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3 日

不惧关税冲击 多位券商首席看好加仓机会 砸坑即买点

【来源:东方财富】

  距离周一A股开盘日益临近,券商机构密集释放积极信号为市场注入信心。

  截至发稿,已有11家券商通过研报或公开解读表态,包括国金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华西证券、华金证券,以及稍早研报解读的方正证券国海证券浙商证券、银河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等。

  梳理11家券商观点可见,“冲击程度远低于4月”成为核心共识。卖方研究普遍认为,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短期不必过于恐慌,A股市场仍将“以我为主”。部分观点甚至将冲击视为上车机会,强调贸易摩擦难改慢牛趋势。

  多家券商的研判中,“TACO交易”逻辑成为高频词。这一缩写代表“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特指从其反复无常的谈判风格中获利的投资策略,即关税威胁引发市场短期下跌后,往往伴随反弹机会。

  此外,中方今日回应美威胁对华加征关税,亦对A股增添信心。10月12日上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中方相关经贸政策措施情况答记者问时称,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杨涛转发上述新闻时称,“下周某一天将是本轮牛市最好的一次上车机会”。

  兴业证券段超:冲击同样视为机会

  兴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发表研报分析称,回顾“对等关税”的实际征收效果,特朗普上调关税的效果可能有限。

  就潜在的市场波动与机会而言,段超给出四点结论:

  一是冲击程度将小于4.7日前后,冲击同样视为机会;

  二是市场结构上或促成一次小幅的风险收益再平衡,短期内杠杆资金压降vs大盘价值支撑的可能性较高;

  三是贵金属的逻辑再次获得加强,自主可控与有效反制的逻辑再次获得加强;

  四是“Buy the dip”策略会再次生效,需要抓住包括H股科技与互联网、基本金属中的铜铝、外需暴露较大的制造业龙头这几个方面的潜在波动机会。

  华西证券李立峰:本次冲击影响或远低于4月水平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政策首席分析师李立峰在研报中强调,本次关税冲击将小于4.7行情,“转机与机遇”成十月主题词。短期中美贸易摩擦升温难免导致资本市场波动率放大,但基于资本市场的“学习效应”和中国稳市机制建设的增强,本次冲击的影响或远低于今年4月水平。

  十月份,G2大国博弈仍有较大可能出现转机,10月底的APEC峰会将是重要节点。战术上,特朗普加征关税或意在为后续中美谈判增加谈判筹码,“TACO”概率较高;战略上,大国博弈长期化已成为市场共识,对于经济和资本市场而言,其走势最终还是取决于各自的产业链稳定性和经济韧性,贸易摩擦对股市的影响将越来越小。

  广发证券刘晨明:TACO交易带来再次买入的机会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在研报中称,大概率这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历史看短期下跌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的不同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相较于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但差别在于股票市场攻守易势,当前估值水平较4月有所抬升。

  在刘晨明看来,基于历史上牛市跌破20日线的复盘,这次如果判断是TACO,那wind全A指数在20-30日线之间就存在比较有利的支撑,短期不必过于恐慌。

  参考4月经验,中期趋势上建议依然把握科技的产业趋势。如果本轮因为流动性冲击等风险出现短期急跌,最建议配置的依然是国产替代相关的AI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刻机产业链、AI端侧应用等行业。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关注三种经验规律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研报称,2018年以来,特朗普多次对华加征关税。事后来看,经济和资本市场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经验规律的,一是关税从事后来看都是扰动,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很难被围堵和替代;二是面对外生冲击时,资本市场一般会先后经历一次性“计提”,再经历事件缓和带来的“冲回”和政策升温带来的“对冲”;三是相对于外部扰动,资产本身的安全边际是更重要的定价因素。

  国金证券牟一凌:无恐惧,不贪婪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官、常务副所长牟一凌发表研报称,周五全球风险资产价格波动加大,但尚未出现“恐慌”。而当下比4月更高的估值水平意味着,在市场本身并不存在过度恐慌带来的下跌需要修正的情况下,全球资产是否需要开始反应美国服务业与科技主导的基本面本已出现的下行是重要问题。就像4月后的反弹创下新高的核心不是TACO,当下也并非冲突缓和就足以支撑继续上行。预计全球风险资产调整并不剧烈,但反而需要较长时间消化。

  对于中国资产而言,过去的上涨更多来自于与海外科技的联动上涨,这在短期构成了A股和港股内部的脆弱点,A股存在指数层面调整的可能,但幅度可控。相比之下,建议可从国内政策(“反内卷”)和内需见底的视角出发寻找更多的机会,但是中期看,全球制造业活动回升和实物消耗的上行仍然是最重要主线。

  银河证券杨超:A股市场仍将“以我为主”

  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在研报中称,A股市场大概率不会复制4月7日行情。其一,对预期冲击的程度大幅下降;其二,政策稳市机制已提前就位;其三,市场聚焦中长期政策预期,A股市场仍将“以我为主”。

  此外,10月10日中概股调整并非受单一外部因素主导的长期趋势转向,而是前期持续上涨后,本身存在震荡消化的需要。

  短期来看,外部环境不确定上升压制市场风险偏好,叠加部分资金获利回吐压力,将加剧市场波动,个股分歧或加大。但是驱动本轮行情的核心因素并未改变。流动性预计延续向好趋势。在“十五五”规划关键窗口期和三季报披露窗口期,重点关注新一轮政策聚焦领域和业绩确定性较强板块。

  港股方面,杨超认为,短期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带动港股估值回调。但在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以及中长期资金稳股市举措影响下,投资者情绪有望逐渐稳定。当前港股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水平,预计未来港股市场或宽幅震荡。

  长江证券于博:历史不会简单重复,短期TACO重演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于博发表研报称,特朗普拟对华加征100%关税、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推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下周A股或将出现阶段性回调,中债利率可能小幅下行。但本轮“关税威胁”远超合理区间,落地可行性极低,更多是特朗普惯用的谈判策略。

  与4月初相比,本轮市场对特朗普关税言论的反映可能略有减弱,当前市场经历多次特朗普“关税大棒”冲击后已有所免疫。本轮“关税威胁”更像是政治表态而非实质政策,最终或将再度上演“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

  华金证券邓利军:短期贸易摩擦难改A股慢牛趋势

  华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邓利军在研报中提到,长期不改A股慢牛趋势,短期对情绪有一定压制。

  长期视角下,A股慢牛趋势不变。一是A股盈利结构性回升,信用可能继续修复:首先,当前盈利可能继续结构性回升,盈利的长期趋势仍受我国自身经济和政策影响;其次,信用可能继续修复,估值可能维持偏高水平。二是盈利结构性回升、信用回升期间A股偏强,A股慢牛趋势不变。

  短期视角下,A股调整幅度有限,慢牛趋势下调整是逢低布局的机会。一是分子端压力有限,继续弱修复;二是中短期宏观流动性继续宽松,短期微观资金可能存在一定压力;三是短期中美博弈风险上升,但四中全会政策预期较强,风险偏好可能偏中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