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需求萎缩 炼化利润承压
【来源:期货日报网】
山东地区纯苯、苯乙烯产业调研
徽商期货能化团队于2025年9月24—27日开展线下调研活动,深入山东地区能化产业链上下游,走访了3家地方炼厂、1家EPS下游生产企业,涉及纯苯、苯乙烯等品种。
本次调研通过与山东地方炼厂探讨当前芳烃产业链的行业发展状况,深度了解纯苯、苯乙烯等基本面情况,挖掘潜在的供需矛盾及交易机会。
[东营地方炼厂]
(一)企业背景与装置情况
该企业主要生产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MTBE、丙烷、丙烯、抽余油、沥青、硫磺、硫酸、石油焦、芳烃、石脑油、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等产品,其中,汽油、柴油产品产量最大。
(二)成品油、纯苯现货销售情况
企业的原料(主要是原油)采购工作由专门的部门全权负责,具体的采购策略、锁价时机以及点价决策等关键环节,则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根据市场研判直接决策。当问及原油进口配额的使用情况时,企业表示,当前开工率维持在正常水平,短期暂无进一步降低负荷的计划。
该企业以成品油销售为主营业务,每位销售经理均承担明确的汽柴油销售指标。在谈及国内汽柴油现货市场时,企业表示,当前市场环境异常严峻,价格呈现“跟跌不跟涨”的特征,持续处于下行通道。这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一是新能源汽车替代加速。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攀升至57.8%,1—9月累计零售新能源车886.6万辆,同比增长24.4%,对传统燃油车需求形成持续压制。二是终端加油站销售行为趋于谨慎,补库周期显著延长。需求端萎缩明显,市场购销模式已从过去的加油站主动向炼厂采购,逆转为炼厂需积极向加油站推销。区域内的炼厂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在裕龙石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市场竞争态势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基于当前市场供需格局及国际原油价格承压的宏观背景,该企业销售负责人预计,11月份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将继续下调。
在运营层面,该企业成品油销售总监透露,目前山东地炼厂普遍采用低库存运行策略,这反映出行业对后市看法普遍偏谨慎。资本开支方面,鉴于国内炼化产能总体过剩的局面短期难以缓解,企业已决定暂停一项计划投资额约1亿元的MTBE装置建设计划,主要考量是即便建成投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面临较大的亏损风险。
该炼厂纯苯日产量约为100吨,但具备约3000吨的库存容量,这意味着在市场行情极度低迷时,其可承受8~10天的发货中断压力,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目前该企业纯苯库存处于适中水平。从市场基本面看,纯苯上下游整体需求偏弱,其价格走势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及原油价格关联紧密。然而,由于京博石化等大型苯乙烯装置的开工运行,在山东地区形成了显著的纯苯需求缺口,这一结构性因素对区域内纯苯价格构成了一定支撑。该企业认为,尽管纯苯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但山东地区纯苯价格出现持续性单边大幅下跌的概率相对较低,预计将呈现震荡筑底格局。
[临淄地方炼厂]
(一)企业背景与装置情况
该企业位于临淄地区,是一家以沥青生产为主的地方炼厂,其纯苯装置日均产量在120~200吨之间,年设计产能上限为10万吨。若将其置于山东省整体的纯苯产业格局中审视,与威联化学(60万吨/年)、弘润石化(33万吨/年)等拥有大型纯苯装置的企业相比,该企业的产能规模属于中型水平。其纯苯装置是公司整体炼化产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生产的纯苯既可作为商品外售,也可作为企业自身下游化工装置的原料进行内部消化。
目前该企业的纯苯业务仅限于现货贸易,尚未参与期货市场。企业解释称,这主要由于纯苯期货品种上市时间不长,且其生产的纯苯品牌暂未列入期货交割品范围,因此短期没有申请设立交割仓库的计划。由于纯苯现货贸易体量相对较小,企业在此领域的操作较为灵活。相比之下,该企业在沥青的基差贸易方面参与度更深,通常会在基差水平与历史正常值出现显著偏离时,主动寻找套利或贸易机会。
(二)原油供应方面
对于原料供应,企业表示,今年美国政府对其实施的相关制裁措施实际影响有限,除了前来调研的机构数量明显增多外,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此前市场曾高度关注将高硫燃料油指定交割库——洋山港纳入制裁范围的事件,但后续实践表明相关现货流通并未受到实质性阻碍。在原料成本风险管理方面,该企业并不直接负责对原油等原料进行期货套期保值,其成本管控主要依赖于灵活的点价模式,即参考布伦特原油期货的月均价格,或在月内采取多次、分批点价的方式,以平滑采购成本,规避单一时点价格波动的风险。在原油进口配额方面,该企业透露,山东地区各地方炼厂的配额已经使用较多,今年炼厂整体的开工率高于往年。
沥青现货方面,企业表示,由于前些年部分企业出现过“疯狂预售”乃至违约事件,当前市场对预售模式的接受度普遍较低。从基本面看,供应压力是当前沥青市场的主要矛盾点。数据显示,2025年9月国内沥青计划排产量达268.6万吨,环比增长11.3%,同比大幅增长34.1%。这主要源于近期生产沥青的理论利润有所修复,刺激炼厂开工率提升。然而,需求端表现却相对疲软,终端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佳可能是制约需求释放的关键因素。该企业的纯苯销售主要采用“地付”(即本地交付)方式销往周边地区。由于其产量和库容规模均不大,销售节奏相对灵活。当前,山东地区纯苯下游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使得其产销率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
[滨州地方炼厂]
(一)企业背景与装置情况
