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豆贸易未达成一致 会助涨油价
【来源:粮信网】
本周国内油脂行情整体呈先涨后跌态势,其中菜籽油最强,再次站上10000元大关。豆油主要跟随中美关系走向而涨跌。棕榈油受外部食用油价格影响波动较大。眼下正是国内国庆、中秋备货旺季之时,随着中美最高领导人电话会谈的结束,下周油脂走势如何?是涨还是跌呢?以下是影响行情走势的主要因素,仅供参考!
豆油现货市场参考价,截至9月19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报价8582元/吨,其中大连地区约8500元/吨。天津地区约8510元/吨、青岛地区约8530元/吨、张家港地区约8610元/吨、东莞地区约8680元/吨、防城港地区约8550元/吨左右。
本周美豆价创新低
本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仍是以下跌为主,下跌幅度为1.98%,作为对比,上周上涨1.87%。当前美豆已进入收割阶段,季节性收割压力显现.周初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报显示,大豆收获已完成5%,与贸易预期相符,上年同期为6%,五年平均水平为3%。市场寄希望于本周五中美最高领导人进行电话会谈,就大豆贸易方面能够达成一致,从而加快出口。但直至会议结束,也暂未提及农业问题,使得美豆出口落空,从而大豆期价创下一周以来最低点,截至目前中国尚未从美国订购大豆,大豆进口来源已转向南美,短期内美豆或承压持续在低位徘徊,关注一个多月后的韩国会晤。
棕榈油期价弱势运行
本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基准合约下跌为主,跌幅为1.03%。周初两日马来西亚公共假期,休市,市场缺乏指引。恢复交易后,受制于美国一项令人失望的生物燃料提案出炉,美国环境保护署建议将生物燃料混合目标集中于大型炼油厂,此举削弱了对植物油的需求,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跟随下跌,产地虽有降雨,但整体库存高位,对棕榈油支撑力度有限。船运调查机构ITS称,9月1日至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2.6%,而AmSpec数据显示,同期棕榈油出口量环比下降了0.1%,主要是印度在节日来临前夕需求放缓,使得棕榈油期价或延续低位震荡整理。
油脂基差平稳为主
本周国内油脂基差多以平稳为主,菜籽油基差坚挺,现货成交略显一般,仍是刚需为主。豆油方面,目前豆油持续累库的局面,虽然市场有传言称本周新增豆油出口,提振豆油从低位反弹,但出口总量与总库存量比,影响不大,使得豆油主力合约向上突破动力不足。截至本周四,华北地区贸易商一豆基差01+150~160稳定、山东地区工厂一豆01+160~200稳定、华东地区主流01+250,基差坚挺、华南地区主流在01+160~330左右,稳定。棕榈油方面,本周棕榈油主力合约波动幅度较大,但基差方面仍较稳定,成交一般,库存可满足市场刚需。华北地区贸易商24度棕油01+100~120。华东地区基差在01+0~30,基差稳定、华南24度基差多在01-60~110不等,基差略有走低。菜油方面,目前菜籽油库存高位,但现货可流通的货源较少,中加关系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主体对四季度看涨预期仍较强,厂商挺价心理较重。川渝地区三级菜油基差为01+480~550左右,基差坚挺,华东地区三级菜油01+240,基差上涨30、华南广西地区三级菜油现货01+180~370、广东一级菜籽油基差在01+360~370。
油脂后市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