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演员的“铁饭碗”,不铁了
【来源:虎嗅网】
“普天同庆,终于不用听牛叫了”。
八月底,小娱所在了好几个女性向游戏群刷起了类似于这样的“喜报”。《恋与制作人》宣布与为男主之一的李泽言配音八年,近年来因病导致状态不稳的CV吴磊结束合作关系,而面对老公“声带被换”玩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普天同庆”起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这边《恋与》玩家欢庆吴磊“荣退”,那边《光与夜之恋》的玩家们则冲进官微评论区及社区,要求“学学隔壁,快点把吴磊换掉”。
遥想几年前,哪款游戏能够请到吴磊配音,绝对是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他和赵路、夏磊、阿杰等CV被并称为“你真正的国乙老公”,可见其在圈内的受欢迎程度之高、邀约数量之多。
于厂商而言,换CV并非易事,它涉及大量物料的替换,以及玩家的接受度问题。去年我们曾讨论过CV圈因配音演员个人问题导致的一系列塌房事件,其中有些因影响范围太大且影响到品牌商誉,导致厂商不得不忍痛换角。
但今年前后发生的多起CV换角/退货事件,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无论CV还是厂商,其实都有点命运捉弄的意思。
曾经与游戏行业共同繁荣互相成就的配音演员们,又站上了新的十字路口。
养老保险不再保险
如前所说,厂商不会轻易换掉CV,尤其乙游这种带有情感属性的品类,因此曾有人戏称,CV们接了这类工作,相当于给自己上了份养老保险,只要自身私德不出问题,基本上可以安稳工作到游戏关服。
而如今养老保险正在失灵。如果说以前,一名CV试了音,通过了面试,签了合同就算是拿稳了角色,那么现在试音通过签了合同,只是试炼的开始。
就在今年8月份《守望先锋》发布新英雄无漾的预告,谁知非但没有激起玩家对这位英雄的兴趣,反而引发了对CV业务能力的质疑,以及一波大过一波的“换人”呼声。
在预告中,无漾的配音演员是为《崩坏:星穹铁道》中的螺丝咕姆,以及《食之契约》中的肉骨茶等角色配音的赵洋,算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演员,特别是他为《崩铁》配的螺丝咕姆一直被玩家称赞“优雅与智慧并存的机械帝王”。
然而赵洋偏成熟的声线,与设定中青春男大形象的无漾并不贴合,有《守望先锋》玩家尖锐指出原本朝气蓬勃的无漾被他配出了一股班味,并且出现了破音、吞字等低级错误。《守望先锋》职业选手陈昭宇更是锐评:“这配音好像那种一个10岁在吃辣条的广东小孩被父母送去美国留学租房子碰到个四川室友一起住了一年以后的混合口音”。
当然不满赵洋的玩家也冲进了他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及私信,要求他主动请辞。最终这场风波以赵洋出面道歉+请辞,暴雪中国方面表示换人而告终,8月21日发布的英雄宣传片中,无漾的CV已经变成绰号“马好用”的马正阳。
巧合的是,在《守望先锋》换角事件前不久,国民游戏《王者荣耀》也掀起过一场换角风波,最终救场的CV,恰好还是马正阳。
今年5月底《王者荣耀》推出新英雄孙权,并公开其包括实装语音、设计理念等一系列相关物料,而就是实装语音引发了玩家争议。
虽然在物料中没有公开CV是谁,但已经有玩家听出来孙权的CV正是为《原神》中散兵配音的鹿喑,“一张嘴就是一股散兵味儿”。
散兵这个角色在游戏中的设定先抑后扬,且身世复杂,声线也偏阴骘,而孙权在官方资料介绍中定位“沉稳内敛”,是老成的少年英雄。“孙权的少年老成和鹿喑哪里贴?不贴脸为什么还要配音”?
