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宝妈自学中医”,华佗都哭了
【来源:虎嗅网】
最近两年,互联网出现了一群诡异的神人。
他们痴迷于古法养生,《黄帝内经》是他们的圣经,倪海厦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这些被称作“米油神教”的神奇宝妈们,为大家贡献了不少地狱笑话:1岁小孩喝米油不喝奶粉,6岁小孩不吃肉蛋奶发育迟缓,全家人把中药汤子当水喝。
凭借一群宝妈胡来的“俺寻思之力”,中医现在处于“濒临失传”和“宝妈自学”的量子叠加态。
目前,最新版本的医学天梯图,“宝妈自学中医”以碾压级姿态傲视群雄。
哪怕你是正规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在这群神人面前,也要俯首称臣。
毕竟医学生在实验室顶多拿小鼠做试验,但宝妈们可是献祭亲生骨肉的身体健康,推动民间野生中医的发展。
其中,传播度最广的案例,是一位山东地区的短视频素人博主,坚持不懈地曝光家里自学中医的妻子有多么走火入魔。
作为仅有初中学历的宝妈,妻子在中医自学上展示出极高的造诣。
亲生骨肉就是宝妈最好的试验品。孩子18个月大,不接种任何疫苗,只因为疫苗属“寒毒”。孩子从未品尝过蛋白质的滋味,每天被宝妈喂养米油一碗,或是藕粉之类的高糖碳水炸弹。
宝妈坚信,自己18个月的孩子身体里有湿气,吃母乳奶粉会上火,拒绝一切肉蛋奶和蛋白质,偶尔搭配一顿米油熬冬瓜给孩子祛湿,平时还喜欢买点昂贵的“富氢水”搭配服用。每日坚持手抄古方学习,实际上连人参的“参”字都写不对。
宝妈每日虔诚地服用不知名老中医开的中药,喝了一段时间喝出了茶色尿,最终被丈夫逼着带到了医院检查肝肾功能。丈夫急得上火求她别学了,妻子只是淡淡地回应道:你就是被资本洗脑了。
如果不是剧本炒作,这才叫真正的祖坟塌了。
在博主妻子的“自学中医群”里,更是仙之人兮列如麻。
有的宝妈不带高烧的孩子去医院,坚持在家葱白姜片煮水,做推拿、热敷、艾灸和放血,甚至还有神人支招:把自己的肚脐和宝宝的肚脐贴在一起即可退烧。
孩子被医院检查出营养不良缺铁,但宝妈依旧坚持不给孩子吃肉,群友们纷纷助力:西医亡我之心不死,千万别相信西医的科学喂养,中医根本不存在缺铁的概念。
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看完也是释怀地笑了。
自学中医宝妈们,总给人一种产后抑郁从未恢复的悲凉,几乎每一位都需要密集的心理干预。
她们凭空立了一个假想敌,要打赢一场不存在的仗。
有网友调侃,低学历宝妈应该被划为高危妊娠,她们对待儿童的古法养生手段堪比特务培训。
孩子不小心在外吃了零食怎么办?脱掉上衣把整个后背灸到发紫,即可排出零食的毒素。
孩子视力有问题,就在家用银针进行放血排毒,全菌操作看傻全体中国人。
孩子的身体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宝妈还要坚持给孩子日啖中药三大碗。孩子日日被湿气地缚灵拷打,喝两杯奶茶都没有这一碗中药的肝肾负担大。
婴儿啼哭不止,要么是上火要么是有湿气,用艾灸铺满婴儿的肚皮,孩子哭得大声就对了,说明在排毒,把毒全都哭出来就没事儿了。
拿几个烟头往小孩身上烫,美其名曰艾灸,宝宝被呛得咳嗽是正常的,那是肺在长肌肉呢。撒旦小时候都哭着要看完这集再睡觉。
路过的网友也是看傻了:百病从寒生,那么把孩子煮熟了,是不是永远得不了病?
