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业如何稳增长?这一方案给出答案:反内卷+嵌入全球分工
【来源:东方财富】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个人计算机、手机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方案》强调要培育壮大新兴增长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提升高端供给能力,优化重点领域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嵌入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分工体系,促进国内外市场畅通经济循环,深挖需求潜力。
新能源领域聚焦“反内卷”
对于新能源领域,《方案》特别提出,要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光伏等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针对“内卷式”竞争,我国宏观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顶层政策设计基础上,国务院、工信部等相继公布系列政策和举措,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倡议,相关企业纷纷响应,如干法和湿法隔膜企业,铁锂企业相继举办以反内卷为主题的闭门座谈会。
中原证券表示,内卷综合整治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全球竞争力。华泰证券也表示,反内卷大基调下,预计电池及材料环节后续降价空间有限,叠加旺季下产能利用率提升,看好锂电材料环节Q3盈利改善。
开源证券最新研报称,本轮光伏行业反内卷在自上而下引导和行业自律中持续推进。自7月以来相关会议密集召开,8月19日由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强化反内卷决心。当前市场方面已出现积极信号,在多晶硅环节,硅料收储方案与行业自律同步推进,7月以来成交价持续回暖,9月1日多晶硅报价进一步上调,棒状硅升至55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8月25日华润3GW组件集采项目中标候选人投标价均突破0.7元/瓦,高于当前主流水平。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电子产品终端、供应链两手抓
对于终端电子产品,《方案》提到的电子产品不仅包括XR设备、AI设备等创新产品,还包含了手机、电脑、电视、家庭网关设备等传统电子产品,提出要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推动手机、个人计算机、家庭网关设备、视听设备、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计算机外设可靠性;打造新型显示、智能安防、车载计算、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家庭等新兴产品,研发高性能轻量级扩展现实(XR)等新型终端设备。
与此同时,《方案》还从供应链着手,提出加快提升新一代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推动5G/6G关键器件、芯片、模块等技术攻关,加强6G技术成果储备;编制完善产业链图谱,有序推动先进计算、新型显示、服务器、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布局;聚焦行业垂直领域场景,切实推动算力转换为生产力,打造以跨平台计算框架为核心的计算生态,加快对多体系芯片、多类型软件、多元化系统的兼容适用,提升产业生态主导地位;加强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地已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强化服务器、芯片和关键模块的兼容适配。
据国金证券总结,25H1电子行业继续向好,24H1营收同增11%、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5%。电子行业25H1年实现营收18503亿元,同增19%,归母净利润852亿元,同增31%。25Q2营收10110亿元,同增20%,归母净利润500亿元,同增42%,盈利改善。25H1年毛利率15.8%,同比+0.3pct,净利率4.5%,同比+0.6pct。25Q2毛利率15.9%,同比+0.1pct,环比+0.4pct,净利率4.7%,同比+0.4pct,环比+0.6pct,整体来看2025年AI云端算力硬件需求持续强劲,产业链业绩高速成长;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国产替代需求加速,设备板块业绩亮眼;消电及半导体受到终端需求逐渐回暖,稳步向上。
中信证券日前发布研报称,2025年二季度,AI需求强劲、国产替代加速,电子行业整体稳健增长。需求角度,AI相关需求火热,手机下游需求平稳其中苹果略强于安卓,汽车需求保持强劲,其他工业等toB下游持续复苏;国产替代角度,国产算力放量在即,设备公司受益前期订单兑现,后续期待先进逻辑/存储扩产加速。综合来看表现相对亮眼的细分板块有:算力相关PCB、国产算力芯片龙头、果链龙头、IoT龙头、CIS龙头、设备龙头、运力芯片龙头、模拟芯片龙头等。展望未来,该机构认为行业景气延续,其中AI仍是最大驱动力,消费电子领域25H2也有诸多新产品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