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5 日

青春逐梦“智造之城”,17支青年团队斩获“擂主”桂冠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实习生 彭靓婧

科技是国之利器,青年是国之希望。10月14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高端装备领域主擂台赛在长沙圆满落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扶摇”射流垂直起降飞行器等17支团队脱颖而出,斩获“擂主”桂冠。

本次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主办,共青团湖南省委、长沙市人民政府承办,共青团长沙市委、长沙县人民政府、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协办。

赛事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精准对接产业痛点,围绕航空航天关键部件、轨道交通、飞行器设计等前沿方向发布“卡脖子”技术榜题,邀请全国高校科创青年“揭榜挂帅”,为高端装备领域攻坚克难注入青春力量。

302支顶尖团队“擂台对决”

3天时间里,来自全国121所高校的302支顶尖团队、近千名科创青年齐聚长沙,围绕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进行“擂台对决”,以青春之名勇攀科技高峰。

颁奖仪式上,大赛“擂主”及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项目一一揭晓,3个技术合作项目、1个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与企业成功签约。新概念无人机设计、北极航运方式创新、太空旅行飞船设计……本次获奖团队的成果覆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多个关键领域,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展现出中国青年科技报国的青春风采。

比赛期间,选手们对设备进行调试。

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再造’先锋——隧道工程装备再制造领航者”项目是本次大赛评选的“擂主”项目之一。团队针对当前隧道装备工程再制造材料设备短缺、性能不足与工艺可控性差问题,通过材料工艺装备一体化创新,实现了隧道工程装备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再制造。“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针对存在损伤但内部相对完好的关重件,通过再制造来恢复甚至提升其性能,使之达到服役条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实现降本增效。”团队成员熊健达介绍。

项目发榜企业——中铁五局一公司团委书记朱璨告诉记者,中铁五局一公司开放了实验室与工程现场,为揭榜团队提供再制造材料性能测试、工艺适配性验证的条件,并安排技术导师全程参与,协助解决研发中的工程问题。“我们将与擂主团队签署正式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分阶段拨付产业化资金,计划在1年内实现部分成果在实际项目中的试点应用。”

当天,3个技术合作项目与1个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项目与企业成功签约。

赛事期间还举办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沙龙、青年市集等丰富多元的同期活动,为参赛青年团队搭建起科创交流的优质平台,提供宝贵的行业洞见与资源链接机会,带领各地青年学子实地感受“工程机械之都”的实力与魅力。

“一站式服务”助力项目落地

作为本次大赛的主擂台城市,长沙也为参赛的青年团队提供从擂台揭榜到项目落地的“一站式服务”,打通“校-企-地”协同创新链条。

据悉,本次大赛配套设置了湖南省高端装备领域资源对接会,共邀请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星邦智能、中车株洲所等23家企业和基地参与,各级创投机构、孵化基金的“观察员”全程跟踪优秀项目,让实验室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现场开展立项评审,对5个具有市场潜力的参赛项目进行评估,助力优质科创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在湘孵化基地、投资机构和企业与青年学子对接交流。均为主办方供图

“长沙经开区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你们研发项目的很多潜在客户就在这里。”“可以扫码了解长沙创新创业政策,欢迎你们在长沙创业或者进行技术成果转化。”……赛事期间,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湘江基金小镇等9家孵化基地和投资机构走进赛场,带来了1928个创业工位。同时,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政策性扶持基金不仅提供了单笔最高100万且可追加的股权投资,也将为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初创、成长、成熟全阶段服务。

近年来,湖南全力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累计培育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平台搭建、服务升级,让青年创新创业的“金种子”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记者了解到,团省委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依靠湖南产业优势,做好赛事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推动更多优秀项目在湖南落地转化。同时,继续搭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扎根湖南、建功新时代。

“共青团长沙市委将依托赛事活动,分层分类挖掘储备一批优质青年项目,从场地支持、创业服务、资源链接、投融资对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服务。”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共青团将持续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生态培育等多维度举措,助力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努力把长沙打造成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标杆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