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29 日

【来源:长沙晚报】

  编者按

  发展的重心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人的社会活动在哪里,党建服务就要开展到哪里;基层工作的难点堵点在哪里,党建力量就要延伸到哪里。

  2021年以来,按照长沙市委统一部署,长沙大力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积极推进“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建设,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不断夯实、成效逐步显现。

  今年3月,中央组织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强调要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管理服务功能,建强居民小区党组织,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在此基础上,长沙出台《“党建聚力·和美星城”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行动工作方案》,创新推出六大“星城行动”,要求在全市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牵引作用,重点解决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

  在这场以党建红为底色、向基层深扎根的实践中,一批老党员、老同志扎根在群众之中,将对党忠诚的信仰、岁月沉淀的智慧,融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和美星城”的根基,在银发余晖的映照下,愈加坚实稳固。

在长沙县开慧镇余家坳村民夜校里,大家围坐一堂学知识、话发展。均为市委老干部局供图

  刘攀 罗健宁 张旭东

  当麓山的枫叶愈红、湘江的碧水愈清,长沙又迎来了一年中美好的秋光时节。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作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重阳节承载着对长者深沉的敬意与祝福。今年10月也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在全社会倡导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时代新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时,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

  民生底色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色。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同时指出,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人民群众。

  在星城长沙,一张张生动而温暖的答卷正在书写——一群鬓染霜华的老党员、老同志,活跃在社区治理、邻里帮扶、文明宣讲的第一线,用平凡的坚守,为重阳佳节增添最厚重的底色,也为“敬老月”
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天心区芙蓉南路社区老党员助力小区召开业主大会。

  党建 银龄织密基层治理红色网格

  基层治理的方向,要靠思想的灯塔来引领;治理的合力,更需要组织的纽带去凝聚。

  “要让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王俏表示:“我们要持续擦亮‘五老四教’品牌,让老党员、老同志成为助力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助力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共绘和美星城温暖底色。”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6.4万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1954个。近年来,长沙市老干部工作部门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强化政治统领,推进强基固本,深化互融共通,用党建把老同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全力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

  “我们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党员身份永远不会退休。”“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黄苍霖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广大老党员的信念与坚守。

  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曾是一个治理难、矛盾多、纠纷频发的老旧安置小区。2012年,社区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凝聚人心、服务居民、助力治理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矛盾重重的问题小区一举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小区。

  背后的密码,就蕴藏在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打造的“银龄党建”之中:“心贴心”服务居民群众,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治理;以“快板+宣讲”的鲜活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该支部组建“银发先锋”调解队、“银声嘹亮”宣讲队,不仅助力金茂路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支部也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为持续扩大党建联建“朋友圈”,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建联盟”,共结对287对,实现政治理论联学、党建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优势资源联享。金茂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5个支部结对,构建起优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走进芙蓉区朝阳街道向韶社区,常见老人们围坐下棋,闲话家常。然而这份安宁背后,曾经也有着一段治理难题。几年前,广铁集团274名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移交至向韶社区。人员关系来了,心却难融。“管不好”像一道无形的结,横亘在社区与老党员之间。

  何解?唯有以真心换真情,用党建把老同志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用平台把老同志作用发挥出来、价值彰显出来。经过充分研究和讨论,社区成立6个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组建起以老党员为核心的“智慧小组”紧密联系群众。

  前段时间,小区居民深受充电问题困扰,向“智慧小组”反映:社区电动车充电桩紧缺、楼道充电又不安全,导致每次充电都得四处寻找,费时费力。在摸清情况并反复论证后,这群老党员提出解决方案:安装充电桩并向大家充分征求充电桩选址意见。问题解决了,信任建立了,基层治理的效能在这一过程中悄然提升。

  开福区秀峰街道作为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治理结构复杂、任务艰巨,积极探索培育“党建+银龄”引领基层善治品牌。秀峰山社区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建立“党支部+志愿服务小组”工作机制,先后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扶贫帮困、环境保护、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100余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8200小时,以银发担当串起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支部书记李伟平防汛期间主动“再上岗”,日夜巡查、组织疏散,用行动守护家园安全,生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

