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家头部猪企代表齐聚 这场座谈会主打“减产”
【来源:东方财富】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在京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牧原、温氏、新希望、新五丰、唐人神等25家头部猪企代表参会。
会议强调年内相关政策主要聚焦“控二育”,将“控能繁”任务细化并分配至各养殖主体,要求25家头部猪企在年底前减产100万头。对其他养殖主体,各部门联动进行统一管控。
一家参会企业负责人表示,会议明确要求头部企业带头控制产能,包括调减能繁母猪、降低出栏量等。据悉,此次调控产能还配套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措施。
华鑫期货研究所负责人章孜海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自7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9月下旬,生猪期货加权指数创年内新低。今年7月中旬,生猪期货价格一度出现快速反弹,主因是市场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压缩产能有所预期,相关政策和措施也陆续拟出台,但实际效果一般。
实际?,在非洲猪瘟之后,国内生猪市场产能的恢复以头部企业为主。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23家上市猪企合计销售生猪1.08亿头,同比增长31.8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生猪出栏量为36619万头,由此计算,23家上市猪企2025年上半年的生猪销量占全国的比重在29.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目前头部猪企对行业的影响力极大,也是产能恢复的主力军。本次会议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调控机制,针对未来头部企业能繁母猪存栏、出栏体重或有更为严格的把控。”广发期货生猪研究员朱迪说。
涌益咨询数据显示,企业自繁自养利润自2024年3月转正以来,已经实现了一年半的盈利,而在这个过程中,行业产能也在快速累积。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企业不断优化种猪结构,母猪生产效率稳步提升,市场供应持续增加。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5年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为4042万头,环比减少0.02%,同比增加0.02%,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6%,显示出产能去化进程依然缓慢。在行业盈利的情况下,依赖企业自发调降产能难度较大。因此,国家加强对产能调控的落实,才是对产能顺利去化更为高效的保障。
“从供应端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在稳定区间。根据理论测算,后续供应将持续增加,四季度压力更大,但国家开始着力优化产能,利好远期市场。当前散户生猪体重偏大,出栏积极性有所增强,对现货价格形成压制,目前行业心态偏悲观,供应压力较大,价格持续承压。”朱迪说,从成本端看,行业维持利润主要来自饲料价格低位,豆粕及玉米供应宽松,价格持续磨底。从需求端看,北方天气开始转凉,叠加双节备货,对市场需求有一定支撑,但分割入库积极性不强,需求提振空间有限。
对后市,章孜海认为,行业利润持续收缩后,中长期需要关注政策指引对供给的影响,如“减重出栏”政策的持续影响、出栏体重的持续下降、二次育肥规模的收缩等。同时,关注行业“反内卷”的执行,包括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控制等。
“散户生猪体重仍在高位,双节前出栏压力持续存在。短期虽有收储入场,但现货价格缺乏强支撑,盘面谨慎对待预期,近月合约维持弱势调整。后续建议继续关注节前备货节奏。”朱迪说。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