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四五”工业进阶,硬核实力这样炼成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星源)“十四五”期间,作为工业大省的湖南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10月22日,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工信厅专场)给出了答案——2021—2024年,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1.24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56万亿元,居全国第9位。持续跃升的数字,勾勒出湖南工业迈进的坚实步伐。
亮眼数据的背后,“十四五”期间,湖南工业的硬核实力究竟在何处?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数据跃迁的表象下,背后的产业体系韧性、创新策源能力和企业集群战力等才是决胜关键。
工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工业“压舱石”的作用,在于其对经济大盘的支撑。“十四五”期间,湖南工业在“质”与“量”上实现双重跨越,奠定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从质效上看,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6.7%,居全国第7位,排名较2020年提升3位。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41.2%,制造业从业人员超360万人,为富民强省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数量上看,工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67.4%,成为拉动发展的核心力量。
产业竞争力实现新跃升
产业竞争力,既取决于龙头企业的引领,也离不开集群生态的支撑。“十四五”期间,湖南以三大标志性工程为引领,构建起富有韧性的现代产业体系。
千亿企业培育,已形成“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态势。工业领域新增千亿级企业1家,达到4家,新增百亿级企业24家,达到53家;累计培育7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5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国第九;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超2万家,中小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也实现“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湖南已培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中小航空发动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先进能源材料、先进硬质材料、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生物医药等5个集群“后备军”来势向好。15个国家级和4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星罗棋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北斗产业发展精彩纷呈,推动“天上星”落地“身边用”。工信部和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市入选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产值近3年年均增长26.8%,今年有望突破800亿元。湖南推广各类终端超90.6万台套,形成从组件研发、终端产品到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在城市治理、应急减灾、智慧出行等场景加速推广应用。
“湖南创造”名片越擦越亮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若干领域的领跑,“十四五”期间,“湖南创造”凭借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重大成果,为工业发展增光添彩。
首台首套首创成果竞相涌现。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五首”产品奖励政策,累计认定和奖励创新产品891个。政策的沃土,诞生了一批大国重器——以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中国高度”、以“海牛Ⅱ号”深海钻机为代表的“中国深度”、以600km/h磁悬浮列车为代表的“中国速度”等,彰显着“湖南创造”的硬核实力。
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湖南以“揭榜挂帅”机制,组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带动社会投入攻关经费超550亿元,突破关键技术1768项。在此推动下,液压油缸、超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超算力大尺寸图形处理芯片以及大飞机起落架等“卡脖子”领域接连打破国外垄断。
提质升级步伐加快
回望“十四五”,湖南工业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推进的清晰路径,塑造了发展新格局。
含“金”量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9%、10.2%,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14.1%、32.3%。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5.2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77.1万辆,增长13.8倍。
含“智”量提升:纵深实施“智赋万企”行动,大力推广“小快轻准”数字化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数智赋能”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5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共培育17个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累计推动90.7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含“绿”量提升:全面推广绿色制造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96家、绿色园区2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4家。省级绿色园区占全省工业园区比重超过50%,省级绿色工厂数量今年有望突破1000家。
持续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
“十四五”期间湖南工业的进阶之路,离不开法治环境、服务效能与开放平台共同构成的发展沃土。
法规政策保障有力——湖南在全国率先出台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落实中小企业“一法一办法”。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出台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支持政策、供应链配套发展政策等,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服务体系精准高效——湖南营商环境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十,中西部第一。率先实现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国省市县四级平台互联互通,“十四五”以来累计服务企业超100万家次。创新推出“白名单”“湘企融”“工信e贷”等,帮助广大企业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缩短办理时间。全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从2020年末的1267.3亿元提升至2024年末的4250.2亿元,占全部制造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从39.8%提升至70.1%。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高质量引进来,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世界计算大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等,成为汇聚资源、促进合作的重要平台。高水平走出去,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5%,较2020年提升9.8个百分点。今年1—9月,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77.4%,轨道交通装备、专用装备等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31%。
立足“十四五”打下的坚实基础,湖南工业正蓄力迈向“十五五”新征程,有望以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体系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强劲的湖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