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新规落地,携程金融频遭投诉:息费高、信息泄露问题高发
【来源:东方财富】
10月1日,《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助贷新规”)落地,众多平台、机构逐步跟进,或披露具体合作方,或调整借款综合费率。
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背靠携程体系,旗下拥有多个借贷产品的携程金融,在消费保、黑猫投诉、啄木鸟投诉等平台,投诉信息合计超万条,投诉内容涉及利率不合理、信息泄露、暴力催收等方面。
不同产品费率存差异,合作平台被指曾有费率36%产品
据官网介绍,携程金融是携程集团旗下金融科技服务平台,金融业务分为个人金融、小微金融、产业金融、海外金融四大方向。个人金融业务又进一步细分为“信用贷”“拿去花/信用购”“联名卡”三大产品。
携程金融拥有独立App,同时,在携程旅行App“我的钱包”栏目下,存在对应导流入口。并且,去哪儿App“我的钱包”栏目,同样有着携程金融“拿去花”、“信用贷”等一系列产品。
以携程金融App界面及介绍为准,“拿去花/信用购”是类似于白条、花呗的消费贷款产品,年化利率10%至24%,合作机构主要为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银行,以及南银法巴等消费金融公司,合计10家。
信用贷顾名思义,为信用借款,年利率3.6%至24%,合作机构达41家,以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为主。借钱优选类似于“贷款超市”,向多个合作网贷、助贷平台引流。该产品显示,综合息费年化(单利)3.6%起,需要先进行人脸、身份证等实名认证,才能看到更多详细信息。
图为携程金融“优选组合——借钱精选”部分合作方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携程金融借钱优选列出了多个合作平台,并显示这些平台费率在24%以内。但实际上,其中有平台曾被投诉存在费率为36%的产品。就此差异,上述助贷新规落地后,相关平台可能会跟进调节费率,或者与携程金融合作另有规定。
多个平台用户投诉费率、催收等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以“携程金融”为关键词搜索,显示投诉数量达17703条。南都记者统计,仅2025年9月以来的投诉,就超过了800条,且基本没有重名、主体匹配错误等状况。消费保平台,携程金融相关投诉超1000条。啄木鸟平台则有30条投诉。
上述投诉,主要针对三大问题。
一是信息泄露。2025年9月28日,有用户在黑猫投诉表示,携程金融在未经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推送贷款信息,诱导其在该平台进行贷款;8月30日,有用户表示,携程金融提供的贷款利息超出法律保护范围,且泄露客户信息,导致其遭到多个小贷公司骚扰。
二是暴力催收,该问题也常常伴随“信息泄露”发生。今年1月,在啄木鸟投诉平台,即有借款人表示,携程金融平台将收取到的敏感个人信息,未脱敏处理交由三方催收。后自己遭遇暴力催收,电话短信轰炸,且催收方私自骚扰家人朋友,泄露个人信息。9月7日,有借款人表示,携程金融催收方,打电话威胁不还钱直接打爆通讯录,并且报出了除了紧急联系人以外的名字。挂断电话之后朋友立马收到催收短信,并且被威胁称有连带责任。
三是息费过高或不透明。
9月25日,消费保平台,有借款人表示,自己在携程金融借款,放款方是尚诚消金,发现每一笔借款都超过了24%的年利率;8月23日,黑猫投诉平台,有借款人称自己所借产品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5.94%。
当然,这些高息费投诉中,有不少用户借款时间较早(如在2021年甚至更早时候便开始在携程金融借款),彼时,借款息费上限尚缺乏明确红线。正如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银行密集披露网贷合作方,36%利率的平台该如何过渡?》提及,对曾涉及利率高达36%产品的平台来说,在下决心放弃超24%利率产品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新老划断”,同样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实测:协议嵌套、信息共享边界宽泛
在上万条投诉中,信息泄露及由此引发的暴力催收问题占比较大。南都记者在测试过程中,注意到一些状况。
一是协议嵌套。
点开携程金融“信用贷”产品后,查看专属额度前需要勾选同意“信用贷协议及信息授权”,而点开该字体后,进一步细分为《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等四项协议,且各协议内又嵌套了诸如《个人信息对外提供授权》《还款指令授权书》等更多协议。

无独有偶,如上图,“拿去花”勾选“阅读并同意相关协议、授权书、承诺函”时,实际上一次性同意了《非在校学生承诺函》《中诚信托授信额度合同》等九份文件。
二是信息共享边界宽泛。
例如,“拿去花”《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明确显示,“本人授权被授权人从服务平台(指所有嵌入由服务运营商提供的信用消费服务的平台和应用程序,包括携程旅行App、去哪儿旅行App、携程金融App及被授权人合作的其他平台)收集并留存上述信息,同时授权服务平台向被授权人提供上述信息”。

图源“拿去花”《个人信息使用授权书》
以此来看,在使用“拿去花”产品的时候,借款人身份信息在携程体系及合作方之间可能已经透明。
重庆携程小贷《个人信息使用说明书》则显示,协议签署后,会默认用户同意授权携程小贷及关联公司、合作方获取家庭关系及紧急联系人手机号信息。同时,当借款人逾期后,会通过其他合法途径与本人取得联系。
此外,正如第一部分所述,在申请“借钱优选”产品额度时,需要先上传身份证进行身份认证,在这一步骤之前,并不能看到个人信息相关使用协议。而作为信息泄露风险相对偏高的“贷超”类业务,理应进行更加严格、规范化的管理。从投诉内容来看,合作方的不规范行为,正是携程金融被投诉较多之处。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