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立市”到“文旅兴城”,衡阳市交出“十四五”精彩答卷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今天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介绍了衡阳过去五年的发展情况,展现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担当与成果。
衡阳作为中央确定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湖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过去五年锚定“三高四新”蓝图,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衡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50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91.7亿元,年均增速6%,位居全省第二。
“十四五”期间,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朱健介绍,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卤化工、铜铅锌材料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8个省级产业集群。衡阳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数字百强城市及“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在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中担当主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优化至1.61,稳居全省第一,共同富裕成效显著。
社会治理与文旅发展上,衡南“屋场恳谈会”、耒阳“湾村明白人”、衡阳“义警”等基层治理品牌获国省推介。“演艺+文旅”模式效果好,承办薛之谦、邓紫棋演唱会,300余台公交车接送外地观众。“周末不忙,来趟衡阳。”2024年,衡阳成功举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通过文旅+科技融合、盘活闲置资产等,让酃湖公园等文旅项目焕发生机。
五年以来,衡阳安全稳定与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双下降”。市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衡阳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重“打基础、利长远”。2023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省率先获批,发展智能衡器计量、人形机器人产业也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培育百(千)亿企业,衡钢、特变电工、五矿铜业等企业产值大幅增长,正“一企一策”扶持中核二七二等企业冲击百亿。
“十四五”期间,衡阳累计获得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45个国省平台,出台“园区18条”“衡十条”“餐饮十条”等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深耕文化生态建设,借助船山文化等深厚文化积淀,培育出“追求卓越、攻坚克难”衡阳精神,为城市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目前,衡阳已同步启动“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随着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推进,衡阳“稳五进三布二”的产业发展蓝图也越发清晰。
新闻多一点
“稳五”即稳定输变电装备、盐卤化工等五大优势产业,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实力强劲,盐卤化工有多个百亿项目,钢管及有色金属领域集聚多家百亿企业,电子信息依托富士康、比亚迪发展,核技术应用发挥“一集团一校一园”优势。
“进三”是进军智能衡器计量、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智能衡器计量今年产业规模将破2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有4个化工园区支撑,数字经济凭借“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集聚4862家企业。
“布二”即布局两大未来产业,一是培育人形机器人产业,二是布局商业载人航天产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衡阳是全省的重要力量。润泽科技已在衡阳建设14万平方米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园,产业正逐步集聚;衡阳上市企业美湖股份的人形机器人核心组件,已供应给腾讯、蚂蚁机器人。在商业载人航天产业布局上,衡阳推动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公司在当地落子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