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3 日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思考,作者:潘大叔,题图来自:西贝提供

1、关于罗永浩和西贝事件,我认识的几乎所有做公关的人都认为西贝老板贾国龙不应该硬刚、应该服软。

2、我倒并不觉得贾国龙应该从善如流地去服软。所谓服软或不搭理需要有一个假设就是罗永浩不继续攻击西贝,但是从过往历史看,这可能吗?罗永浩持续地攻击新东方和老俞时,新东方和老俞也从来没回应过。

3、预制菜本身并没有什么,但是预制菜长期被妖魔化了,就变成了一个对餐馆来说大是大非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强硬的回应其实是必须的。

4、只是贾国龙的强硬又确实有非理性的一面,比如上来就要起诉罗永浩,直接让自己自绝于人民了;比如直接把罗永浩的菜单公布,还推出罗永浩套餐,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了。抛开是不是真有预制菜一说,贾国龙这两招都有很大的问题,就算有理也变无理手了。不是说不能或者不应该起诉罗永浩,但没必要一开始如此,大可以秋后算账嘛。

5、当然,西贝的致客户公开信、直播厨房等等透明化措施是得当的,只是因为上边两个败笔导致效果不明显了。试想一下,如果只本着透明化原则强硬回应罗永浩,甚至请罗永浩再临现场参观和“对质”,罗永浩能继续作战的武器也会变少吧?变成了让你来你不敢来,空口白牙胡嘞嘞了;如果来了,真不是预制菜也就堵住他的嘴了。

6、现在的局势显然对西贝不利,罗永浩轻松地站到了道德制高点上,还成了一票喊贵的人民群众们的代表。西贝应该强硬,但一开始硬错了方向,在拉拢群众上失了先手。

7、舆论中一个很普遍的观点就是西贝的贵是原罪,再加上罗永浩刻意引导,用“预制菜不该那么贵”的说法来推波助澜。我想罗永浩好歹也经营过不少企业,肯定知道对于企业来说定价策略不只有成本定价法一种,他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定价本就是对客户进行筛选,嫌贵的就别来吃好了,嫌贵的当年就不买锤子好了。很商业的一个选择问题,被罗永浩刻意贴上了道德的标签。

8、 舆论和贾国龙的分歧其实很简单,就是对预制菜的定义不同,我们以为的预制菜和贾国龙认为的预制菜是两回事。贾国龙最需要着力的点其实是消除认知差,而不是上来就要起诉罗永浩,现在舆论认知完全被罗永浩牵着走了。

9、 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在这次事件中站位西贝,有段话说得很有水平:因为正义、因为做一个不错的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团队付出的心血太不容易了!可以建议、可以理解、可以促使企业改进完善、但不能让企业家灰了心!我觉得这可能成为一个引子,一个引起组织上重视的方向,毕竟就业和经济是头等大事,破坏营商环境的帽子,罗永浩这么精明的人肯定不想顶着啊。实话说,贾国龙硬刚的方式适用于于东来,但西贝毕竟没有胖东来、贾国龙也没有于东来那么好的群众基础。

10、我的朋友信海光在朋友圈写到:二十年前做报纸的时候,当时报道某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出现货源质量问题,记者纷纷前往采访报道,总编辑在记者出行前叮嘱说,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是地沟油、染色剂这些低级底线问题,你报道的企业在食品质量上是上限,是多数企业要学习的对象,所以对这样的企业,他有问题就报道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谨慎用词,切忌情绪发泄,因为就算搞死它,对群众也是有害无益的,还有大批底线以下的企业在那里。这段话我一直到现在印象都很深刻,提升了我对事实与真相的认知。

这段话,我深以为然,也觉得正适用于当下的西贝。虽然我很久没去西贝了,未来去的也不会多,但我很确信西贝在餐饮行业中肯定算是上限的代表。现在对西贝的攻击,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大家不得不去吃那些上限更低或是没有下限的餐馆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思考,作者:潘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