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国庆新稻供应加码,价格或存震荡预期
【来源:粮信网】
国庆假期进入尾声,业内对新季稻谷的关注度逐渐升温,节前新稻上市量增加使得市场供应宽松,价格方面相对偏弱运行:吉林等地绥粳18稻谷低端收购价在1.50元/斤以下,出米率66%,水分15%。黑龙江东部地区圆粒稻谷烘干粮出库价1.32元/斤左右,出米率多可维持在68%以上,近期从市场获悉,因自然干粮供应量逐渐增多,叠加今年丰产预期,农户当前售粮积极性尚可,近期稻谷收购价格继续走低,据悉吉林白城周边中科发五新季稻谷收购参考价1.54元/斤,出米率要求60%以上,水分要求15%以内,绥粳18稻谷收购价1.43元/斤,出米率要求66%以上,水分要求15%以内,价格持续走低,从青粒价格到现在自然干粮来看,新季稻价格属于平开低走,稻谷价格“被泼冷水”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供应量偏多。无论是北方粳稻还是南方籼稻,今年稻谷收成相较于去年来说属于丰产年,在新季稻上市进度加快,市场供应持续宽松,供应充足是当前稻谷的主旋律,虽部分米企采购新稻进行加工以抢占新米市场,但仍有一部分米业收购陈粮进行加工,前期最低收购保护价稻谷进行拍卖,再加上轮换稻谷持续参拍,无论从哪一种方面来看,稻谷供应面显得尤为宽松,尤其近期新季稻集中上量,新季稻在上市之初,价格将会承压运行一段时间。
其次,需求端表现乏力。在稻谷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如需求端持续发力,稻谷价格也可会保持稳中向上小幅震荡的迹象,但现阶段需求端一方面是稻谷的收储以及大米加工厂的采购,收储端从年初开始就有一定的规划,且在近些年的执行下,市场已经习惯了当前的收储,如圆粒粳稻以及各种籼稻的托市收购,虽有托底,但难以覆盖所有稻谷,而大米加工端虽有消耗,但当前饮食结构的改革,以及加工厂的增多,导致大米不单消耗量减少,价格方面也进入了内卷的赛道,加工厂利润逐渐走低,大量屯粮的对赌风险越来越高,大米走货放缓也会影响原粮的采购,综合以上情况,需求端表现相对乏力,稻谷价格表现相对乏力。
最后,供需双方心态偏向于利空。虽从需求端的整的计划采购量来看,需求缺口表现较大,但谨慎情绪尚存,按照往年惯例,新季稻集中上量,稻谷价格存一定趋弱的可能,现阶段尚未达到稻谷供应的高峰,为了利润最大化,采购方仍可观望一段时间,而农户一旦销售,抛货情绪将会逐步增多,售价也会出现一定的踩踏,在供需端双方都看空的情况下,稻谷价格仍存一定趋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