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9 日

“保险+期货”守护果农丰收梦

【来源:期货日报网】

夏季的陕北高原骄阳似火,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白家村果农白建兵头戴鸭舌帽,穿梭在繁茂的果树间,专注地为一颗颗青涩的幼果套袋。只见他动作娴熟,迅速拿出果袋,轻轻撑开,将幼果稳稳套入,随后熟练地扎紧袋口,一气呵成。

在白建兵身旁,两位女工同样忙碌。她们身上挂着装满果袋的袋子,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眼神专注地在枝头挑选着合适的果实,双手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原本裸露的幼果就穿上了“防护服”,果树间也渐渐挂满了土黄色的果袋。

谁承想,在黄土高原上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会和金融沾上边?在这背后,苹果“保险+期货”一头连着果农期盼丰收的心,一头锚定市场起伏的风浪,在千万果园间悄然织就了一张抵御风险的“幸福网”。

果农亲历:

“保险+期货”带来稳稳的幸福

谈及“保险+期货”,62岁的白建兵满脸笑容。“2019年,我听说了苹果期货,当时还不知期货为何物,后来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对这一‘新名词’有了了解,就大胆参与了苹果‘保险+期货’。”他回忆称。

白建兵家里种了15亩苹果,全部参与了“保险+期货”项目。“从2019年到现在,苹果‘保险+期货’令我增收5万多元,对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他高兴地说。

“去年一亩地我交了50元保费,最后每亩获得赔付141.9元。2019年赔付的额度最高,一亩地获得赔付900元。现在一亩地让我出1000元保费,我也敢出!”白建兵笑言。

他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果农的种植风险较大,加上苹果价格波动,稍不留神,辛辛苦苦一年,就白忙活了。苹果‘保险+期货’可以为我的收入兜底,能让我种苹果更安心。拿到的赔付款也能为我下一年的果园投资带来帮助,为下一年的苹果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苹果‘保险+期货’是一个特别好的项目。”

白建兵在富县果园里细数“保险+期货”带来的安心与收益时,百公里外的延长县张家滩镇于家村,果农卫树杰也感受到了金融工具在抵御风浪时的强大力量。

“从事苹果种植,我最担心的是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卫树杰告诉记者。2024年7月1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向于家村,村内苹果受灾严重,价格由3元/斤以上暴跌至0.5~0.6元/斤。正当他唉声叹气时,村里通知他去领“保险+期货”的理赔款。“这就像下大雨时有人递来伞一样。”他激动地说。

“我参加苹果‘保险+期货’5年来,每年的收益都能得到保障,关键时刻真顶用。”卫树杰感慨道。他特别提到2022年,投保17亩苹果,每亩保费交了105元,最终每亩获赔357.96元,共计获赔6085.32元。“理赔很便捷,钱会直接打到银行卡里,我很满意。”卫树杰说。

卫树杰说,现在乡亲们的观念完全转变了:“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后来踊跃参保,大家积极性很高,每年指标下来后都排队参保。”

实实在在的收益让“金融苹果”成了黄土地上的“香饽饽”,富县、延长两地果农参保热情高涨。富县苹果产业管理局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负责人唐钟信告诉记者:“现在一到投保季,老百姓都会主动给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可以参加‘保险+期货’项目。富县每年项目投保时都会出现‘一单难求’的现象,老百姓交保费也很积极,全县的保费一周就收齐了。”

项目升级:

多方合力铸就“金融护盾”

2024年,延长县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覆盖面积达到创纪录的3.83万亩,是往年同期的1.5倍以上;参保农户达2514户,同样创下历史新高。项目总计为47889.44吨苹果提供风险保障,总赔付472.9万元,理赔款已于2025年3月2日划转至2514户参保农户的银行卡中,切实发挥了兜底作用。

2020—2024年,郑商所在延长县实施的苹果“保险+期货”价格险项目共覆盖面积16.21万亩,参保果农共11638户,共计赔付4333.56万元。

项目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多方力量汇聚与机制优化的贡献。自2023年起,除交易所、延长县政府及期货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外,陕西省和延安市财政也同步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多样化的保费资金来源极大地降低了农户自缴保费的压力。

富县的“金融拼图”同样硕果累累。2024年,富县5.6万亩苹果通过“保险+期货”获得4.85亿元保额,3092户果农像白建兵一样吃下了“定心丸”。这个由郑商所支持、申银万国期货牵头的项目,创新采用“增强亚式+触碰式障碍期权”结构,如同给苹果价格装了“减震器”。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时,期货市场的对冲资金就会通过保险公司流向农户。

2019—2024年,在各级政府和郑商所的支持下,富县连续6年实施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累计投保果园面积超19.5万亩,涉及参保农户12263户,项目最终产生赔付金额共计6120.59万元,参保农户户均理赔金额接近5000元。项目保费资金来源包括郑商所、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项目团队、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县级财政、果农。“就像拼积木一样,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唐钟信笑着说。

产业蝶变:

“金融苹果”助力乡村振兴

自苹果期货上市以来,延长县持续推进苹果“保险+期货”项目,通过积极引导,不断增强果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了果农种植苹果的信心与科学化管理果园生产和销售的动力。

延长县果业中心主任王斐玥说,苹果“保险+期货”不仅保障了果农收入,还推动了苹果产业升级。苹果期货的交割标准,对果形、硬度、糖度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已成为新的现货流通标准和价格标杆。“分级分价、优质优价”的理念提升了果农生产优质果的积极性,促进了标准化生产。在整理环节,以散果为主的交割方式有利于改进苹果冷运存储方式。延长县通过引进果酒、果汁加工项目,试点苹果“保险+期货+订单收购+交割”模式,实现产、运、贮、销的一体化和高端化,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斐玥表示,未来延长县将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扩大“保险+期货”覆盖范围,参保对象将由以原贫困户为主扩大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培育引导经营主体借助苹果期货工具,将农产品生产、收购、销售环节与期货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特色产业链与金融创新链融合。

延长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苹果“保险+期货”将生产的标准延伸到产地,推进了新品种引进和标准化生产,带动了产业链延伸。延长县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从2017年的小范围试点,发展到2024年覆盖全县十分之一果园(3.8万亩),资金来源也从初期主要依赖期货公司,逐步发展为“政策资金+期货公司资金+农民资金”的多元结构。展望未来,该负责人期待,在各方努力下,将苹果“保险+期货”逐步推向更成熟的市场化运作。

唐钟信说,苹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价格波动、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弱、产业稳定性不足等因素影响。而苹果“保险+期货”通过价格保障和风险对冲等金融手段,将不可控的市场风险转化为可量化、可转移的金融风险,能够弥补传统农业保险的短板,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升级、稳定供应链方面意义巨大。

他表示,苹果期货自上市以来,在推动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销售方面,苹果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能够反映市场供需情况,为现货价格提供参考,帮助果农和企业更好地规避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从而增加果农收入。种植方面,期货价格信号引导果农优化品种结构,推动矮化密植、有机种植等技术应用,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将优果率提升至90%以上。加工与仓储方面,期货交割需求推动预冷贮藏、冷链物流和智能分选线提升,延长苹果储存周期和货架期,实现错峰销售。销售与出口方面,通过苹果期货套期保值,企业实现稳定利润,更有积极性拓展中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2024年,富县246吨苹果出口阿联酋、新加坡。“苹果期货增强了果农种植苹果的预期和信心,并通过期货交割标准引导农户加大投入,提高苹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如今,在陕北的黄土地上,苹果“保险+期货”已成为果农抵御风险、稳定增收的坚实后盾,也为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