该企业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炼制与后续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其前身是1991年建立的润滑油脂厂,于2000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形成高效能燃料、高端化工品、高性能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并荣获了包括全国质量奖在内的多项荣誉。公司注重技术创新,是山东省内少数具备从小试、中试到工程设计及产业化应用全流程创新和转化能力的民营炼厂之一。
该企业60万吨/年干气综合利用制苯乙烯及配套项目是山东省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工艺。项目主要由乙苯和苯乙烯装置单元组成,其核心设备进料汽化器采用了全球首套的新技术和新结构。
(二)苯乙烯装置开工率与销售节奏
该企业的苯乙烯装置已于2025年9月15日达到满负荷生产状态。生产苯乙烯所需的纯苯原料一部分由企业自有炼化装置供应,另一部分则需从外部采购。外部采购主要以签订长期合约(长约)的方式进行,以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并降低采购成本波动风险。目前,该企业尚未申请成为苯乙烯期货的指定厂库,在期货市场的直接参与度不高。企业解释称,这主要考虑到其苯乙烯年产能高达60万吨,若全部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卖出交割操作,容易因交易量巨大而对期货盘面价格产生显著的“冲击成本”,反而不利于实现最优的销售价格。因此,其销售策略更侧重现货渠道和长约客户。此外,企业对苯乙烯的库存管理极为重视。由于苯乙烯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储存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自聚反应,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企业采用了严格的“滚动库容”管理策略,即保持库存处于动态周转状态,即使企业对苯乙烯后市价格持乐观上涨预期,也会坚持正常的销售出货节奏,以避免产品积压和聚合风险,确保生产连续性和产品品质。
[青州EPS下游生产商]
(一)企业背景与EPS模块应用场景
该企业专注于EPS(可发性聚苯乙烯)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在建筑保温领域具有创新性应用。EPS模块由完全封闭的多面体形蜂窝构成,蜂窝直径介于0.08~0.15mm之间,蜂窝壁厚约0.001mm。EPS材料由98%的空气和2%的聚苯乙烯组成,截留在蜂窝内的空气是一种热不良导体,因而对EPS的热绝缘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与含有其他气体的泡沫塑料不同,空气长期留在蜂窝内,所以保温效果稳定。该企业通过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经加热发泡后,通过专用设备和模具及特殊工艺技术加热成型,制成不同种类、规格和形状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模块。该材料导热系数仅为0.028w/m.k,保温效果显著。在北方寒冷的冬季,不使用取暖设备仅靠阳光照射,室内温度就能达到15℃~22℃;夏季不用开空调,调节窗帘避免阳光照射,室内就能保持在27℃以下,真正实现冬暖夏凉。冬季的室温与同等条件的砖混建筑相比可提高7℃~11℃,厚25cm;该EPS模块复合墙体相当于460cm的红砖墙体的保温效果。墙体整体达到75%节能标准要求,比普通建筑节能92%。此外,该EPS模块防火级别可达B1级,遇火收缩、离火自熄,如果复合膨胀玻化微珠,防火等级可达A级。
除了建房子,EPS模块还可以建温室大棚、冷库、粮库、保温鱼池、养殖场等。EPS模块建房每平方米造价在750~850元之间,比传统砖混结构稍高,但考虑到砖混结构还需要做保温,两者实际造价相差无几。EPS模块施工简单,劳动强度低,就像搭积木一样,施工速度快,5间房3天平口,在不现浇的情况下7天可以竣工。
(二)苯乙烯套保需求
该企业作为苯乙烯的下游消费企业,每年消耗苯乙烯原料20万吨,将其加工成EPS模块产品。其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用于水产养殖棚舍保温、简易庇护所或临时性建筑搭建等;南方地区因气候较为温暖,养殖场对保温模块的需求相对较少。企业负责人透露,EPS的终端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建筑包装等领域需求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有所放缓;然而,水产养殖设施保温、冷链物流仓储等新兴领域的需求则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国内EPS表观消费总量约为370万吨,其中用于缓冲包装领域的消费量为216.87万吨,同比增加63.9万吨,增幅达25.8%。尽管部分领域有所增长,但整体EPS消费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同比增速仅为2.65%。
在风险管理方面,该企业对期货市场有深入的理解和长期的参与经验,涉足期货交易已超过10年。作为苯乙烯的天然需求方,企业对苯乙烯绝对价格的日常波动敏感度相对较低,其期货交易模式较为稳定和成熟,常年作为多头方参与苯乙烯期货市场,主要通过买入套期保值来锁定未来的原料采购成本,平滑生产成本波动。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山东地炼企业普遍面临成品油需求萎缩、炼化利润持续承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柴油消费需求受新能源替代与税务检查影响显著下滑,加油站销售疲软导致炼厂库存累积,开工率维持七成左右;另一方面,燃料油消费税政策与低成本原油采购受限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然而,地炼企业正积极通过产业链延伸突围:如依托区域纯苯供需缺口灵活调整销售节奏,下游深加工企业如EPS生产商通过苯乙烯期货套保稳定成本。整体上,山东地炼企业呈现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趋势,但短期内裕龙石化新产能的释放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作者单位:徽商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