孩子长大以后被卖到缅北连夜写了篇桃花源记,打爹骂娘都算大孝子了。
还有一类宝妈,是坚定的“米油五谷神教”教徒,给家里的五岁小孩快吃成碳水仙人了,血糖和胰岛素每天哭着求她别喂了。
这些骚操作的起源,疑似来自于古语“婴儿食米油,百日则肥白”。
她们坚信五谷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食物,是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智慧;而肉蛋奶和维生素,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场营养学骗局。
实际上这句话并非李时珍《本草纲目》原文,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的“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
古法育儿只需要秉持一条铁律:人体是不需要任何蛋白质的。因为蛋白质是西方的骗局。
宝妈们最自豪的事,就是使用超绝古代难民食谱,养出了“不碰肉蛋奶,只吃古法馒头白菜”的古法小孩。每天晒晒古法太阳,高碳水+热射病双管齐下,孩子个个面黄肌瘦身材矮小。
宝妈1号自述,孩子以前一吃肉就便秘,现在什么肉都不吃了。牛奶和水果属于寒凉之物,让孩子彻底戒断牛奶和水果,孩子脾胃果然好多了。一家人从未接触过街头小吃和快餐,因为上火;也从来不喝冰饮,因为有湿气;从来不开空调,因为空调会吸走人体内的阳气。
宝妈2号自述,别人研究DHA的时候,我背黄帝内经;别人喝冰美式的时候,我保温杯里泡黄芪;别人小孩因为流感生病,我家娃会找足三里穴位;别人家里进口药塞满药箱,我家里刮痧板配艾条。
孩子上学后被校霸当陀螺打,为了一口辣条薯片给同学跪下了,被摁进泔水桶还以为吃上豪华自助餐了。
等到别人家小孩长到一米八的时候,你极限身高一米五的孩子无助地问你:“妈妈,我为什么肝硬化了”。别人家小孩考上大学的时候,你的孩子可能已经重开两次了。
网友自制的AI恶搞“宝妈自学中医”视频
看得多了你会发现,自学中医宝妈的话术很一致——
育儿路上最省钱的途径一定是学中医
用老祖宗的方式养孩子真的很省钱
你可千万别自学中医,我怕你连钱都花不出去
资本最怕你学中医
说了半天,就是喜欢生孩子但是舍不得花钱,想花小钱办大事,以小搏大。
也不知道资本到底在怕什么,我只知道中成药挺贵的。
宝妈3号自述,自从在群里自学中医后,纸尿裤用得少,肉蛋奶吃得少,各种补剂都不用买,进口水果省下了,海鲜大闸蟹不吃了,平时就给孩子吃米饭馒头和最便宜的蔬菜,也不用吃饱,因为养孩子要讲究“三分饥与寒”。
游乐场也不去了,因为磁场气场太乱,孩子在村里有沙子就能赤脚玩一天。兴趣班也不用上,因为孩子过早开智,从中医角度来看非常“伤神”。
孩子身体有头疼脑热,就在他身上做艾灸,实在不行找个老中医喝点中药,医院也不用去,又省了一笔钱。
最后骄傲地总结一句:祖宗严选,传承几千年的东西,一定错不了。
宝妈4号更有才华,赋诗一首《别听他们的,这样活更健康》:
他们不让我吃米饭馒头,我偏要变着花样吃。
他们让我多吃水果,我偏觉得水果要少吃,吃也是蒸熟了吃。
他们不让我吃猪油,我偏要顿顿吃猪油,还要做成护肤品。
他们告诉我要防晒,我偏要出去晒太阳
他们让我每天至少一杯牛奶,我偏不喝牛奶。
他们让我多喝奶茶咖啡,我偏喝米汤。
他们让我去健身暴汗,我偏要在家练金刚功八段锦。
他们让我吃维生素矿物质,我把以前买的维生素全都扔了。
这是五千年饮食文化铸造了华夏文明,我们可不能走偏了。
自学中医宝妈的每一句话都在挑衅大伙的学信网,全民修仙的时代终于加速到来了。
到底是谁禁止她们吃米饭馒头了,没人知道;“他们”到底是谁,也没人知道。没有一个中医宝妈看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但个个都是国家级营养师。
他们还说晚上不能走没有路灯的国道,不信的话可以去试试。
宝妈5号带来经典节目《资本再也赚不到我家的钱了》,上来就是一套虚空索敌小连招。
自学中医以后,我不去看电影,不去外面吃饭。
自己做中药洗发水,中药洗面奶,中药口红,中药洗发皂,家里铺满中药药材。
资本看见我能不着急吗?
