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大跌,“老将”护盘,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股市调整
【来源:东方财富】
该来的调整还是会来,今天股市普跌,尤其是前期涨幅较高的科技板块。然而,银行、保险等大市值股票却成为护盘主力。即使在牛市中,也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新入市的股民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今日,大盘全天冲高回落,科创50、创业板指跌幅较大。盘面上,午后市场短暂震荡后陷入单边下跌趋势,前期热门题材股跌幅进一步扩大。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幅0.62%,报3865.23点;深证成指跌幅2.54%;创业板指跌幅3.99%;科创50指数跌幅4.26%。
下跌方面,科技股普跌,半导体产业链集体回调:燕东微、芯源微跌超10%,通富微电触及跌停,中芯国际、长川科技、华海清科跌逾7%,寒武纪跌近6%。
上涨方面,白酒、金融、煤炭等传统行业逆势走强。涨幅前四的板块是:保险(2.77%)、煤炭(2.62%)、银行(2.54%)、酒类(2.39%)。其中,保险股在新华保险超预期业绩预告下明显走强,新华保险涨近6%,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涨逾3%。
为什么股市会突然调整
今年以来有不少新投资者入市,很多人第一次经历牛市,也自然会第一次面对股市调整。不少投资“小白”都会问,今年4月以来股市持续上涨,为什么就突然调整了?
其实,如果看看A股的历史,上证指数连续5个月以上出现月度收益率为正的情况并不多见。最近的20年间,只有2006年牛市、2014年牛市期间,上证指数出现过连续5个月以上上涨的情况。今年5月到9月,上证指数走出了5连阳。从股市长期运行的规律来看,市场存在调整的需要。
此外,本轮行情上证指数从3040点附近起步,最高涨到3936.58点,创10年最高点位,涨幅接近30%。对于创业板指数来说,涨幅则接近1倍,光模块、半导体、机器人等热门领域牛股频出,一些股票的涨幅超过3倍。这期间不少投资者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收益率,存在“见好就收”的想法。
尤其是在市场冲击4000点关键点位的时候,很多大资金也有趁机套现的冲动。如果注意观察一下最近的上市公司公告,大股东套现的公告明显增多了。
例如,最近的大牛股新易盛9月30日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高光荣拟以询价转让方式减持1143.07万股,套现约41.8亿元。此前,9月26日中际旭创也发布了减持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际投资计划未来3个月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9%。
与此同时,外围环境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市场调整的导火索。
近期,美国威胁对华加征100%关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负面消息还有:10月12日闻泰科技(600745)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旗下贡献百亿元营收的核心半导体资产——安世半导体(Nexperia),突遭荷兰政府与法院的双重限制。受此消息影响,闻泰科技股价10月13日一字跌停,今日开盘再次一字跌停。
合理配置应对调整
市场永远都存在不确定因素,例如疫情、战争、关税战,没有人可以预测到。所以,投资者进入市场的第一天开始,就要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首先,要树立一个相对合理的投资目标。比如“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或者“比市场平均收益率再高一点”。股市是一个创造“股神”的地方,亦是一个消灭“股神”的地方,很多当年叱咤风云的股神都消失了。因此,新入市的投资者不要总想着短期抓住大牛股,股价暴涨几倍,这完全是运气,学习每年都能赚个10%的能力更重要。
其次,通过配置应对市场风险。国际上,很多长期屹立不倒的投资大师在谈论他们的投资经验时,都会指出,通过配置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比如,指数基金、红利主题基金都可以成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避免全仓押注在单一行业、单一个股上。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市场恐慌,热门股票下跌,而红利概念的股票却在上涨——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
后世不必悲观
调整的时间多长,风格是否转向?这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从券商研报来看,多家券商机构表示,短期来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压制市场风险偏好,但本次冲击的影响或远低于今年4月水平。中长期视角下,驱动本轮行情的核心因素并未改变,慢牛趋势下调整或是逢低布局的机会。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认为,这大概率仍是一次典型的“TACO交易”,从历史上看,短期下跌提供了买入的好时机。当前的市场环境与4月份不同的是,国内“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基调更加明确,投资者对4月那一轮的“TACO交易”记忆犹新,已有应对经验。
所谓“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是指市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威胁下出现大跌时,投资者便押注他最终会退缩,随后股市将反弹,投资者可以通过逢低买入获利。
“与4月7日的调整相比,当前指数中枢更高,但幅度可能更低,不必悲观。”申万宏源研究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认为。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同样认为,A股中期向好逻辑未变。他表示,海外贸易不确定性虽带来情绪扰动,但政策对冲预期之下依然有乐观前景。
(文章来源: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