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杀入老铺黄金腹地,但labubu二手价格撑不住了
【来源:虎嗅网】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泡泡玛特正在全力挤入老铺黄金的赛道,并想分一杯羹。
9月12日,泡泡玛特旗下珠宝品牌popop首次发布足金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了足金材质的串珠、吊坠、金条和摆件等类型,所使用的IP是泡泡玛特旗下的Baby Molly。
popop是2025年泡泡玛特拓展边界的公司级项目之一,其定位是“珠宝品牌”,今年6月该品牌在上海开了首个门店。在这个项目上,泡泡玛特倾注了公司全力,MOLLY、SKULLPANDA等核心IP都已经被纳入popop珠宝产品系列之中,此外泡泡玛特还针对该品牌门店投入了高价值的点位及装修资源。
但足金产品,实际上意味着popop的边界已经彻底和老铺黄金等品牌“交火”。有饰品分析人士告诉虎嗅,基于收藏和IP估价体系的足金产品与基于情绪价值和饰品估价体系的足金产品,本质上都存在超过黄金本身的“产品溢价”,而其核心用户往往也都具备高净值、女性等标签。“对于同一类型用户的注意力、消费力的争夺是明显的。”不过该人士认为,二者目前只是边界“交火”,距离全面开战还很遥远。“老铺黄金的定位和打法更像奢侈品品牌,泡泡玛特更接近于IP和粉丝经济。”
不过popop足金产品,并未能提振泡泡玛特的股价。在8月26日创下 339.8 港元 / 股的历史高点后,泡泡玛特的股价开始出现下跌,截至9月10日,整体跌幅已经达到15.74%。9月12日,泡泡玛特港股收盘价格为276.8港元/股。
造成泡泡玛特股价下跌的核心原因,或是labubu毛绒系列产品在“收藏和二手市场”上出现了明显的价格波动。千岛二手平台上,以“labubu前方高等系列搪胶毛绒挂件”中幸运和希望两款为例,在6月这两款产品的千岛价格分别接近了600元/个、450元/个,但9月11日最新的价格分别为133元/个、108元/个。
虎嗅了解到,造成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核心原因是:泡泡玛特改变了供给策略。在618期间泡泡玛特针对毛绒系列产品进行了一波集中的预售补货,在7月到9月,市面上出现的新品相当于6月前的2~3倍甚至更高。
在此背后,泡泡玛特还增加了产能工厂,让labubu搪胶毛绒系列产品单月产能已经达到3000万个/月,相比于2025年一季度提高了10倍。但短时间内大量产品涌入市场,影响了二手市场labubu系列产品的“价格稳定性”,一些大量囤积labubu的黄牛和店主开始大量抛售,于是造成了labubu二手价格下跌。
而资本市场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泡泡玛特的高预期主要基于labubu的销量神话,当labubu本身魔力出现变化时,资本市场也进入了信心重估的阶段。
笔者认为,从短期看这确实给labubu和泡泡玛特股价都带来了压力和动荡诱因,但从长远看,这其实是利于泡泡玛特后续发展的。对于IP类公司而言,收入或者股价高度依赖单一IP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迪士尼为何如下饺子般保持新IP诞生速度。
从虎嗅了解到的情况看,泡泡玛特核心决策层,其实并不希望公司的股价信心来自于某个IP产品在二手市场的高保值力,他们更希望的是公司内更多IP可以拥有更高的流通性——这也是为何泡泡玛特所有IP每年都保持2~4次的系列上新频率。
在过去一年labubu大火阶段,泡泡玛特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中间商赚差价”。在二手市场上,大囤主、黄牛成为了产品流通链路的卡点,甚至这些卡点能够溢价1.5~3倍以上,对泡泡玛特而言,这显然不是公司所希望看到的。
如果稍微回顾labubu在全球出圈过程不难发现,它本质上靠的是“流通性”而不是“保值力”。当BLACKPINK成员和NBA球星携带labubu的视频在SNS平台上发酵出圈后,labubu开始拥有全球影响力。
这可能也是泡泡玛特决策层希望labubu重新回归的原点:IP的生存基石是更广域的影响力、渗透率。
2025年泡泡玛特通过一系列供给策略调整,实际上打散了过去的二手生态,这是一个回归的良机。但如何让资本市场找到新的估值信心?目前看,泡泡玛特急需更多labubu量级的IP出现,以及popop这类新业务迅速长起来。
文章标题:泡泡玛特杀入老铺黄金腹地,但labubu二手价格撑不住了
文章链接:
阅读原文:泡泡玛特杀入老铺黄金腹地,但labubu二手价格撑不住了_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