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如何成为美利坚最锋利的剑?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翰,作者:卢诗翰的赞赏小号,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要说一个特别特别有价值的干货,关于9月10日在美国被枪击的查理 · 柯克。
因为我发现中文互联网的信息实在是太落后了,很多媒体和专家完全是拿着上个版本的理解在盲人摸象。
很多人无法理解查理 · 柯克一个网红媒体人,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风波,乃至撕裂美国社会。也无法理解一个三十岁的网红,为什么被视为特朗普的左膀右臂。
国内许多媒体将其归结于诡辩,但他们都回避了一个问题,要说诡辩,国内外媒体行业诡辩小能手多的是,为什么查理 · 柯克成为超级网红呢?
真正的答案是——议题。
辩论议题的选择,比辩论技巧重要一万倍。
也就是相比较讨论什么问题,辩论技巧只是细枝末节。
什么叫辩论技巧?摆事实,讲道理,堆逻辑,旁征博引,这些叫辩论技巧,他们能让你的发言特别有说服力,特别高大上,而如果再掌握一点上价值的技巧,那么日常生活中,基本没人可以吵得过你。
但这一切,在辩论议题面前,都黯然失色。
什么叫辩论议题?——“笨蛋,问题是经济”。
1992年美国总统选举,老布什一方觉得胜券在握,因为他辅佐里根打赢了冷战,又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赢了海湾战争,成就了美利坚世界灯塔的威名。在他们眼里,只要描述一下战争中的光辉时刻,就能让大众收获数不尽的崇拜和选票。
结果对面的克林顿上来就是一句“笨蛋,问题是经济”。
打赢冷战很好,海湾战争也打得漂亮,但这一切和我阿肯色州一个普通工人有什么关系呢?海湾战争让我的工资变高了,让我的房子变大了吗?不要世界灯塔,要小民幸福,美利坚,等一等你的人民。
这个策略一下将问题拉到克林顿擅长的经济领域中,老布什他们惊讶地发现,过往只要一说光辉战绩就能收获选票的情景消失了。对新一代大众来说,中东很远,但明天下午的面包,后天要还的房贷却很近,所以你们准备怎么解决我的面包问题呢?
最终老布什输掉了大选。
这就是辩论议题的威力。
如果双方继续扯美苏冷战海湾战争那一套,那克林顿哪怕长一百张嘴也说不赢老布什。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大众对于眼前生活的需求,勇敢地选了一个新的议题去讨论,最终赢下了选战。
理解这个你才能理解查理 · 柯克。
他是不是在诡辩?是的,他在辩论中大量运用了转移话题,概念偷换等技巧。
但为什么别的媒体人没有成功,他却成为全美年轻人顶流呢?
辩论议题。
很多人吐槽查理 · 柯克诡辩,但几乎没几个人敢细聊查理 · 柯克是在什么话题上诡辩的。
其实查理 · 柯克的辩论话题,主题非常明确:反LGBT,反女权,反白左。
全都是非常典型的政治正确问题,都是别的媒体提都不敢提,碰都不敢碰的话题。
这个含金量有多高呢?你看国内媒体就明白了。
各平台以大胆敢说闻名的法律博主,动不动法律精神,人文价值挂嘴边,有几个敢谈追风小叶案,武大图书馆案?以敢说出名的人,碰都不敢碰的话题,就问你还有谁?
中国媒体人,隔着一个太平洋,提都不敢提的女权白左问题,人家敢进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现场辩论。
就这个表现,他拿到支持很奇怪吗?
在这种表现面前,评价辩论技巧的高低,有意义吗?
想象一下,一堆法律专家,法律教授们在台上大谈法理精神,什么疑罪从无,什么废死论,然后一个人上来一句“请问你如何解释追风小叶事件”?
你觉得大众会把掌声给谁?
哪怕法律教授下一刻拿出经书,旁征博引舌灿莲花。哪怕后者的辩论水平无比拙劣,辩论技巧不忍直视。我相信大众选择也不会改变。
因为经书看起来很好,很高大上,但实际上离大家很远。
可地铁大家是真的天天在坐,所以讨论追风小叶,讨论武大图书馆的人,就是会比念经的人获得更多的支持。因为他们在讨论的是一个真真正正会发生在身边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在念经。
所以很多人说查理 · 柯克就靠诡辩,我觉得一个问题就能结束讨论:既然如此,那么你来聊聊山西大同案呗。
什么,不敢聊?兄弟,你聊都不敢聊,桌子都不敢上,哪来的勇气笑别人啊。
别人讲得再烂,那也是对现实社会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你一个把头埋沙子里念经的,和人家怎么比啊?
这就是后现代社会,相比较辩论技巧,辩论议题的选择更为重要。
别人不敢提的问题,你敢提,别人不敢面对的问题,你敢面对,那你就是会赢得大众支持,相比较面对问题的勇气,辩论技巧是次要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翰,作者:卢诗翰的赞赏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