为什么许多人抵制我们自学中医?背后的原因细思极恐。
言必称资本做局,实际上这种症状Wi-Fi断开两天就老实了。
中医宝妈才是真正的炼金术士,满屋子手作中药制品,仔细一看菌落全都超标了,孩子吃完不是晕碳了就是昏迷了。
本来以为她们个个是古法反资本主义战士,结果打开抖音橱窗,带货一百多款中医药周边产品。
这不是耸人听闻。
在综艺节目《闪闪的儿科医生》里就出现过“吃素长大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的案例。
宝妈从孕期开始吃素,也就是著名的“胎里素”群体。
从三个月月龄就开始给婴儿戒奶,宝妈给出的理由是“吃母乳上火,所以都是喂米油和粥”。
孩子六岁这年正式确诊侏儒症。儿科医生被气到深呼吸,劝宝妈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结果被拒绝,理由是“激素听着就不是好东西”。
医生坦言,不打激素,男孩以后的身高顶多一米五。能投胎到这样的家庭,也算是天崩开局了。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营销号和自学中医群恐怕没有告诉宝妈们,这句才是《黄帝内经》的原文。她们听完第一句,就忙着蒸古法馒头去了。
所谓的自学中医,方法就是下载一套“倪海厦失传视频全集”,严格按照倪师的指导意见进行生产生活。毕竟倪海厦这个名字在中医圈子里比执业医师资格证还权威。
宝妈们追随的米油神教,其主要领军人物,就是半年前被封杀的中医养生大师“张玄化”。
张仙人语出惊人,剑指西方营养学是错误学科,否定了人类世界的科学发展成果,甚至建议大家尽量不要过性生活。
他曾在公开主张“用古法米汤替代奶粉”喂养婴幼儿,摆脱资本控制,孩子不喝奶粉只喝米油,可以长得白又壮。结果后续被扒出来,他的视频背景里摆放着一罐明晃晃的名牌奶粉。
就像老中医生病了也要老实去三甲医院挂号看病一样,左手信仰,右手务实,方得救赎之道。
自从张玄化被封杀,为他赛博哭坟的宝妈们如丧考妣,并且进一步坚定了“不给孩子吃一口肉蛋奶”的信念,拒绝官方科普,闭目塞听,甚至主张“越是官方封杀的东西才越有价值”。
甚至连张玄化在短视频上口述的偏门药方,也被忠诚的粉丝们逐字整理下来,真有点“当代李时珍”那味儿了。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宝妈们不选择自学更权威的现代医学(西医)呢?
