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3 日

行情步入慢牛!外资巨头集体发声!瑞银:成长风格或仍是主线

【来源:东方财富】

  十月以来,A股市场维持高位震荡。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外资巨头相继发声,积极看好后市。

  高盛在10月22日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该机构还表示,随着牛市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摩根大通也在近日发布研报称,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也在本周发声,认为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

  高盛:投资者思维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10月22日,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团队发布最新研报,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正步入慢牛行情。

  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团队分析称,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2022年末的周期底部已反弹了80%,但其间经历了四次大幅回撤。“我们目前认为中国股市将步入更具持续性的上行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受到盈利增长12%的趋势和估值进一步上修5%~10%推动。”

  该团队指出,中国股市迎来持久牛市行情,具备四大有力支撑:

  首先,政策利好窗口开启。一是托底政策在一年前已经出台,旨在降低左侧尾部风险;二是需求侧刺激以及新的“十五五”规划将推动增长再平衡及缓解外部风险;三是新“国九条”已释放并提升了股东回报;四是,行业监管有所放松,这激励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回归和崛起。

  其次,经济增长再度提速:AI改写了盈利格局,AI资本支出带来的盈利提振日益显现;“反内卷”重燃了盈利增长的希望;“出海”彰显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共同将趋势性每股盈利增速提升至12%上下。

  再次,中国股市目前估值较低。例如,指数市盈率处于周期中期水平;债券收益率低迷;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其他股票市场长期存在估值折让。此外,美联储政策放松以及中国(实际)利率可能下行也对股票估值构成利好。

  最后,资金流强劲。中国资本流入股市的结构性趋势可能已经开始,居民资产转配股票潜在可带来数万亿元的资金流;从外部来看,基于投资分散化需求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持续低配,中国市场已重回全球投资者视野。

  高盛研究部股票策略分析团队认为,存续的宏观风险将引发市场短期回调,但随着牛市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该团队称,回报分化通常在牛市中加剧,因此建议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中国民企十杰、中国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同时以股东回报投资组合获取高现金收益率来实现平衡。

  摩根大通:中期看好沪深300指数,关注反内卷和服务消费机遇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团队近日发布报告,维持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该团队表示,在中期维度上,看好沪深300指数截至2026年底的表现,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步向股市转移,有望维持反弹走势。

  “年初至今已被充分捕捉的主题可能聚焦于供给侧,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先进制造,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反内卷’和服务消费机遇是额外的主题选择。”摩根大通表示,特别看好“反内卷”这一主题,认为它可能成为“十五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并有望带来18-24个月的投资行情。

  摩根大通指出,如果相关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反内卷”有望通过推动股票升值,显著提升居民财富水平,而这主要得益于企业盈利、现金流和股息的改善。此外,尽管市场对2025年每股收益的普遍预期可能面临下调压力,加上中美谈判可能加剧年底市场波动,但“反内卷”政策与中国政府适度的财政支持,或将有助于稳定市场对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每股收益的预期。

  摩根大通还表示,与发达市场相比,中国的服务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关注医疗保健服务、金融及文教娱乐等领域的投资机会。从宏观消费结构来看,中国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支出占比高于美国(中国22%vs美国19%),而在医疗保健(中国9%vs美国17%)、金融服务(中国极低vs美国8%)以及文教娱乐(中国10%vs美国13%)方面的支出则明显偏低。从估值角度看,这些行业的龙头公司当前股价相较于其2010年以来的估值中位数处于相对合理区间,偏离程度有限;同时,14天相对强弱指数也显示,这些板块目前并未出现超买信号。

  瑞银:市场中期向好,成长风格或仍是主线

  10月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从科技成长往价值红利的风格切换。10月以来,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有所回调,而红利指数则逆势上涨。

  对此,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分析称,短期内推动上述市场风格变化有三个原因: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投资者去风险下对组合进行再平衡;二是科技板块前期涨幅较大,部分投资者有获利了结的需求;三是部分投资者担忧杠杆资金对于高弹性个股的净流入可能会边际放缓。

  孟磊表示,中期来看,成长风格或仍是投资主线。前述短期内推动市场发生变化的原因均难以在中期推动市场风格大幅切换。

  首先,参考过往经验,A股市场倾向于在贸易摩擦升级的首两个交易日对相关影响进行计价。本轮的关税风险已致使10月13至14日中国股票市场出现连续两天的回调,市场已大致将关税的冲击反映在了股价中。其次,近期大科技板块的股价回落已部分释放了仓位拥挤的风险。大科技板块的成交金额占全部A股的比例在上周下降至32%,低于9月底的38%,处于过去两年均值。最后,此次融资折算率的调整在技术上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当前市场的杠杆水平总体可控,并未出现过热迹象。尽管A股市场近期出现回落,但融资余额不减反增。

  配置上,孟磊认为,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当前投资创业板的风险回报较好。大小盘方面,考虑到市场成交额进一步大幅跃升的可能性较低,上半年大幅跑赢市场的小盘股进一步扩大超额收益的难度有所提升。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