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让我能够踏实学习、勇敢追梦”|长沙友好 青年有为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通讯员 刘湘玉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一场青春之约在星城再次上演。今年暑期,由共青团长沙市委主办的“城市合伙人”超级实习生计划第四季圆满落幕。来自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1434名青年学子来到长沙实习实践。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政务窗口等基层一线,在星城大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答案。
近年来,长沙全力推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持续擦亮年轻人友好的城市底色。“城市合伙人”超级实习生计划通过岗位拓展、精准匹配、导师赋能、创业融合等举措,吸引各地高校学子来长留长。4年来,活动共征集发布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乡村振兴等领域实习岗位1.4万余个,收到有效简历超15万份,精准选拔5675名优秀实习生来长实践,让青年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大数据“牵线”,精准选拔学子来长实践
今年,超级实习生活动的岗位设置紧密围绕“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等,吸引500余家单位参与,共征集发布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乡村振兴等六大领域实习岗位4003个。同时,各区县(市)结合实际,推出内容丰富的超级实习生特色品牌活动。
活动通过创新搭建“长沙青年实习云平台”,集成岗位发布、简历投递、AI智能推荐、创业需求池等功能,依托大数据面向重点高校精准邀约,共收到有效简历6.5万份,精准选拔1434名优秀实习生来长实践,其中省外实习生占比22.59%,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98.18%,985、211高校学生占比31.17%。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袁薇通过超级实习生活动来到湖南湘江新区行政审批局实习。每天协助查询档案、为市民解答疑问,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政务工作的细致与不易。她说:“长沙让我能够踏实学习、勇敢追梦。我更加坚定,未来我要留在长沙,和这座城市共同成长。”
“实习+”赋能,打造育才强才“孵化器”
本次超级实习生活动还为每名实习生专门配备企业导师,负责对高校学子进行岗位技能指导、行业认知培养,帮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
沈超是中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通过超级实习生活动加入山河智能实习实践。在企业导师队伍的帮助指导下,他将实验室“搬”进了生产车间和调试现场,和团队一起突破高端绿色装备“卡脖子”难题。沈超说:“在长沙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让梦想扎根泥土中’成为现实。”
此外,今年的超级实习生活动还在乡村振兴、文化创意等领域实习过程中嵌入“微创业”任务,鼓励实习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在浏阳市开展的“燕归巢·返家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将“创新创业”作为关键词,鼓励青年学子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社会需求及文化底蕴开展创业实践。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朱子百嘉与团队推出“烟火潇湘,云游浏阳”项目,打造涵盖浏阳旅游路线、旅游景点以及吃穿住行的实用小程序。未来,相关部门也将持续跟进项目,在政策扶持、资源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
城市深度游,让“流量”成为“留量”
活动中,高校学子们还前往长沙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红色景点、地标建筑等实地参访,参加高管分享、座谈交流等活动,零距离触摸长沙城市和产业发展的脉搏。
在天心区,高校学子走进长沙城发油脂厂·1936、爱尔眼科、奥谱天成、湖南大数据交易所等地,深入了解长沙的历史文脉、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
长沙县启动“博览工业思政课”,实习生们实地参访远大科技集团、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田汉文化园等地,沉浸式感受长沙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实力与红色文化底蕴;
在宁乡市,高校学子来到楚天科技、三一重工宁乡分公司、弗迪电池、湘都农业等企业,参观宁乡市民馆、“智慧宁乡”大数据运营中心等,体验宁乡发展的蓬勃生机……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下阶段,团市委将持续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擦亮品牌、完善机制、浓厚氛围,不断拓宽引才渠道、提升人才层次、优化聚才生态,让长沙成为更多青年安居乐业的首选,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