答案很简单,哪怕分数线最低的护理学专业也要高考480分以上。但中医就不同了,中医不用高考就能自学。
自学中医的硬性要求是初中以下学历,因为上了高中就要系统性学习生物和化学了。
当年那群理科物化生考试从没及格过的人,终于要开始育儿了,一边自学中医,一边反复诵读“救孩子救家庭救全世界”的伪希波克拉底誓言。
男的肾虚,女的宫寒,幼的积食,老的血压高,胖子湿气重,瘦子胃气弱。
睡不好、没胃口、压力大、肺部结节、腰酸背痛——逐个往里套,总能蒙对一个。
这不是中医,这是大数据的魅力。
其实反驳古法自学中医宝妈,只需要一句话:学古法养生,享古法寿命。
中医有用吗?放在几百年前肯定是有用的。但世间万物都在向前发展,既然这么向往古代,就要和古代人的平均寿命看齐。
正常人只要查一下古代幼儿夭折率和古代帝王平均寿命,就不会盲目从古了。
对这群特殊的中医爱好者,最精准的画像是这样的——
“早上喂完孩子米油,喝完一杯富氢水,观察一下有没有可疑人员脑控自己,打开手机看看女生宿舍拍到龙的视频,给不明人员转2万块钱,抵制所有添加防腐剂食品,抱怨风力发电机把云层吹走导致干旱。”
前两年的短发西装白裤子微商大姐,现在都转行做起了“自学中医”的生意。
群里的人全部加起来都凑不出一张本科学位证,依旧满口国学玄学医学。真让他们买一套临床医学的教材,上面的字恐怕都认不全。
他们是最坚定的封建主义战士,永远站在科学的对立面。对阴阳五行、湿气、上火、脾胃、经络的尊崇,不亚于中世纪教会维护地心说。
起初,旁观网友还保持着人性的悲悯,想要从科学的角度规劝她们科学育儿,不要过度迷信中医。
越是苦口婆心地向他们科普科学常识,各位中医爱好者们就越被激起斗志。于是网友们也彻底放弃劝说,开始创作乐子,衍生出了一系列“反话正说”梗——
婴儿食焖子,百日赛良子。
婴儿食农药,半日不啼叫。
若婴儿纤瘦,则掷于水中,三日即肥白。
婴儿注射群勃龙,百日体型赛狗熊。
婴儿注射5号化合物,百日单杀擎天柱。
对喽,就这么吃,千万别碰吃肉蛋奶,多吃米粥烤馒头片,而且还要用柴火烤,不能用空气炸锅,因为柴火是阳火,空气炸锅是阴火,阴火烤出来有湿气。
人不能住在南方,南方是水力发电,湿气重;人也不能住在北方,北方是火力发电,容易上火。
熬中药必须得用木炭,因为天然气熬的中药加了科技,心不诚,喝了没效果。
怎么传承中医?应该和现代结合,蓝牙耳机研磨成粉冲服可提高老人听力,CPU研磨成粉冲服可补脑。
老祖宗说柴米油盐,为什么非要把柴排在最前面?当然是柴油比米油更有营养,所以立刻去中石化挂点柴油喝。
还有人反串扮演中医爱好者,熟练运用他们最常见的经验主义理论:“你不信中医,是因为你没有遇到过好中医”。
“不是中医不好,是好中医都隐居起来了。我之前胳膊都断了,心脏也缺了一块,我家里人特意带我去珠穆朗玛峰峰顶找隐居的绝世老中医,老中医只是摸了摸我被保鲜膜分开包装血液都凝固了的断臂就看出来我是什么病了,给了我一颗洗髓丹,并给我扎了几针,我那断臂处突然冒出金光,断掉的手臂直接飞过来接上了,一点痕迹都没有,我还借此突破了炼气七层,我们想支付报酬的时候,发现老中医已经踏鹤飞去,天空中不断传来大道之音。”
评论区的医护人员们都听乐了,晚上值班整理病历的时候来上这么一段,实在是太安逸了。
据不完全统计,中医如今不灵了,可能涉及的因素涵盖20余种。
包括且不限于:没找到好中医;药材不行;没缘份;心不诚;被西医治过身体不干净了;家里的煎药锅不行;分药不平均;电视剧不宣传中医;被资本打压;国家不重视;老祖宗的技艺失传了;吃药时辰不对;疗程时间不够长;中医起效慢,年龄太大,没来得及治好就死了;不舍得花钱;煎中药方法不对;药典限制中药剂量品种,越毒的中药效果越好,以毒攻毒;按西医方法管理中医;要无证的老中医,有证的不会看病;医术再高,你命数已至此,也无能为力;医不叩门;千人千方;药引不对;缺少野生药方;我朋友/我同学/我亲戚/我父母就是这么治好的,你凭什么不信,等等。
中医爱好者坚持认为,如今中医大众被质疑,就是因为中医混子太多,好中医都在深山老林里。
我们的老朋友峰哥就曾反驳过这一论点:你去医院生孩子,有没有所谓的混子医生拿产钳把你孩子的脑袋夹漏了?没有。
为什么现代医学能生产出来专业的医生,传统医学这么容易产出混子呢?为什么世间万物都在螺旋进步,药方反而是一千年前的古籍是真理?