在这场风波中,天美工作室的处理相当体面,既没有无视玩家诉求,也没有把CV推出来挡枪。他们给了鹿喑二次重试的机会,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最后才将孙权CV替换为马正阳。
现在的玩家已经不像过去,对CV的表现照单全收,他们对配音演员的业务能力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与要求。如吴磊这样的圈内老资格,也难逃被审判的命运。
《恋与》公测8年,吴磊可以说是构成李泽言的一部分,但从去年开始“李泽言”让玩家觉得陌生了。
“吞音、破音这种低级错误根本就不应该出现,最可怕的是他的声音越来越像牛叫了。哞地一声就来了”。
玩家小萌告诉娱乐资本论,她是《恋与》和《光夜》双坑玩家,而吴磊配的李泽言和查理苏,偏偏是她最喜欢的两位,“谁听说了都会觉得我命苦”。
她给我们听了几段吴磊的查理苏从开服到去年七夕再到最近的声音对比,即使自认对声音不那么敏感,小娱也得承认,最近吴磊配音的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
“他就是恨乙,所以不好好配音”,小萌愤愤表示,吴磊其实在其他项目里表现仍旧在线,却偏偏一遇到乙游就拉胯,“看不起乙游玩家又想捏着鼻子赚钱”。
而另一位玩家洛璃则有不同看法,她认为没有哪个CV会故意不好好配砸自己招牌,“吴磊也算老资历,被换并不光彩。”
她觉得吴磊生病确实对声带造成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旦心情紧张会表现得极为明显,“他配别的没事配乙游就牛叫,不就是说明他配乙游时怕挨骂格外紧张,但越紧张越牛叫,最后进入恶性循环”。
从互相成就,到彼此制衡
CV、玩家和厂商,原本是互相成就的三边关系:CV为角色增光添彩,玩家因为喜欢CV的演绎而爱上角色并产出各类UGC内容,厂商则根据玩家的反馈去寻觅合适CV演绎角色,三方形成良性循环。
但如今,这三者之间变成了一种彼此制衡的存在。
如去年小娱所说,二游大爆发给了CV明星化契机,而幕后角色走向台前,难免会出现身份及自我定位的模糊,最终导致因私德塌房的问题。坦白说,经历了前几年的诸多CV塌房事件后,现在活跃在台前的、有名的CV在这方面已经很审慎了,但在玩家心中,那颗嫌隙的种子却已经种下。
“请某某CV不要蹭角色热度”,关于这样的喊话并不少见,而蹭热度的范畴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楚,有人认为以角色的身份和玩家互动就是在蹭热度,也有人觉得只要提到角色就是一种蹭热度的行为。
可是,CV明明也是构成这个角色的一部分。
再说厂商和CV之间,由于AI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的不可控性,厂商自然要在CV之外寻找新的安全路径。于是在与CV签合同时,补充“同意声音采集”的相关条款也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不是所有CV,都愿意去拥抱新技术与新事物,特别是这项新技术可能和自己的饭碗有关。
今年三月初曾为《王者荣耀》中紫霞仙子、钟无艳等多个角色配音,与项目组合作近10年的配音演员冯骏骅吐槽:合作过这么多年的《王者》提出新皮肤试音需求,一共录十来句话要试音六句,“是在怀疑我的业务能力吗”。
七月份冯骏骅再发微博,表示与《王者》终止了合作,因为她提出需补充签订“未经允许,不可通过技术手段学习AI化我录制的语音”以及不可名誉攀附相关条款后,没有得到回应,所以最终告别了相伴近十年的项目。
除了少部分国民怪物级游戏外,市场上没有永坐铁王座的项目。进入到生命周期中后程,流水下滑玩家流失是种必然,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新问题:还要继续花大价钱投入吗?
前几年二游大跃进时期,很多游戏以豪华CV作为卖点之一,而CV是有自己的报价标准的,不会因为流水的变化而调整,最多就是合作多年续约时稍微打个折给个友情价。那么当游戏流水已经大不如前时,是否还要继续豪华阵容呢?
