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偏向乐观 原油迎来修复性行情
【来源:东方财富】
9月16日,国内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上涨1.15%,截至下午收盘报493.6元/桶。分析人士认为,近日原油市场情绪偏向乐观,主要受中东地缘局势升级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提振,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OPEC+持续增产的供应压力仍制约油价上行空间。
海通期货研究所原油分析师赵若晨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际油价受到多维度支撑,特别是中东原油基准价维持高位,阿曼原油和迪拜原油均有显著的现货溢价,推动油价录得小幅上涨。地缘政治风险显著升温成为短期原油市场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俄乌冲突持续、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等事件频发,叠加美国可能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并敦促欧盟加征关税,加剧了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为油价注入了短期的地缘溢价。
除地缘风险之外,美联储降息预期也进一步扰动市场。赵若晨表示,受前期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和鲍威尔在8月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发表鸽派言论的影响,市场普遍预期本周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不过,尽管降息或提振油市情绪,但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原油需求前景黯淡,叠加OPEC+持续增产导致的供应过剩压力,多空因素拉锯下油价波动率仍维持高位。“后续需重点关注地缘动态、降息落地效果及原油库存变化。”赵若晨说。
在国泰君安期货首席分析师黄柳楠看来,当前油价反弹属于8月持续下跌后的修复行情。他认为,8月油价受海外经济悲观预期拖累或存在超跌,而近期地缘冲突与降息预期均为阶段性利好,油价的核心矛盾仍在于OPEC+增产下的四季度累库预期与中长期全球财政政策扩张引发的通胀反弹之间的博弈。
具体来看,黄柳楠表示,一方面,OPEC+持续增产或导致四季度全球原油库存增幅超150万桶/日,供应过剩压力难消;另一方面,美欧财政扩张政策已落地,中国财政政策也有望加码,2026年全球通胀或反弹,届时可能带动大宗商品价格走强。“总体来看,在上述情况下,市场或反复矫正预期差,油价暂难出现单边趋势。”他说。
对于中长期的油价走势,黄柳楠建议交易者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OPEC+实际增产与出口增量,若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或缓解市场供应压力;二是美国页岩油产能问题,其产量增速有可能放缓;三是美国经济下行风险,需警惕衰退预期对需求的二次冲击;四是中国财政政策力度,若年内加码刺激,将提振原油短期需求。因此,他预计油价或先延续修复性反弹,年底因累库压力再度回落,但进入2026年后将随着全球通胀升温而走强。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