还是通过期货操作锁定利润,把潜在风险进行有效转移。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业务合伙人田雪彦聚焦国有企业套保内控要点与财务处理进行了讲解。她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中关于套期保值的相关规定,并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了期货和衍生品套期保值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她表示,国有企业应严格遵守套期保值原则,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业务操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套期保值业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此外,中金财富期货农产品研究员于瑞光从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出发,详细讲解了期货市场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包括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提供购销新途径及资产管理等方面。大商所市场部业务人员还介绍了大商所市场服务相关工作举措。
携手共进 共创未来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加深了对期货市场的认识,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风险管理技巧和方法,对今后企业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庆地区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期待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大商所与大庆市政府、国有企业及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期现结合、产融协同的新路径,助力大庆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