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豆粕跌破2900元关口,现货恐慌中如何布局?
【来源:粮信网】
连盘主力合约M2601震荡多日,本周终于下探突破2900点位,现货市场再陷恐慌,华东地区已出现2850元/吨左右的豆粕。现货价格还会继续下跌吗?现货采买如何规避风险?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粕现货市场参考,截至10月17日,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平均报价在2963元/吨左右。其中山东地区2960元/吨,华东地区报2870元/吨,大连地区3020元/吨,天津地区2990元/吨,广东地区2940元/吨。
外围消息
由于美国政府停摆,且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中国国家领导人预计将于月底会晤,关键作物数据尚未公布,因此市场交易依然谨慎。上周特朗普威胁进一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两国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政策性消息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周四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10月14日,美国大豆作物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39%,和一周前持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54%。干旱有利于美豆收割,后续收割进度或加快,这也将使美豆集中上市的时间不被推迟。而巴西的天气暂时仍有利于新作大豆生长,阿根廷大豆也逐渐进入播种期,暂未出现天气炒作。
国内分析
国内双节后补库阶段快速结束,目前市场维持刚需补货,大豆和豆粕库存的去库速度或将明显减缓。海关统计9月中国进口大豆量达1287万吨,较8月的1228万吨增长4.8%,较去年同期的1137万吨增长13.2%,创下历史第二高水平,市场供应短期内难改充足现状。 据市场统计,截至10月14日,国内11~1月船期采购缺口在1000万吨左右。但由于油厂榨利不断走弱,远期买船的速度和数量都在减弱。若是榨利迟迟无法修复,明年一季度将有较大可能存在供应缺口。即使国产大豆和国储拍卖可以应急,但无法完全填补缺口。
后市分析
尽管技术层面上普遍认为豆粕仍有不小的下跌空间,但目前现货最低价格再度回至2850元/吨左右,继续下探或将触及下游补货的心理价位。在需求并非断崖式下跌且后市不确定性仍存的情况下,逢低补买现象或增多,有利于缓解库存压力,从而实现反弹。同时贸易商前期购买合同成本大多在2900~3000元/吨,继续下跌所面临的亏损将更严重,或能激发部分挺价心理,豆粕现货价格继续下探也需突破更多压力。整体来看,豆粕现货市场价格下方或仍有一定空间,但预计不会持续下跌,因此逢低补买刚需较为合适。但抄底需待企稳,下跌行情中市场购销清淡,若过早抄底可能会因走货困难而陷入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