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汹涌,请珍惜“柯洁的棱角”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编辑:陈柯名杜恒峰,作者:每经记者

秋季开学之际,著名棋手柯洁在接受鲁豫访谈时,回应了“如何面对AI、应对AI”这一热点话题。这不仅是柯洁个人需要作答的问题,更是当下无数人共同面临的时代之问。

谈及面对AI的感受,没人比柯洁的记忆更深刻。多年前,柯洁与AlphaGo展开人机大战,最终以0:3告负。那次惨败,本质上是人工智能强大算力对人类记忆与计算能力的碾压——当AlphaGo走出超越人类千年棋谱认知的“神之一手”时,不仅暴露了双方间难以逾越的算力鸿沟,更让人类的智力“王冠”骤然坠落。

面对这样的结局,柯洁曾痛彻心扉地感慨“十几年的努力失去了意义”。他清醒地意识到,对阵人工智能,人类在围棋棋盘上已难有胜算,围棋也无法再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年轻的生命与心态,理应去探索更多可能。正因如此,数年后他选择进入清华大学深造,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而在此次与鲁豫的对谈中,柯洁的另一段话引发广泛热议:“我一直试图让自己保持一个锐度与棱角。无论未来自己多少岁,希望自己永远是少年,哪怕60岁,也要是个‘少年老头’。”这份坚守尤为可贵——经过几年校园生活的沉淀,柯洁依旧保留着这份棱角与少年感。正如他年初在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上的退赛之举,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棱角,本质上是对标准化、算法化思维的主动抵抗,是人类个性与自主意识的鲜活体现。

事实上,守护这样的棱角,本就该是大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大学并非培养整齐划一、缺乏个性的“标准化人才”,而是要珍惜并守护那些无法被量化的人类特质:敢于怀疑的勇气、自主审美的能力、自主抉择价值的判断力。它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传授与技能重塑,更在于守护人类区别于算法、对抗技术异化的核心能力——独立思考与创新探索。在算法至上的时代,大学应当成为,也必须成为AI无法僭越的文明高地。

无独有偶,近期多位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在公开场合表达了与柯洁理念相呼应的观点,共同为“AI时代如何守护人类价值”提供思考。

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在新学期入学典礼上致辞时,便直面AI时代的挑战。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下知识获取愈发便捷,这使得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他特别告诫现场4000多名新生,切勿让自我思考能力逐渐“外包”给AI——因为思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能力,更是人类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基石。

又如,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也传递出几乎一致的认知。莫言坦言,AI时代的到来已势不可挡,他也鼓励大家大胆拥抱、合理使用AI;但与此同时,他明确提出“AI是有弱点的”。他举例称,曾在端午节尝试让AI创作一首纪念屈原的诗,尽管作品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却始终缺乏真正的创新突破与真挚的情感体验——而这正是人类创作独有的灵魂所在。

为此,莫言还总结了一段充满哲理的话:希望“每个人跟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跟每个人也都一样:都一样的丰富,都一样的幸福,都一样的各具特色——都一样的不一样。”这番话精准点出了人类价值的核心:在AI提供趋同价值的基础上,人类善于创造“不一样”,而这份“不一样”,正是每个人独有的棱角、独立的思考与鲜明的个性。

回溯这三位人物的经历与观点:柯洁在围棋棋盘上被AI击败,却借此开拓了更广阔的人生边界;徐扬生校长看到AI带来的便利,却更强调人类独立思考的不可替代性;莫言亲身体验AI写作,却愈发确信人类情感与创新能力的独特价值。他们的思考与实践,指向了同一个答案:人类的价值,不在于与AI比拼算力,而在于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在于追求算法般的完美,而在于保留独属于人的棱角。这份坚守,是对人性本质的守护,是对人类文明核心的捍卫。

AI浪潮汹涌而来,未来已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愿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不一样”,守住自己的“不一样”——无论AI如何发展,在人生这盘独特的棋局里,每个人都该做自己的棋手,用独立与个性,下好属于自己的每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