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8 日

脑机接口方案之争白热化!奥尔特曼押注“基因+超声波”治疗 曾公开拉踩Neuralink

【来源:东方财富】

  近日,“GPT之父”山姆·奥尔特曼参与联合创办的美国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迎来最新进展。

  据悉,该公司已聘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分子工程师米哈伊尔·夏皮罗(Mikhail Shapiro)为其创始团队的一员,并在和投资者的洽谈中被认定为关键领导者。公开资料显示,眼下Merge Labs计划以8.5亿美元的估值融资2.5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将来自OpenAI 风险投资团队

  关于夏皮罗,该学者曾先后在Nature和Science发表过关于基因和无创成像的论文。在脑机接口领域,与Neuralink采取的开颅手术方法不同,其聚焦于神经成像和控制的非侵入性技术,如利用超声波与人类大脑进行交互。在最近一次演讲中,夏皮罗表示,与其将电极插入脑组织,不如将基因引入细胞来改造脑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据知情人士透露,Merge Labs目前探索的脑机接口方案,正是在头部以半侵入式或非侵入式的方法部署超声波设备,并将基因治疗用于检测和调节脑细胞活动。

  事实上,就连奥尔特曼本人也曾表达过对侵入式脑机接口方案的不满。今年8月,其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往大脑里植入像Neuralink那样会破坏神经元的东西。”Merge Labs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亚历克斯·布兰尼亚(Alex Blania)则提到,Neuralink的方案所破坏的神经元多于所保护的神经元。

  未来几周内,Merge Labs或将正式官宣对夏皮罗的招募,预计奥尔特曼将担任Merge Labs的董事长,但是不会参与日常运营。

  ▌脑机接口的方案之争

  不可否认,站在当下看脑机接口行业,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正走在前列。其通过侵入式方案植入脑机芯片,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在内的十余名患者恢复了语言或行动能力。

  按照Neuralink的行动路线图,该公司计划在在六年内运营约五家大型诊所,并至少提供三种版本的植入设备,分别用于实现脑机交流、视力恢复,以及治疗神经疾病。到2031年,该公司计划每年为2万人植入脑机芯片,年收入至少达到10亿美元。

  不过,侵入式脑机接口在安全性问题上亦存在隐忧。此前,Neuralink曾被披露有实验猴在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后出现感染、脑部损伤等并发症。其首例患者在植入也出现了电极丝回缩问题,导致他一度失去了对设备的部分控制。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其相关产品通过外部设备采集脑电信号,不会破坏人的身体和组织,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好、成本低等特点。作为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脑机接口技术,其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78%。

  国内方面,多方面正积极推动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落地应用。包括江苏、浙江、湖北在内的多地均已公示脑机接口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项目被“明码标价”,置入费约6600元/次,取出费约为3200元/次。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种技术路径分别朝向不同类型应用场景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并存和相互结合。从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两种技术路径均存在不同的难题有待解决,也决定了二者无法彼此取代对方,而将形成侵入式多面向医疗领域和科研实验场景,非侵入式面向消费领域的情形,在某种情形下甚至二者产生结合。

  投资方向上,该机构表示,脑机接口产业链下游的技术和产品主要聚焦于特定应用场景,可划分为医疗健康、生活消费、工业生产、交通驾驶应用等若干类别。脑机技术当前多应用于脑疾病“监测”阶段,未来有望全方位布局脑疾病治疗方案。当前脑机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面对消费领域,脑机玩家开始尝试睡眠、注意力监测等产品面向大众消费者,目前还没有走向大规模消费场景。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