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突破5000亿元,岳阳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6%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今天上午,在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岳阳专场上,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介绍,“十四五”期间,岳阳市“七个岳阳”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呈现出综合实力、转型动能、改革开放、生态保护、城乡面貌、民生福祉“六个新”。
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呈现出“六个新”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过去五年,岳阳市GDP由3997.16亿元增加到5127.66亿元,连续跨越4000亿元和50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5.8%;人均GDP由7.9万元提升到10.3万元,年均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成功迈上200亿元台阶,各项存、贷款余额均突破4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4.3%、7.1%、8.1%。
转型升级激发新动能。“1+3+X”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乙烯、己内酰胺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培育形成现代化工、港口物流等5大千亿级产业。华电平江电厂、国能岳阳电厂并网发电,平江抽水蓄能、汨罗抽水蓄能等能源项目有序推进,汨罗火电、岳州电厂开工建设,电力装机总量超过1000万千瓦。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92家,获评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岳阳市的“三资”运作改革、君山生态渔业改革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形成“三区一港五口岸”开放平台体系,举办中非电力与新能源发展合作交流对接活动,1000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居全省首位,虞公港一期开港运营,城陵矶—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直航、西部陆海新通道岳阳—怀化—东盟国际铁水联运高效运营,城陵矶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三个百万标箱大港。
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岳阳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长江岳阳段水质优良率100%,洞庭湖岳阳区域总磷浓度居优,市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评国际湿地城市,获批全国首批海绵城市等。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提前完成省定目标,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五化”综合利用扎实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停搬迁改造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城乡面貌呈现新图景。岳阳市城乡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率较2020年末提高2.64个百分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92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5个。文旅市场人气火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438.1万人次、同比增长20.92%,游客总花费50.55亿元、同比增长30.76%。
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岳阳市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28577元增加到2024年的36836元,年均增长6.6%,跑赢了GDP。落实重点民生实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2.6万人,第一所以岳阳城市命名的本科院校岳阳学院开学,岳阳市中心医院即将完成整体搬迁,群众关切的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出行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未来做好“三篇文章”,协同长沙构建“南客北货”国际航空物流枢纽
展望“十五五”,李挚表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使命,岳阳将重点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力争到2030年,“七个岳阳”(实力、富饶、美丽、开放、幸福、平安、新风)建设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建成名副其实的高质量省域副中心城市。
做好“产”的文章。突出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三大块,全力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探索设立长三角(岳阳)产业合作区,将岳阳打造为长三角向西拓展的支点;加快“三区一港五口岸”专业化升级,推动对非贸易跨越式发展,加强对德对韩对南美联动合作等。
做好“城”的文章。统筹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城市功能完善等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提升岳阳水运“大通道”能力,协同长沙构建“南客北货”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扎实推进荆岳高铁、长九高铁的纳规定线,以及常岳九铁路前期工作,完善环洞庭湖高速公路网络等。
做好“人”的文章。将以优厚的政策“集聚人”,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从创业补贴、贷款担保等方面提供支持;以优质的岗位“成就人”,依托创业就业赋能中心,构建覆盖全域的创业就业服务新生态,促进各类人才与岗位精准匹配;以优良的保障“留住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将岳阳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民生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