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考公热”已持续三年
【来源:虎嗅网】
随着中国香港特区公务员联合招聘于十月初截止申请,本年度依然超过2万份的申请数字,意味着当地的“考公热”已持续三年左右。
这一现象也被认为与数年前的当地公务员辞职率增加形成对比。此次最新的招聘(2025年至2026年度)共涉及政务主任、二级行政主任、二级助理劳工事务主任、二级助理贸易主任及二级管理参议主任五个公务员学位职系。其中较为受到关注的,则包括总数为40个的政务主任(AO)职位,以及100个二级行政主任(EO)。
在当地语境中,源自文官制度的公务员指的是据相关条款直接由政府聘用且经由政府库房发薪的人士。按照香港行政学界卜约翰教授在其所著的《政府管治能力与香港公务员》一书的分析框架,香港的公务员可广义分为两个职系序列,即一般职系及部门职系。
这其实源于香港特区政府兼具两个重要功能,即一是决策,二是执行。因此,前者包括政务主任,行政主任、秘书和文书等,后者则包括所有当地公务员队伍内的专业和技术职级,包括律师、医生、工程师等。相关公务员的聘任以公开及公平竞争为原则,申请人只要符合职位的入职条件,不论其年龄,在遴选过程中都会获得平等对待。
以在2023年至2024年度获聘用成为公务员的人士为例,年龄最大及最小的获聘者分别为64岁及18岁。综合测算下来,作为中国香港特区就业市场当中的最大“雇主”,截至2024年底,香港共有约17.3万名公务员。
在香港减少赤字的大背景下,前述政务主任及二级行政主任的招聘目标人数均比上一年度减少。具体报名数字则显示,今年香港特区政府共接获约2.07万份申请,其中政务主任职位的招聘总量虽减少10人,但仍共获得1.36万份申请,即每340人争取一个职位。与之相比,2024年的情况则是1.33万份申请争取50个AO职位。
在综合赤字超800亿港元背景下,今年香港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区议会全体人员一致“冻薪”。图为添马公园附近的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大楼外景。摄/焦建
按照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的分析,今年申请政务主任职位的人数为2021/22年度以来最多。与之相比,二级行政主任职位共获得1.8万份申请的总量虽与去年基本类似,但以招聘总量减半至100人计算,仍意味着将由183人争取一个职位。
作为联合招聘,今年香港申请公务员的总人数已经连续第三年超过2万人。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长杨何蓓茵指出,申请踊跃反映不少应届毕业生及大学三年级学生均有投身政府及为民服务的意愿。
在此之前的数年,报考人数的增加,部分源于香港的公务员流失率提升等所带来的岗位空缺。按照2024年11月公务员事务局提交给香港立法会的文件透露,前一年度当地公务员流失人数约9300人,占实际员额约5.4%,其中六成属于退休。在此基础上,前一年度的公务员辞职率为1.8%,数字为近十年来的第三高。
在此背景下,为增加学生的报考可能,香港曾在2023年6月进行政策调整,各部门/职系可按其人力资源及实际运作需要,考虑扩阔招聘范围至下一届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以4年制学士学位课程为例,即放宽至大学3年级生),让他们投考需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公务员职位。
除扩大招聘资格范围,香港居民应聘公务员热情上涨的背后,也被普遍认为与市场大环境变数增加等因素相关。在当地整体失业率出现上升情况下,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求稳定收入和职业保障,转向公务员的“铁饭碗”体系。
当地的一位人力资源顾问也向《财经》解析称,香港的公务员岗位在人工福利、晋升阶梯等对比私人市场都有优势。例如,政务主任及二级行政主任的起薪点分别为每月6.1万港元及3.5万港元,与之相比,一般本地大学毕业生的月薪则约为2万港元。
再以2024年底香港约17.3万名公务员为例,其中约1400人属首长级公务员,主要出任署长/处长,级别介于第四至第六级之间,月薪约25.7万至29.6万港元。经历了近十年持续增加工资后,香港一年的相关年薪酬开支近1500亿港元,相当于政府经营开支逾两成。而2024年当地卫生及教育开支预算则分别为1279亿港元及1157亿港元。
曾在特区政府体系内任职多年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则在近日公开指出,近年来香港的公务员报考热主要源于薪水高。以政务主任为例,起薪点超过6万港元,跨国企业或者香港本地的金融机构“未必愿意给出这一标准的薪酬”。
她也指出,香港特区政府一方面不应忽视公务员的流失率问题,因为其中部分属于受过训练、经验丰富的公务员。另一方面,香港也存在公务员人数多的现象。“新加坡的总人口数量为580万人,公务员总数8万人左右。中国香港的总人口数量为750万人左右,却有19万的公务员编制。使用人工智能后,应长远思考有什么职系是不需要的。”
香港已在对公务员数量进行调整。在前一年度综合赤字达到872亿港元背景下,按照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年度财政预算案,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区议会全体人员一致“冻薪”(即冻结薪金水平);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公务员编制在2026/2027年度及2027/2028年度将每年减少2%。预计至2027年4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将减少大约1万个公务员编制职位。
此外,在行政主导原则落到实处后,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的角色和功能也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的“打造有为政府”为例,对当地的公务员队伍其实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包括“主动改”而不是“被动等”或“刻意躲”。
为提高行政效率,本届香港特区政府上任至今,已经对公务员队伍已采取了诸多改革,包括更新《公务员守则》、推出“行政长官表扬榜”奖励计划、检视《公务人员(管理)命令》和《公务人员(纪律)规例》等。
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局长杨何蓓茵也在9月底时透露称,目前当地的公务员评核机制使大部分人集中在评级前段,出现这一情况或因未能充分掌握评级描述、“好人文化”导致。香港下一步的改革将考虑参考私营机构对与员工表现的评级方法。即加薪与工作表现挂钩,而非主要依据“增薪点”机制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作者:焦建(《财经》特派香港记者),编辑:苏琦,责编:杨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