因为缺乏标准,准入门槛低,买本二手盗版书翻几页,谁都能聊几句。
从80年代的头顶铝锅气功热,到绿豆治百病的假大师张悟本,再到专骗农村老人的“复活项链”。只要认知够低,总能等来属于你的骗局。
现代医学可以承认它的边界在哪里,什么病治不了,能治到什么程度。
而中医爱好者往往靠“模糊疗效”“玄学心理”“稀里糊涂地活下来”来逃避责任。
具体到药理机制、使用剂量、治疗路径时,又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标准,换种说法叫做“千人千方”,也就是没有统一的操作方法。无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归根结底都是没有统一标准。
另一方面,中医爱好者没有排除“自然康复”或者“其他干预起效”的可能性。尤其是许多自限性疾病可以凭借自身免疫力痊愈,中药的具体参与度就变得暧昧起来。
一个人连续吃了一个星期方便面,感冒好了,一针没打,是否可以宣布方便面就是治疗感冒的特效药?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懂得“控制变量法”,就不会被困在如此单一的思维困境里。
最后,当中医爱好者也解答不了具体的科学问题时,讨论就无限接近于玄学。
心诚则灵,中药讲究的是缘分, 吃了药还没好,那就是缘分还没到,缘分这种高深莫测的东西怎么可能量化呢?
科学不需要人去“相信”。科学是本就存在的、允许被质疑的、不断进化推演的理论工具。毕竟没有人会说“我不相信物理学”。
客观存在的事物不需要去“相信”,只有主观的观念才需要你去“相信”。如果你提到一项学科,使用的动词是“相信”,那它就无限接近于宗教,接近于精神上的安慰剂。
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症老人家庭,精神安慰剂更像是一种道德出口,既解决了家人的道德困境,也给老人带来了情绪价值。
也算两全其美了。
论辩了这么多年的中西医大战,说到底,仍然是价值观的冲突。
去年,国际医学顶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评估中药制剂“中风醒脑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共纳入1600多位患者,涉及中国26家医院。
这项试验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未发现“中风醒脑液”能够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研究一经发布,中医爱好者们全都急了,他们对《柳叶刀》发出振聋发聩的质疑:“凭什么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
有没有一种可能,“双盲对照试验”是一种统计学工具,不是所谓的西医的评判标准,是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就算是西药上市,也必须通过这项试验。
某位知名主播,曾经对线过一系列极端中医爱好者。
在他们身上能看到普遍的一致性:嘴硬的文盲,信仰最坚定。
一位高中学历的自学中医宝妈,在陕西省咸阳市某县城卖瓜子为生,对“双盲对照试验”颇为不满,原因是“这是西医的标准,规则是西医定的,不公平”。
主播和她聊柳叶刀,她说黄帝内经和倪海厦。主播和她聊人体共有206根骨头,她反驳西医的解剖学不一定是正确的。主播和她聊肝肾损伤,她反驳“是药三分毒说的是中医,西医的药有七分毒,谁吃谁死”。
主播和她聊小鼠实验,她反驳“老鼠多大点,人那么大一个。老鼠是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人是白天活动晚上睡觉。拿老鼠做实验,根本就不符合人体规律,所以西医是错误的”。
这种神人看多了你也会释怀的。仿佛大脑皮层的褶皱被瞬间抚平拉展了,有股瞬间的放松,就像漫步在挪威的森林,遨游在无垠太平洋,整个人犹如化成一滩潭水,缓缓流逝,慢慢平静。
