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出海,谁在赚钱?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李佳晅
截至8月末,多家机器人上市企业披露2025半年报。从财报数据来看,对极智嘉、优必选、越疆科技为代表的一众机器人企业而言,海外市场已不再是锦上添花的选项,而是决定机器人企业生死存亡的主战场,全球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
▎极智嘉
在上市后的首个财报季,海外市场的高营收占比、高毛利率成为极智嘉中期业绩中的最大亮点。报告期内,极智嘉收入同比增长31.0%至人民币10.25亿元,毛利同比增长43.1%至人民币3.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35.1%。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非中国大陆收入占比高达79.5%,成为其收入增长的绝对主力。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极智嘉在全球市场的广泛渗透,更反映出其本地化运营和服务网络的优势。
截至2025年6月30日,极智嘉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过66000台机器人,建立了覆盖52个服务据点、12个备件中心以及超过310名工程师的全球业务体系。非中国大陆市场的毛利率达到46.2%,远高于整体水平,说明海外市场不仅贡献了规模,更带来了更高的盈利质量。
▎优必选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其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凸显了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公司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27.5%,境外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29.0%,占总营收的33.6%。尽管境内市场占比66.4%,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海外增速高于国内,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潜力。
从业务组成来看,海外市场为优必选的“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教育业务”“物流业务”三个板块都带来增长,在“消费级机器人及其他硬件设备”模块尤为显著。报告期内,该模块营收2.60亿元,同比增长48.9%,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泳池清洁机、割草机及宠物猫砂盆等新产品的推出,以及海外渠道拓展至欧洲、澳洲的大型品牌客户。同时,教育业务通过赛事覆盖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地,物流业务成功进入新加坡机场场景。
然而,优必选也面临盈利挑战:净利润为-4.1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35.0%,研发费用占比高达35.1%。尽管海外市场增速可观,但如何在高投入中实现盈利平衡,仍是其全球化战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越疆科技
2025年上半年,越疆科技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27.1%,毛利率47.0%,同比提高3.1%。尽管业绩整体向好,但其海外市场表现却依旧承压。境外市场(含中国港澳台)营收为8014.6万元,同比增长8.4%,增速显著低于国内市场的56.7%。更值得关注的是,越疆科技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从2024年上半年的61.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2.4%,国内营收占比则相应提升至47.6%。
海外业务占比下滑,增速不及预期,越疆科技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多重阻力。公司坦言,国际贸易政策与关税的不确定性、本地化运营效果未达预期等因素,导致产品准入受限、定价能力减弱和市场渗透缓慢。此外,越疆科技销售及经销开支同比增长31.5%,超过营收增速,主要因全球渠道扩张和营销投入增加,但与海外营收8.4%的增速并不匹配。这也揭示了一类机器人企业出海痛点:如何在关税政策、市场的变化下,平衡投入与产出,实现海外市场的可持续增长。
综合三家企业财报来看,海外市场对机器人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海外市场给企业贡献了显著收入:极智嘉近80%收入来自海外,优必选海外收入占比超三分之一,越疆科技海外收入占比过半。海外市场已成为企业增长的重要支撑。此外,海外市场的盈利质量更高,极智嘉海外毛利率达46.2%,越疆科技整体毛利率47.0%,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海外市场具备更强的溢价能力。
极智嘉、优必选、越疆科技共同描绘出机器人企业出海的三类典型图景。尽管路径不同,但显示出机器人企业积极在海外市场寻求增长的行业趋势。未来,随着全球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及消费级机器人需求持续爆发,海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机器人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挑战同样不容忽视,要解决政策与贸易壁垒、本地化运营难、成本与盈利失衡等问题,企业需要在产品创新、渠道建设、本地化运营和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从全球化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