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玉米跌势尽了吗?
【来源:粮信网】
节后至今国内玉米价格仍呈弱势,山东深加工企业潮粮价格跌至2000元/吨附近,北方港口收购价格跌至2070元/吨,水分15,容重700,较9月底跌130元/吨,较去年同期低70元/吨左右。但节后玉米市场也存在一定利好,例如部分粮库开库收购,部分双向采购合同陆续签单锁单以及华北粮质欠佳,东北饲用玉米持续出关发往饲料、养殖企业。那么季节性上量压力要到何时?玉米要跌到同期低点么?
东北玉米丰产持续外流,华北玉米参差不齐产量不定
目前东北玉米丰产已成定局,其中黑龙江部分农场玉米产量达到17-18吨/垧左右,可以说是近几年高产量了,多地同比增产1-2吨/垧,目前东部农场玉米陆续开始收尾,截至10月10日,黑龙江省农作物已收获11108万亩,占应收面积的50%以上。吉林地区玉米进入收割季,但暂未批量上市,截至10月9日吉林省粮食作物已收获13.84%,其中玉米已收获8.17%,因此基层购销相对缓慢。辽宁南部秋粮收获进入尾声,北部开始大批量上市上量。
因华北、华中、黄淮等近一个月降雨影响,玉米质量转差,霉变、毒素普遍偏高,基层抢收抢烘,短期标准品玉米较少。不过哈局铁路运费大幅下降,南北持续顺价,10月以来东北玉米持续汽运、火运发往饲养企业,山东火运站台参考价格在2200元/吨左右,汽运近期已出现车流偏紧,部分火运站台限装的情况,建议关注后续火运各项政策以及运输情况。
虽新季玉米上市高开,但自9月下旬开始下跌以来,基本偏弱运行为主,部分地区价格已低于同期水平,逐步向去年低点靠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东北农户售粮利润良好,粮源上市量偏大,华北粮质以及存储难度大(类似去年吉林玉米、辽宁水泡玉米),无场地或烘干能力的农户也只能积极出售,而下游企业以及贸易商建仓意愿弱,近期虽有部分贸易商建仓但主要或集中在黑龙江农场地区,比例相对偏小,加之天气还未完全上冻,市场大多处于观望情况。
年年岁岁花相似,市场静待时间
有意思的是,当前走势再次与同期相同,25年已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增储后24年玉米年后价格明显上涨。第二次是下半年后玉米也出现了下跌,虽最终到9月走势分化,但前期非常相似。第三次则是现在,去年最终拐点在元旦前后,去年华北跌速快、幅度大,在10月有明显反弹,而今年华北质量分化,饲用玉米价格同比高,东北反之,那么今年会提早止跌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玉米仍有下探空间,特别是相对高价地区,对贸易商以及下游企业来说,价格跌的越凶市场机会越大,成本也将越低,但对于种植来说,一方面华北受自然灾害影响粮质偏差,区域产量也有一定变化;另一方面,东北虽产量提升,但若价格明显低于去年低点仍会面临少有利润或亏损的情况。再次,虽政策存在滞后性,但政策引导仍不可忽视,关注随区域价格下探至去年低点,政策风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