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日报(9月1日):贵金属显著走高 黑色建材全线回落

【来源:东方财富】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9月1日涨跌互现,其中多晶硅主力合约涨超6%;沪银主力合约涨超4%;烧碱、沪金主力合约涨超2%;沪镍、集运欧线、不锈钢、沥青主力合约涨超1%。下跌品种中,焦炭、焦煤、玻璃主力合约跌超3%;碳酸锂、铁矿石、纯碱主力合约跌超2%;螺纹钢、棉花、热卷、苯乙烯、红枣主力合约跌超1%。

  截至1日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31.88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16点,涨幅0.08%;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977.93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61点,涨幅0.08%。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多晶硅午盘拉涨沪银创上市以来新高

  金属板块1日整体表现活跃。除了贵金属大幅拉涨以外,多晶硅午后直线拉升,最终以6.03%的涨幅领涨商品市场;此外,新能源需求向好的预期提振沪镍震荡收涨近2%。市场分析认为,在多晶硅基本面短时并无明显改变的背景下,头部企业上调报价,成为多晶硅价格日内走高的主要驱动。据上海有色网(SMM)消息,受近期多晶硅行业自律以及市场交易影响,国内头部多晶硅企业报价上调,其中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虽然报价上调还未转化为现实的成交,但在金九旺季即将开启之际,仍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的看涨情绪。但分析机构也提示,目前多晶硅行业高库存、高产量和弱需求并存的基本面并未明显改变,且供应仍有增长趋势,这或成为价格短期继续拉涨的限制性因素。

  相比之下,贵金属上涨受到的基本面支撑更为稳固。在海外现货银价突破40美元/盎司关口并屡创十四年新高的驱动下,沪银早盘时段便大幅拉涨,终盘收高4.13%,盘中创下上市以来新高至9808元/千克。国际市场现货金价进一步升至3480美元/盎司上方,沪金也再次升破800元/克关口。分析来看,美联储本月降息预期在近期不断得到强化:不仅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暗示将降息,上周五7月PCE指数也基本符合预期,加上美联储多位官员表态或暗示支持9月降息,这都为贵金属突破夏季波动区间并进一步走强提供了支持。此外,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质疑也在打压美元,给金银提供了额外动力。

  其他品种方面,国际油价盘中强势回升的提振下,国内能化品种1日多数走升。截至收盘,烧碱大涨近3%,沥青收高1%,甲醇、液化气、SC原油也均在盘中由跌转涨。

  市场预期偏弱黑色建材全线回落

  随着“反内卷”政策预期带来的利多情绪逐渐减弱,基本面支撑不足的黑色建材近日维持震荡走弱态势,9月1日,在双焦领跌的带动下黑色建材商品全线回落,其中焦炭、焦煤、玻璃主力合约跌超3%;铁矿石主力合约跌超2%;螺纹钢、热卷主力合约跌超1%。

  双焦的回落是在大幅上涨后的回调整理,虽然市场情绪支撑减弱,但目前基本面仍旧存在支撑,整体变化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煤矿的限停产不及预期,而黑色系终端需求的疲弱将持续对上游产生负反馈压力,钢厂盈利水平收缩必将会向上游寻求利润,有市场消息显示,个别钢厂已经开始提降焦炭价格,在市场对需求的预期偏弱的情况下,双焦承压回落。光大期货表示,前期盘面大幅上涨之后,市场情绪趋于谨慎,现货价格虽有补涨,不过盘面价格整体维持宽幅震荡,下游焦化企业连续7轮提涨焦炭后生产利润大幅好转,不过由于环保等因素限制开工,对于焦煤的需求环比减少,同时原料价格走高叠加钢材价格回落钢厂利润受到挤压,钢厂对于原料价格态度趋于谨慎,预计短期盘面呈现弱势震荡态势。

  随着焦煤的回落,玻璃也受到拖累,弱势运行。而从其自身基本面来看,虽然库存转降,但整体基本面尤其是需求端支撑不足,加之原料端走弱,玻璃市场缺乏有效驱动。据隆众资讯,截至8月28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256.6万重箱,环比下降104万重箱或1.63%,同比降幅增大至11.31%。折库存天数26.7天,较前一期下降0.5天。但供应仍旧稳定,上周玻璃日产量为15.96万吨。展望后市,银河期货表示,降价后中下游补库情绪边际好转,周度厂家去库,观察持续性及厂家价格;利润方面,企业利润变化不大,价格仍未至冷修亏损区域,供应预计不变稳定。短期玻璃震荡走势。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