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版权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16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青岛市国际会展中心(崂山馆)开幕。本届版博会以“数智引领未来、版权创新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国版权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成果。
湖南馆展区面积360平方米,主要围绕“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三大主题进行设计,分为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民间文艺非遗四大板块,展示湖南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及服务全链条的创新成果。
马栏山版权成果惊艳“版博会”
现场,展区集中呈现了马栏山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版权全链条服务及微短剧出海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音视频实验室的数字人交互技术与AI修复系统、万兴科技音视频多媒体天幕大模型、方实验室的湖湘文化数字艺术,展现了马栏山在音视频科技领域的突破。
中国V链、CG模型网、湖南省版权登记服务平台、马栏山人民法庭及“马驹计划”,则系统展示了园区在版权服务生态体系上的全面布局。微短剧展区中,网络剧片智慧服务平台、众笑微短剧出海平台与“拍在湖南”小程序,进一步凸显了湖南在微短剧出海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成效。
在本届国际版权论坛上,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作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项目正式启动。今年4月,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正式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截至目前,马栏山累计完成作品登记超20万件,完成作品版权存证超130万件,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等称号,园区积极探索从“版权赋能传统产业”向“版权引领新兴业态”的跨越,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视频产业链基地与媒体融合新高地。
版权活化让非遗焕发活力
湘绣、菊花石雕、铜官窑精品文创……湖湘瑰宝集中亮相“版博会”,展现了版权如何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全新活力,成为现场人气焦点。
2500年前的锁针针法、19世纪的掺针针法、20世纪60年代的鬅毛针针法及80年代的双面全异绣,湘绣何以在每个时代都绽放光彩?近年来,湖南湘绣研究所不断探索传统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构建传统技艺的消费新场景、激发新需求。
“我们出品的《数字湘绣》版权作品,将经典针法与数字艺术深度融合,通过版权授权开发出动态艺术画屏、数字藏品等新形态,成功触达年轻消费群体,相关衍生品系列年销售额已突破300万元。版权,为非遗插上了走向市场的翅膀。”湖南湘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田春艳说。
此外,基于版权保护的菊花石雕数字藏品、土家织锦纹样IP化开发、铜官窑陶瓷文创等案例,共同印证了“版权+非遗”模式的巨大潜力。通过构建非遗数字资源库与版权运营平台,湖南正系统性地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质资产。
版权出海构建文化交流桥梁
在本次“版博会”中,湖南版权出海的成绩令人瞩目。
湖南出版集团精选近300种精品图书参展,涵盖“中南好书”2024年榜与2025月榜作品、数智出版产品“湖湘文库AI版”,以及“出版+动漫”“出版+影视”代表作品,全面展现出版湘军在内容创新与版权运营上的综合实力。据了解,湖南出版集团对外版权贸易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49种语言,年均输出图书版权逾400种。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带来AIGC抗战题材短片《坐标》、多维交互式超级直播互动体系、影视多语种翻译大模型、文物数据资产安全流通平台等科技产品,展现了其通过“云化、虚拟化、智能化”战略构建未来技术底座的创新实践。近年来,该集团积极实施“芒果出海行动”与国际APP“倍增计划”,参与广电总局“电视中国剧场”建设,形成“平台建设+精品创制+渠道拓展+营收增长”四位一体的国际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