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课60块,清迈成了打工人的“中产班”
【来源:虎嗅网】
这几年,打工人经历了几轮旅行演变。
之前流行特种兵旅游,主打“5天征战欧洲8国”,结果累成美丽世界的无头苍蝇;紧接着,特种应激的打工人,开始尝试彻底享受,旅游就是花钱找个度假村买服务,主打一站式出片。
但是,无论是高密度打卡还是直接躺平,对于一些最想要获得感的打工人来说,都是隔靴搔痒,如今,他们开始研究跨国学艺了。
图源:赵葱葱葱姜鱼
清迈,这座泰国旅游城市,正以“世界打工人兴趣班”的姿态,成为这场跨国学艺运动的宇宙中心。
所谓跨国学艺,就是利用“汇率差”进行一场文化套利,“用县城消费,学中产技能。”跟出国留学不同,跨国学艺不卷学历、不熬时长,重点全在“艺”字上——花几百块解锁一门手艺,没准还能顺带揣几张证书回家,堪称当代打工人的“海外蓝翔速成班”。
而且,还不用担心语言问题。“因为这里的课程不但便宜,而且外国人众多,老师会用最简单的词汇跟你交流,即使是四级没过,都能无痛融入。”
图源:陈小如啦啦啦
从泰拳、瑜伽到音疗冥想,从摇摆舞、银艺手作到泰餐、按摩,清迈的兴趣班早已自成宇宙。有人本想做个按摩享受,结果反手考了张按摩师证;有人抱着疗愈心态走进课堂,结业时却带走了一年的好心情。
图源:pickjoey
“每天被泰拳老师揍得嗷嗷叫,但结业拿到证书那一刻,感觉每一拳都算数。”
“来之前以为只是体验,走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今年最值的一笔自我投资。”
当别人还在景区人挤人,这群人已经把假期过成了“跨国进修季”。他们不追求灯红酒绿,也不执着景点打卡,唯一的目标是:在异国课堂里,修满一节又一节的技能。
以前,打工人的尽头是考证,如今打工人的尽头是环球学艺。“中产环球旅游,打工人环球学艺。大家以前是来清迈烧钱的,如今是来镀金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消费,后者是投资。”
清迈,打工人的国际技校
当值回票价成为打工人的度假第一要义,单纯的享乐就显得有点不上进了。如今的北上广打工人,早已不满足于只是在清迈的日光下晒掉一层皮,而是悄悄在当地镀上一层金了。
有15天年假的小森,原本打算去清迈躺平,结果被种草了兴趣班上课,“10天花了4千块,该玩的没耽误,还体验了泰餐、做银饰、打泰拳和网球课,比旅游项目还精彩。”
图源:jancouopo
清迈就像是打工人的中产生活主题环球乐园。打铁、冥想、网球、潜水、织布、按摩……从手冲咖啡到生态务农,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开不出的班。
而且,这些项目多是些“无用之用”的体验,就像红酒品鉴一样,重点不在于学会什么硬技能,而在于获得一份可供分享的谈资。它们与学做PPT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为了生活,后者是为了生存。“即便离开了清迈,你也可以轻描淡写地跟朋友聊起,在当地庄园烘豆子的那个下午。”小森补充说。
图源:防沉迷系统
而且,价格优势明显,“花个美甲钱,就能跟着本地泰厨奶奶从菜市场学到餐桌;用北京半节私教课的费用,直接解锁带国际认证的泰拳课。而一些本地主流课程,比如泰拳、泰餐、瑜伽之类的,教学质量甚至都比国内更好。”
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这里的体验还真能“变现”。有人来清迈进修半个月泰餐,就回老家开了泰餐厅,“本来心里没底,现在好歹能说自己是清迈学成归来的主理人。”小森说。
都说人生陷入绝境时,大家就会开始学英语和运动,而清迈就是年轻人的重启人生基地,加上免签政策加持,飞往此地的航班,载着的不再是单纯度假的人,而是一群渴望被治愈的打工人。有人裸辞来学语言,有人每年定期来“充电”,更有人只是想打打铁、种种菜、穿着麻质衣服,通过跨国轻体力,找回一点生活的初心。
以前去海岛,是为了逃离工作,现在大家去清迈,是为了来上短期夏令营。“上午去山里做冥想、下午打网球、晚上喝自己做的康普茶,这不只是度假,是打工人最低成本的富养自己。”
为什么打工人开始去泰国学艺
高价度假村的本质,就是把舒服的大床和兴趣班打包卖给你。既然如此,不如自己动手把价格打下来——去清迈单买兴趣班,把五星级的体验拆成散装白菜价。
