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5 日

一个人有过这种体验,更容易把日子过好

【来源: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我刷到一个旧的脱口秀段子:“过去一年,我尝试了冥想、健身、旅行,最后发现‘赢’才是我生活的解药。”

赢的感觉,对我们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振奋作用。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都有“胜利者效应”的概念,它指的是先前获得的胜利经历,会增加个体在未来竞争中再次获胜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成功能孕育成功”。体验过一次赢的感觉,就有更多机会赢下第二次。

上周,我们向大家征集了自己的“胜利结算画面”,想知道大家生活中都经历过哪些看似微小却重要的胜利:

有人不再忽视自己的需求,能够坦然地接受冲突的发生。

有人做到了自以为不擅长的事,发现原来它也没那么难。

有人从“赢”中获得了力量,相信自己“只要赢过,就会一直赢下去”。

这些胜利无关竞争,更多是从自己出发,在一次次自我进步中,获得了幸福感与成就感。一起来看看ta们“赢”的瞬间。

一、看到自己的需求,怎么不算赢呢?

@小林

我一直是个很“谨慎”的人,有需求的时候我总是不敢提,尽管这个东西本来就“应该”是我的。

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去买奶嘴糖,给了老板5毛钱,结果他很忙,一直没把糖递给我,我也不敢开口问,最后就没拿东西就走了。这样的事,后面还出现过很多次。

直到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打完饭坐下以后,鼓起勇气,把碗端过去,让卖家给我加了点菜。

现在说起来,好像也没什么“赢”的感觉,只是当时觉得自己前进了一大步。

@小柒

我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经常住院,每次住院都会因为其他病人的原因频繁换床。

前段时间,我下定决心坚决不要换病床。尽管感受到隔壁病人带给我强烈的躯体不适,但我不想换,就一直坚持。最后通过值班护士的帮助,隔壁床终于搬走了。

后面又有新的换床要求,护士来询问的时候,我坚定地脱口而出“我不换”。

一直以来我习惯于妥协,习惯于听话。我的身体里有太多,我没有听到或者说习惯性忽视的声音。那些坚持到最后终于成功的瞬间,虽然外人来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来讲就是巨大的胜利。

因为我开始能够看到自己的感受,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需求,并且为自己发声。

二、允许自己不温和地面对冲突

@飞向你的山

跟前夫吵架,把忍耐已久的愤怒,全都骂了出来。骂完发现心中没有恐惧了。

(下次有机会我会骂得更狠。)

@送秋云

有一次值夜班,被陌生人用令人很不舒服的目光看了很久。因为以前有过非常不好的类似经历,所以当时僵在原地,没能做出任何反应,只能避开他的眼神,假装他不存在。

回到办公室之后,我想,我不能退。退缩没有意义,我退了就是他们赢了。

后来有一天晚上,又遇到类似的目光侵犯时,我鼓足了勇气,十分冷静地看了回去。他立刻就把眼神收回去了。

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赢了。

对于我来说,这算是对抗男凝的一场小小胜利。它让我知道这些凝视不是那么可怕的,不是难以战胜的,而是像纸老虎一样,一戳就破的。

我不该畏惧,该害怕的从来不应该是我。

@一定早日康复

我大概从青春期开始,就不敢跟别人起任何冲突。

如今,我已经能温和而坚定地面对冲突。

如果实在无法温和,我也能允许自己不温和,优先保护自己。

二、“我会自己给自己买礼物”

@钛合金双保险绿门

有一次在日本,误了回国的班机,冷静思考后,痛定思痛自掏腰包重新订了机票。

能够对自己负责,这是我觉得自己最像个成年人的时候。

@叽里咕噜

我一直是一个胖姑娘,从小到大一直如此。直到今年七月开始健身,坚持到现在,腰围减了十厘米。

我赢了,未来还会继续赢。

@VV

我生日是农历八月二十。小时候有一次,我忽然想起来,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妈只是让我自己去村西头买鸡蛋煮了吃。当时天气凉,又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我不太想去。我妈见状,冷酷地跟我说,是我自己不愿意去的,到时候别埋怨她。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别人记得我的生日了,我会自己给自己买礼物。

@610

我的初中班主任曾经疯狂地打压学生的个性,让我的整个初中时期都处在很压抑的氛围里。就连毕业后,走在路上遇见她,我都会有冻结反应。

毕业五六年后,她突然在班级群里提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我就事论事地怼了她,也把她当年做的事说了出来。后来我才知道她被我气得破防了好几个月。

得知这个消息,我觉得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畅通”了,比我考上大学还要畅通。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忍不住开怀大笑,走在路上还转了几个圈,甚至拍了一段自己wink和飞吻的视频。

我像是接住了14岁的那个绝望的自己,我们再也不用害怕看到她会呼吸阻滞了。

我也对自己更有信心了,相信自己拥有远超想象的勇气与力量。

四、“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在赢”

@毛毛虫阿香

领导把原本属于设计师的“平面设计”工作推给我,但我并不会PS,向上反馈后也没能得到支持。那阵子,我每天晚上回家就开始学习PS,经常学着学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半年之后,我已经能熟练地使用这个软件了。当我完成了一个原设计师都没能完成的制图任务时,有一种极强的成就感——我能在别人的领域打败别人,说明我比她强,我赢了!

当我获得这次胜利之后,就觉得既然我能在半年内学会PS,我就一定能学会任何技能!

@今天吃什么

我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特别拧巴的人,但我会刻意锻炼自己,去做一些对自己有挑战的事情。

比如竞选班干部、参加比赛之类的,尽管会在讲竞选词时紧张到发抖,比赛时更是中途挣扎了好几次想要放弃,但最后还是都咬牙坚持做完了。

我很爱哭,虽然爸爸从小就对我说:“哭有什么用,不能解决问题”。但我总是一边哭一边咬牙把事情都克服过去了。

尽管过程跌跌撞撞,但每当完成了以前觉得做不到的事情时,我都感觉我赢了。

@易子染

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好”,就是在赢。

五、在人生无常中走下去

@阿琳

因为疾病入院,意识模糊陷入昏迷,再醒来的那一刻,感觉我好像战胜了它——尽管短暂。

生命有超出想象的力量。

@熊么么瑞典

第一次“赢”是上高中时,没人支持我,还是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第二次“赢”是老公和他的家人都对我很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无条件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我有了家的归属感,帮我找到了自己。

第三次“赢”还没实现,如果我能在45岁之前拿下计算机学位,就能再次体会掌握命运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家庭变故,体会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常,但最终我还是改写了命运。

对我来说,成长过程中没有太多赢的感觉,因为我没输过,赢是日常。

@风中的郁金香

两年前,我正在经历人生的低谷。

先是遭遇校园霸凌、考研失利被调剂、重度抑郁,创伤累累,几次想要结束生命,又赶上家庭出现经济危机,人际关系也遭受重挫。

后来,我选择去新学校读研,满足自己的愿望,把自己重新养一遍。我先是将自己调整到了健康稳定的状态,之后做了几次小手术,摆脱了身体疾病的困扰。

学业科研上,我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发了数篇论文,还登上了社科院的讲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和家人互相陪伴的过程中,亲人的精神疾病逐渐痊愈,家庭经济情况好转。

现在自己拥有了理想的人际关系,最近也评上了研究生国奖的候选人。

回顾读研的这两年,一路走来虽不易,但也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想说的是,考试考不赢没关系,只要生活中能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