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3 日

荷兰冻结闻泰半导体资产 安世外籍高管们要求转让控股权

【来源:东方财富】

  闻泰科技(600745.SH)的半导体业务遭遇重创。

  10月12日,闻泰科技公告,荷兰政府要求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与此同时,安世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等外籍高管向法院提交请求,要求启动调查。荷兰企业法庭已经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安世半导体CEO履行相关职务。

  第一财经从相关渠道获悉,安世的部分高管们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中,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的股权,甚至是控股权。

  控股权之争

  安世正在遭遇内忧外患。

  据闻泰科技披露,荷兰时间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子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为一年。

  与此同时,安世的内乱发生了。

  荷兰时间2025年10月1日,安世半导体控股以及安世半导体(荷兰注册主体)法定董事兼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在获得其他两位高管,即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以及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的支持下,代表安世半导体以及安世半导体控股向企业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

  荷兰企业法庭在10月7日下午作出裁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控股的非执行董事和安世半导体的执行董事职务。这意味着张学政的安世CEO职务也将无法履行。

  荷兰企业法院指派了一位外籍人士担任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的非执行董事,并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它同时裁定,该董事有权独立代表安世半导体控股及安世半导体;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员。

  这些法院裁决将作为临时紧急救济,裁决当日生效直至案件调查完成最终判决或者以其他方式结束。

  第一财经独家获悉,这些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的股份,甚至是控股权。

  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荷兰经济事务部的指令,其核心理由是“保障供应链安全”。但闻泰方面认为,该指令的范围之广、限制之严,已远超常规风险管控,是对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实施了严重不合理的外部接管。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在荷兰方面采取近期这些措施之前,美国收紧了“实体清单”。

  美东时间2025年9月29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等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相关规则是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的又一典型例证。美方此举性质极其恶劣,严重损害受波及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前途未卜

  “目前相关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尚难具体量化。”闻泰科技方面称。

  目前安世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受上述部长令和企业法庭裁决的影响,短期内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或延长。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不过,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暂不受影响。

  闻泰科技公告称,正在积极沟通法律救济方案,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

  安世是由闻泰科技花大价钱收购而来。

  安世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其前身为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

  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闻泰科技动用了多种交易安排,支付总价超200亿才完成对安世的收购。如今,安世是闻泰科技业务版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闻泰科技的主要业务包括产品集成业务分部(主要从事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互联网设备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业务)、半导体业务分部(从事半导体的研发与制造业务)、其他业务(广州得尔塔、Wingtech International Trading、黄石酒店、上海置业等)。

  2024年,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业务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闻泰科技称,半导体业务2024年向好态势持续巩固,营收逐季增长。

  闻泰科技的半导体业务,基本是在安世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其主要经营主体为安世荷兰、安世半导体(中国)、安世英国、安世马来西亚、安世菲律宾、安世德国等。

  闻泰方面透露,安世的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近五年来安世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至2024年10月,安世已还清所有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

  闻泰科技完成对安世收购后,后者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逐年攀升,从2019年的全球第11名逐步上升到全球第3名,并且多年位居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公司第1名。它既拥有博世、西门子等长期稳定合作伙伴,也服务三星、苹果、戴森、特斯拉等全球顶级品牌。

  当下处于全球化退潮期,地缘政治风险向商业领域外溢。全球的贸易规则正在发生重构,这固然对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构成挑战,但也是新的机遇。从过去的五年时间观察,中国企业已经开启了新一轮的国际化。

  2024年,闻泰科技全球收入73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已经达到529亿元,它已经是一家全球化的企业。闻泰科技目前经历的危机,考验的不仅是闻泰一家公司的应对能力,更是对国际商业规则韧性的检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