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期市场表现疲弱 集运期货主力合约“跌跌不休”
【来源:东方财富】
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EC2510延续下跌表现,上周累计跌幅为11.5%,本周一低开于1150的低点位置,收盘有所回升。周一盘后,上海航交所最新公布的SCFIS欧线指数续降8.1%至1440.24点,创3个多月来新低。
方正中期资深海运和宏观分析师陈臻刚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集运期货主力合约的疲软主要受即期市场影响:9月底运价中枢已跌至1600美元/FEU左右,其中,Gemini联盟月底报价1500~1550美元/FEU,OCEAN联盟报价1600~1750美元/FEU,Premier联盟报价1600~1700美元/FEU,地中海航运报价1590美元/FEU。
“我们认为市场在交易弱现实,叠加关税政策对预期形成压制,因此主力合约创下4个月新低。”中信期货航运研究员武嘉璐表示,从弱现实角度看,8月中旬以来,现货市场运价“跌跌不休”。9月12日,SCFI北欧航线报价为1154美元/TEU,环比下跌12.2%,跌幅扩大1个百分点。从宏观看,上周美国要求欧盟对印度、中国等商品加征关税,这对后续市场需求形成一定抑制。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主力合约明显的疲弱表现,中远期合约尤其是远月合约的跌幅则相对有限。对此,武嘉璐表示,不同合约之间的月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市场对淡旺季的预期。EC2510合约为传统淡季合约,而EC2512、EC2602合约则处于春节前的发运旺季,虽然当前现货运价相对偏弱,但市场仍预期后续航运公司会通过年末宣涨、停航等方式提升现货市场运价,因此,EC2512、EC2602合约相对EC2510合约维持较强升水。
陈臻认为,中远期合约尤其是远月合约跌幅相对有限,其原因还有宏观地缘因素的影响:其一,中美高级别贸易谈判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启,市场看到了关税豁免或者延期的希望,市场情绪好转;其二,近期以色列硬抗多国抗议,继续猛攻加沙地区,甚至越境空袭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目标,这造成地缘局势复杂化、扩大化,同时,胡塞武装宣称将继续攻击以色列,红海危机难以解决。
陈臻表示,未来有三大不确定因素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各大班轮公司在10—11月的运力配置情况,后期是否会为了挺价而增加停航规模。目前10月已确定的周度舱位规模在25万TEU,11月已确定的周度舱位规模在27.6万TEU,另有周度2万TEU待确定。二是贸易局势变化。当前欧美墨均威胁对华加征高关税,但同时中美高级别贸易谈判开启,加拿大当局正在考虑免除或降低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三是中东地缘局势的演变。
“短期看,我们认为欧线集运市场或将震荡运行。”武嘉璐提示,这需要关注以下几方面:盘面的换月节奏,近期EC2510合约持仓量回落,EC2512合约持仓量上升至接近2万手,预计在9月底之前会完成换月;航运公司运力管理的途径及效果,即航运公司是否将通过停航、涨价函等方式使得欧线运价止跌;全球贸易政策调整及对需求端的影响,包括我国出口是否持续保持韧性、现货端货量是否将企稳反弹。
“未来各大期货合约走势或出现分化。”陈臻表示,9月下旬欧线集运报价中枢约在1600美元/FEU,届时船东可能继续下调报价为“黄金周”囤货,而EC2510周一收盘点位折合现货运价为1700~1750美元/FEU,存在一定基差,留有进一步回调空间。
“次主力的EC2512合约目前距离交割期较远,且处于传统发运旺季,同时船东会为明年年度合同签约挺价,因此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其间或会出现多轮反弹。”但从基本面看,陈臻表示明年即期市场并不乐观。
他表示,需求端,明年欧洲经济继续弱复苏,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在1.1%~1.2%,英国经济增速预期在1%,对消费和进口贸易量的推动有限;供给端,截至今年7月全球未下水新船订单量录得987.2万TEU,占现有运力规模的30.5%,这部分新船将在未来1~3年陆续下水。不过,中东局势和红海危机或难以破局,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化部分富余运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