“如今说去东南亚旅游已经没啥稀奇了,但是如果你说自己去学织布,就显得全是道道了。就像梁朝伟飞去伦敦喂鸽子,明明舟车劳顿,做的却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这就叫做漫不经心的精致。”小森调侃道,“在这里,你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是消费,而是对自己的投资,总会来某些时候,看得见回报。”
前段时间,刚在清迈体验过众多兴趣班的Whittnet告诉我,最值得体验的当属泰拳,“国内一节私教课动辄3、4百,在这里花不到100块就能上一节课。教练会不断鼓励你,帮你去调整动作。在不断挥拳的过程中,自己好像也完成了对那些讨厌事物的反抗,打完会觉得特别爽。”
图源:爱讲大实话的橙(GAP版)
这种带着痛感的体验,正在成为年轻人最新的精神马杀鸡。第一次在泰拳课上被摔得七荤八素,第一次用当地食材做出黑暗料理,第一次在攀岩墙上双腿发抖……这些狼狈的瞬间,反而比任何网红景点都让人上头。
“上了2节泰拳课,我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进攻和防守拳法,开始尝试结合到实战中。”Whittnet补充说,“泰拳强调在动态平衡中灵活出拳,很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对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
图源:陈小如啦啦啦
在清迈做地接的阿达观察到,“这半年,来清迈上短期课程的中国年轻人,明显增多,以前都是包车去景区,现在大家拼车到校区。他们学得特别认真,很多人提前自学英语,就为了能更高效地和老师同学交流。”
除了实打实的升级技能,清迈兴趣班还是难得的社交场所,“当你和德国建筑师一起捏陶,和澳洲程序员一起做冬阴功,你就懂了清迈兴趣班的含金量了,这是打工人最低成本的跨国交流。”沪漂小鱼告诉我,“大家因为同一个兴趣坐在一起,比在青年旅社里硬聊自然多了。”
清迈,打工人的康养基地
有人说,清迈提供的不是兴趣班,而是专供打工人的“康养套餐”。“来这里,看似是紧锣密鼓地学习,实则是分秒必争的休息。”
沪漂陈默调侃说自己是在上海敲键盘,来清迈敲银子,但是前者是焦虑,后者是放松,“当银丝在指尖缠绕成戒圈,我才悟了,治愈精神内耗的,不是升职加薪,而是专注打银的3个小时。”
而清迈当地最火的冥想课,也成了不少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Whittnet上的是免费半日冥想课,“虽然比较基础,但我很喜欢僧侣对谈环节。僧侣们对五花八门的问题都很耐心。来参加的人半数以上是国际游客,大家都是为了换个环境释放压力。”
当然,短期课程的质量难免参差。Whittnet提到自己的一次音疗体验:“第一次体验时,某些频率的声音反而激起了我的焦虑。但后来在瑜伽课上听到的颂钵就感觉从脚趾头爽到了天灵盖,后背都跟着发颤。这种体验很个人,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方式。”
图源:爱讲大实话的橙(GAP版)
安全则是更现实的考量。小森提醒,兴趣班本质是文旅体验,和玩跳伞、潜水一样:“要评估身体能否承受运动强度,社交中也需保持警觉。特别是女生,遇到不舒服的搭讪要果断拒绝。”
图源:saytome
当然,在清迈一旦开始这种兴趣班生活,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的预警,都会迅速让位于一种纯粹的共鸣,“因为太好玩!”小森说,“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用很小的成本,体验一把‘像样的生活’。”
ENDING:
如今在网上,单纯的游玩攻略早已失去吸引力。在无数次抵达东南亚后,年轻人开始用兴趣反向爆改这些旅游城市,巴厘岛是“体校”,普吉岛是“武校”,而清迈,则稳坐文科进修班的头把交椅。
比起city walk,跨国学艺的魅力明显更大,“当旅行结束,证书和手艺,成了年轻人最值回票价的特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作者:傻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