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5 日

以场外衍生品为支点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网】

实体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基础性、战略性的关键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锚定了清晰的方向。期货和衍生品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交易报告库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中,产业客户持仓占比(以持仓名义本金计)在“十四五”期间呈现逐年攀升态势,近期首次成功突破50%。

这一关键数据的跃升,反映了两个层面的进步:一方面,实体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通过衍生工具管理风险正逐步成为企业保持稳定经营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风险管理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这不仅直观映射出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更预示着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正从“工具供给”向“生态融合”加速升级。

对期货市场功能认知加深

产业客户参与意愿增强

近年来,随着期货市场的持续发展以及市场宣传、投教工作的广泛开展,实体产业对期货市场功能的认知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产业客户逐渐意识到,期货和衍生品是能够帮助其有效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经营利润的重要工具。场外衍生工具的精准和便捷,使得越来越多的产业客户选择积极运用场外衍生工具来应对市场风险,进而推动产业客户持仓占比稳步提升。

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升级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作为连接期货市场与实体产业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不断加大在专业团队建设、服务模式创新以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产业客户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为满足产业客户在不同产业链环节、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诉求,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积极研发和推出各类创新型场外衍生工具和模式(如含权贸易、收益互换等),以及精准契合产业客户不同需求的各种期权结构(如累计期权、均价期权等),为产业客户提供了更为丰富、灵活的风险管理选择,从而吸引了更多产业客户参与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

政策积极引导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和衍生品交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2022年施行的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将“服务国民经济”作为立法宗旨。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要求。2024年颁布的新“国九条”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今年,证监会在多个场合表示,要多举措支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监管部门持续鼓励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加强与实体产业的深度合作,通过简化业务审批流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降低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门槛和成本。这些政策的协同发力,从制度层面引导和推动产业客户深度参与期货和衍生品市场,为产业客户持仓占比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产业客户持仓占比的显著提升,清晰地表明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与实体产业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标志着场外衍生品市场进入了“量质齐升”的新阶段,但也意味着场外衍生品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发展提升。

深化期现结合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期现结合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也是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助力实体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应积极加强与产业客户在现货市场的合作,推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基差贸易、仓单服务等业务,实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有效联动,为产业客户提供更为准确的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依据。

加强市场培育与投教

提升产业客户专业能力

尽管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但仍有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等存在认识不足和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因此,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应进一步加强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工作,提升产业客户的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推动市场创新与国际化

拓展产业客户发展空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国际化进程对提升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应积极推动市场创新,探索开展更多新型业务模式。通过跨境业务合作等方式,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话语权,为产业客户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产业客户在场外衍生品业务中持仓占比的变化,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的有力见证,也是期货市场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起点。随着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的有效发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期货市场必将在助力实体产业应对市场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稳健前行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作者系南华期货指数发展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