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富大迁徙:谁是全球最富城市?
【来源:虎嗅网】
据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百万富翁已达6000万,手握226万亿美元财富,其中美国约有2,380万名百万富翁,独占四成,中国以610万名百万富翁位居第二。
与此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财富大迁徙”正在加速:2025年预计将有14.2万名百万富翁选择跨国迁移,创下历史新高。
百万富翁们正在“用脚投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信号。对于家族办公室与高净值人群而言,这不仅是资产再配置,更是全球信心版图的再划分——财富的流向,正在定义下一站的繁荣。
美国稳居主导,中国稳步上升
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全球百万富翁总数将达约6,000万人,合计拥有226万亿美元的财富。尽管新兴市场快速“增富”,但美国仍牢牢占据全球财富格局的主导地位。
美国约有2,380万名百万富翁,占全球的40%。换言之,每10名美国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百万富翁。
从城市分布看,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湾区最为富有,其后是芝加哥和休斯敦。值得注意的是,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在过去十年成为美国百万富翁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中国以约610万名百万富翁位居第二,2014–2024年间,深圳的百万富翁数量增长约142%,为全球增速第一,受益于以腾讯、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集群。
法国以约290万名百万富翁排名第三,同时也是欧洲亿万富翁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包括奢侈品巨头伯纳德·阿尔诺(Bernard Arnault)。
从财富密度看,瑞士和卢森堡最为突出——平均每7名成年人就有1名百万富翁;中国香港、澳大利亚、荷兰的百万富翁密度也极高,大约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
具体来看:美国2380万(约占全球40%)、中国630万(约占全球10.5%)、法国290万、日本270万、德国270万、英国260万、加拿大210万、澳大利亚190万、意大利130万、韩国130万、荷兰130万、西班牙120万、瑞士110万、印度91.7万、中国台湾75.9万、中国香港64.7万、比利时54.9万、瑞典49万、巴西43.3万、俄罗斯42.6万、墨西哥39.9万、丹麦37.6万、挪威34.8万、沙特33.9万、新加坡33.1万。其余世界(拉美、非洲及部分新兴市场)合计270万。
其中,北美(美国+加拿大)约2,590万(约占全球43%);欧洲约1,529万(约占全球25%);亚洲(含中/日/韩/印/港/澳/台/沙特等)约1,330万(约占全球22%);大洋洲以澳大利亚190万为主(约占全球3%)。
结构性特征:
-
高度集中:美国占近四成;前6名(美、中、法、德、日、英)合计超过全球70%。
-
欧洲“腰部厚”:单国规模不及美中,但中上体量国家众多,合计成为第二大富裕人口板块。
-
亚太“两头强”:一端是中国内地,另一端是日、韩、新、港、台(中国)、澳等成熟经济体;此外,印度百万富翁数量已接近百万量级。
-
金融中心效应明显:瑞士、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人口较少,但百万富翁数量与密度均靠前。
-
长尾较短:拉美、非洲等新兴地区高净值人群仍较稀少,全球财富集中趋势持续。
2025年,新加坡降温、英国“财富退出”潮来袭
全球财富正加速迁移,驱动力主要来自安全、税制优势与生活质量。百万富翁们正在“用脚投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信号。
据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将有约14.2万名百万富翁跨国迁移,创历史新高。在这场“财富大迁徙”中,新加坡流入量减半、泰国崛起、英国外流创纪录。
“2025年是关键时刻。英国首次成为净流出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更多富人认为更大的机会与稳定在别处。”Henley&Partner表示。
第一,新加坡降温,东南亚格局重构。
新加坡长期是亚洲富人首选,但2025年净流入预计仅1,600人,不到2024年的一半。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传统目的地同样降温。业内人士指出,新加坡仍具稳定政治、成熟金融与高生活质量优势,但增长放缓,区域竞争加剧。
第二,中国外流放缓,香港回流反弹。
中国百万富翁外流速度首次放缓——2025年预计净流出7,800人。深圳、杭州的科技与消费产业吸引更多富裕群体留在国内。与此同时,中国香港将净流入800名百万富翁,主要来自深圳高科技行业。亚洲家族财富正“双布局”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以分散风险、捕捉机遇。
第三,英国富豪大逃离:欧洲财富外流潮汹涌。
英国预计净流出16,500名百万富翁,为全球之最。税改、生活成本与政治不确定性促使富人迁往阿联酋、摩纳哥、意大利、葡萄牙等低税区。欧洲多国首次出现净流出,显示资本与人才正加速东移。
第四,财富流入前十国家:避税+宜居=吸引力。
2025年净流入前十国家:阿联酋(+9,800)、美国(+7,500)、意大利(+3,600)、瑞士、沙特、新加坡、葡萄牙、希腊、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低税政策、投资移民通道、政治稳定与高生活质量。
第五,迁移逻辑:风险与信心的再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约15%的迁移者为创业者,财富迁入带动房地产、教育与就业增长,Henley&Partners指出,迁移方向正成为未来经济走势的“领先指标”。
家办新智点认为,新加坡“稳中趋缓”;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财富流向则进入微妙拐点。财富迁移的背后,既是税制选择,更是全球信心的再分配。
2024年纽约最富、新加坡上升、英国外流
回顾2024年,全球“吸金力”最强的城市前十为:
纽约34.95万、湾区(旧金山+硅谷)30.57万、东京29.83万、新加坡24.48万、伦敦22.70万、洛杉矶21.21万、巴黎16.50万、悉尼14.70万、中国香港14.34万、中国北京12.56万。
从结构看,美国“双核”纽约与湾区继续领跑,凸显资本市场与科技企业的叠加效应;新加坡跻身全球第4,反映其金融监管、税制与家办生态的优势;伦敦相较历史高位回落至第5;悉尼进入全球前十并保持长期高增。
迁移方面,2024年预计有约12.8万名百万富翁跨国迁移。净流入榜前列为:阿联酋6,700+、美国3,800+、新加坡3,500+、加拿大3,200+、澳大利亚2,500+;主要净流出包括中国–15,200与英国–9,500(均为2024年预测值)。
城市层面,全球财富高度向“金融中心+科技枢纽+宜居税制”聚集;国家层面,“零(低)税+身份规划通道+安全与教育”的组合,显著提升净流入(阿联酋、新加坡、北美若干州/省尤甚)。
对比2024年vs2025年的全球“百万富翁迁移”与“城市排名”,家办新智点观察到以下三大趋势:
第一,迁移规模持续攀升。
2024年全球约12.8万名百万富翁迁移;2025年预计将达14.2万人,再创新高,同比上升约11%;驱动力依旧来自税制优势、安全与生活质量三大核心要素。财富迁移正在成为观察全球经济信心与政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第二,目的地出现明显分化。
2025年,阿联酋以9,800+的净流入继续稳居首位;新加坡虽仍在前十,但净流入预计仅1,600+,较2024年腰斩;而英国因税改与政策不确定性,预计净流出扩大至–16,500,创下全球最大规模外流。整体来看,中东与南欧吸引力增强,传统移民目的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趋于降温。
第三,城市格局稳中有变。
2024—2025年间,全球财富中心的前四名保持稳定:纽约、湾区、东京、新加坡依旧领跑全球,纽约与湾区凭借“资本+科技”双引擎优势稳居前二。与此同时,亚太城市持续上升,其财富增长与区域经济活力、科技产业集群及家办生态密切相关,预示未来十年全球财富重心将进一步向东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