今年4月底《闪耀暖暖》在未提前公告的情况下,更换了“暖暖”的CV,理由是“为了给玩家更温暖的陪伴感”,但玩家显然对这个说法并不满意,维权拉扯好几轮,兜兜转转又换回了原CV陈奕雯。
至今我们仍不知晓这场换角风波的前因后果,项目组对此三缄其口。但有人猜测,因《闪暖》的流水及投入比问题,可能项目组想尝试通过换人的方式降本增效,只是没想到玩家的反对声会这么大,最终还是作罢。
CV的报价区间为何?此前网络上曾有一份《国配与日配报价对比表》,但这份表格所说的价格并不准确,CV为游戏配音一般按句收费,价格从100元~500元左右不等。
当然玩家与厂商的矛盾,有时候也会殃及CV。
最近CV龟娘就因在直播时与玩家产生的纠纷而闹得不可收拾,最终被项目方换角。有玩家告诉小娱,龟娘有开盒素人之嫌固然错在先,但她配音的两款二游玩家之间本来就互相看不顺眼,“算是她撞枪口上了”。
前文所说的赵洋被换角,除了确实不贴脸之外,也有一些玩家借着这件事在发泄旧怨——去年《尘白禁区》女CV因配音内容请辞,赵洋站出来声援她们并称“工作就是工作,换CV是一个正常的行为”。这两句话今年被部分玩家反复提及,“回旋镖来了”。
换人了,问题解决了吗
基于CV、玩家和厂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选择不公开CV的做法。比如《世界之外》《恋与深空》《无限暖暖》《燕云十六声》等。可以说,有点知名度的新游,都开始隐藏CV了。
不同的厂商对于CV的约束力也不一样。像《世界之外》很严格地要求所有人执行保密条款,不允许任何人对外透露角色背后的声音是谁;《燕云十六声》虽然官方不公开,但并不阻止CV自己在社交平台“自爆”,比如在开封剧情中赚足了玩家眼泪的龟奶奶一角,CV就在事后认领了自己的角色。
但是无论是否约束CV,耳尖的玩家还是能通过CV的声线猜个八九不离十。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对CV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他们的声线更多变,不要一个声音配所有角色的原因——谁想和别人共享爱人呢?
那么已经公开CV且面临换角问题的游戏,换了人就能实现平稳过渡了吗?未必。
《守望先锋》和《王者荣耀》算是换角成功的典型,但他们的游戏类型受众本来就更广泛,玩家在意的角色和声线是否贴合,业务能力OK就算基本过关。而情感色彩更浓烈的乙游换角,却是个艰难的过程。
《光夜》曾更换过陆沉CV,也是经历了半年多的磨合才找到现在人人满意的配音演员刘北辰。这或许也是他们至今没法痛下决心与吴磊分手的原因。
已经启动新声招募的《恋与》则干脆把选择权交给玩家,他们贴出了五位CV的试音,由玩家投票选出最喜欢的那个,并表示未来将不会公开CV名字。
而小娱在与其他玩家交流时发现,虽然官方把选择权给了大众,但这五位CV没有谁能让玩家全满意。模仿吴磊的固然是要被KO出局的,声线还不错又不模仿吴磊却又少了几分李泽言的感觉。
CV是角色的有机组成部分,玩家当初爱上李泽言,与那把磁性霸总音有一定关系。如今吴磊因身体及心理压力无法再复现当年的声音,可其他人来配,从玩家角度来看又总是少了点李泽言该有的味道。
不能学吴磊的声音又要贴李泽言的感觉,可李泽言最初的声音就是吴磊,这怎么听都像是一个悖论。那么能不能求助于万能的AI呢?
小娱和几位玩家讨论了这个问题,大家首先担心的,是用AI需要采样,吴磊本人会不会愿意提供采样并授权?其次,是厂商的技术能够让AI以假乱真到什么地步?能不能做到所有人都满意?最后,从情感的角度来说,“用AI配音我总有一种难代入、没有温度的感觉”。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那么业内有没有成功先例可循?
在乙游方面,目前还在使用AI配音且玩家基本已经接受的,仍旧是米哈游的《未定事件簿》,通过逆熵技术合成原CV姜广涛的声音。
另外《原神》之父蔡浩宇的自主项目《Whispers from the Star》,也用上了AI技术——AI会实时解析玩家的语音内容,根据语义、语速甚至情感倾向生成Stella 的回应。“我拿它当英语陪练”,一位购买了该游戏的玩家告诉小娱,作为非母语使用者,他也听不出来AI配得好还是不好,只当请了个英语外教。
被戏称为“3A游戏”的小游戏《沙威玛传奇》也用AI配音,且魔性口音让人忍俊不禁,但玩家对于轻度小游戏的心理预期和容忍度本来就和手游不一样。《沙威玛》用AI是营销亮点,换做手游厂商可能就是“偷懒罪证”。
作为行业头部厂商,《恋与》如何处理换CV的问题势必会引起行业的关注,它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行业参考范式,小娱也会继续追踪这场风波最终是如何落地的。
人是不可控的,私德问题尚且可以通过各类条款及赔偿金约束,因病导致的业务能力波动,却是无法避免的。隐藏CV在当下而言,是较为安全稳妥的处理方式,但从行业未来发展来看,AI的最终介入是大势所趋,无论接受与否,能阻碍不了它的进入与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作者: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