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7 日

量子科技板块十月以来持续走强 融资资金大笔加仓概念股

【来源:东方财富】


  10月15日,量子科技板块集体上涨,禾信仪器上涨11.18%,格尔软件涨停,吉大正元中科曙光国盾量子亨通光电均上涨超4%。10月以来,量子科技板块多股连续大涨,禾信仪器国盾量子迪普科技等6股月内涨幅均在10%以上,股价表现亮眼。

  利好消息频出

  近期,量子科技利好消息频出。10月15日,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公司表示,作为国内光量子计算领域的代表企业,玻色量子本次融资标志着中国量子创业企业与资本市场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彰显了公司作为量子计算产业核心价值平台的分量。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在量子力学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表示,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为开发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了可能。

  国内方面,10月11日,在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与中国电科、中国信科等十余家生态伙伴代表共同启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并正式发布量子生态联盟。

  量子科技产业化前景向好

  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产业进入“实用化元年”,中国以32%的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量子科技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11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国内量子科技产业化的向好前景,离不开政策支撑与技术突破的“双轮驱动”。一方面,政策层面持续加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同时明确其为“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中的“国之重器”,承载着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使命。另一方面,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双向发力,加速产业化进程。我国已在量子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多维度突破: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正式交付使用;全球最大规模88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集群建成,为算力需求提供核心支撑。

  从长期潜力来看,据IDC预测,2022年至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高达79.72%,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

  融资资金大笔加仓概念股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量子科技概念股共有38只。截至10月14日,10月以来,量子科技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金额合计达到19.7亿元,18股获得融资净买入,中兴通讯西部超导国盾量子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21.36亿元、5.83亿元、2.37亿元。

  不少概念股今年以来持续获得机构青睐。今年以来共11股年内获得机构调研5次及以上,包括国芯科技、国盾量子、亚光科技大豪科技腾景科技等。机构调研最频繁的是国芯科技,年内累计获调研23次。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