其实他们的论点,无非是“你背叛了传统文化”“你上过大学就否认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传承了这么多年一定有它的道理”。
重点从来不是医学本身,而是一种文化传承上的优越性,一种文化自信,一种民族认同感。
峰哥有云,中医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与科学无关。我的老祖宗智慧比你的老祖宗智慧强,就等于我比你强。而这才是中医爱好者的本质诉求。
网友自制的AI恶搞“宝妈自学中医”视频
其实从来没有“西医”和“中医”,只有“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
古代与现代,是一组时间对照关系。
西方世界当然也有蒙昧古代。希波克拉底坚信四体液说,中世纪欧洲黑死病热衷放血疗法,华盛顿本人甚至都被放血疗法送走了。经过一代代医生的临床经验,最终舍弃了放血疗法,如今也没有人再捧着中世纪的秘方当块宝了。
而东方与西方,是一组空间对照关系。
许多人混淆了这两组对照关系。将“东方”等于“传统”,将“西方”等于“现代”。
错位转换之后,在一部分国人眼里,传统与现代不再是时间关系,而是空间关系。是站队问题,也是意识形态问题。
吵了这么多年,最终吵的仍然是百年前的议题:到底是老祖宗几千年的智慧更优越,还是德先生赛先生更文明。
极端中医爱好者其实并不在乎中医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他们只是想维护传统文化秩序罢了。
而捍卫传统文化,与他们的身份政治密切相关。
被现代社会抛下的失落感,让他们拾取“古法老祖宗”作为新的信仰。
在大多数生活在乡土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对乡土和传统有着天然的亲近,毕竟这块土地是他们对世界唯一真实的想象。
现代性的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是远方的敌人。再多医学科普,也比不过村东头最有名的白胡子老中医。
他们只是想抓住一个锚点,守护自己的生活方式。没了这个护盾,他们便一无所有。
中医最大的敌人不是资本和西方世界,而是民间的自学神人。
我们从不否认中医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们希望大众可以客观地看待“传统医学技艺”。
就在一周前,B站知名Up主 @大物是也 邀请了几位在职中医医生录制节目,他们从中医院校科班出身的专业角度,解释了中医在当下的功能和属性——
“世界上的定位对于中医或者说印度医学或者尼泊尔医学,也是定义为补充替代医学,传统医学是对现代医学的一种补充和替代,我们不是硬说中医很好,大家别用西医了,或者该做手术的病你不让他做手术就吃中药,我们现在不是那个阶段了。中医主要治的是人,调动人体的免疫反应去间接调控。”
另一位北大临床医学专业博主 @大白牛怎么被用了害 也发表过自己对中医的看法:
“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很多起源于日月星辰阴阳五行,缺少物理化学这些和这个理论适配的工具来不断修正这些理论,我觉得是中医缺乏理论层面的进步的一个原因,但我相信中医专家学者的智慧。最后,我从来不反对中医,我反对的是缺乏验证的基础上,一些‘中医爱好者’对于中医理论的盲目外推。理论知识基于现象的总结和推论,任何未经验证的基于理论的外推都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无论中医还是现代医学。”
任何刻意从古的做法,总会牺牲点什么。无论是自己的肝肾功能,还是后代的身体健康。
但中医爱好者们或许是听不进去的,毕竟他们要的是“又赢了”。
文章标题:看完“宝妈自学中医”,华佗都哭了
文章链接:
阅读原文:看完“宝妈自学中医”,华佗都哭了_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