雨花区金科园社区老党员开展“社区邻里节”议事协商会。

  初心 破解民生难题践行为民承诺

  基层治理的答卷,最终要落笔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间。这群老党员以柔性治理之智慧,让温情在街巷间流淌,让共识于邻里间凝聚。

  基层治理,不仅要解“事”,更要解“心”。老党员们善把政策讲透,善将心结疏通,善使利益平衡,让一触即发的矛盾回归理性,让对立的情绪重归平和。

  此前,天心区华盛家园的电梯老化导致数次出现安全隐患,一度使得居民与物业的关系剑拔弩张。关键时刻,一群平均年龄逾七旬的老党员迎难而上,自发组建志愿队伍,凭借多年积累的社区威望和邻里信任,逐户走访倾听诉求,耐心细致地解释政策、核算成本,甚至带头自掏腰包,让所有业主心服口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按质按量完成小区22台电梯的焕新,不仅彻底消除了悬在居民头顶的安全隐患,更重新织就了邻里互信、和谐共治的社区纽带,成为银发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典范。

  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是个典型的“双老”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严重,60岁以上居民占比超半数,居民获得感不强。如何破局?社区通过摸排走访,一大批优秀老党员被挖掘出来,成为倾听居民诉求、参与小区管理的核心力量。

  71岁老党员李秀英自发建立微信群与“周五议事会”,打造出“线上策、线下议”的民情沟通模式:线上秒速传声,线下深度交流,居民诉求收集反馈效率大幅提升。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老党员也扛起了民情收集员、工程监督员、项目验收员的重任。如今该社区不仅获评“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更成为长沙唯一入选全国106个完整社区建设的试点社区。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长沙市公安局开福分局退休干部党支部副书记汤兰玲退休后利用自身专长发挥余热,组建的“兰玲志愿者工作室”也成为化解矛盾的“金字招牌”。“吴姐、樊姐,我们大家各退一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此前,在汤兰玲的多次协调下,一个积压了三年的房屋纠纷问题圆满化解。她还积极对接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包括法律咨询、援助、心理关爱等在内的服务,真正实现“调解一案、和睦一家、教育一片”的效果。

  “遇到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市检察院原检察长、退休干部党总支原书记罗宗祥组织本院几位热心公益、专业功底深厚、政治素质过硬的老党员组建“八方社区法律咨询志愿者工作室”,把法律咨询融入日常,不仅在每月“法律门诊日”坐镇社区,还担当义务宣讲员,公开联系方式,24小时“云答疑”。居民们纷纷感慨:“以前遇事两眼一抹黑,现在有了他们带着学法守法用法,心里亮堂了,遇事也有底气了!”

  和美 邻里互助涵养社区和谐氛围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年来,长沙市系统推进“三长制”工作,选配23.48万名“邻长”,其中银发长者以其经验与热忱,成为基层治理中一抹温暖而坚定的宝贵力量。他们不仅延伸了组织体系之末梢,更把党组织的关怀送至百姓家门口,织就了一张“户户有人联、家家有人应”的治理密网。

  湖南湘江新区金山桥街道黄金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银发先锋助推家门口幸福升级”的工作思路,组建起“近邻帮帮团”,设立邻里服务站,探索出一条居民自治、邻里互助的新路径。“有了邻里服务站,居民代表好办事,自家事务自家讲,代表联心群众乐”——居民刘铁兵的一首打油诗,道出群众心中的认同与喜悦。

  在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天鹅塘社区翡翠花园小区,提起陈卓,居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从日常巡查守护社区平安到防汛一线的冲锋者,这位68岁的流入老党员,退休生活始终与奉献二字紧密相连。

  他组建“翡翠志愿群”,发动居民加入安全守护队伍,主动担任志愿安全员,带头清理楼道杂物、检查消防隐患。面对汛情,陈卓多次请缨参与河堤防汛值守。他还积极动员小区十余名志愿者组成防汛小队,协助巡堤查险、物资搬运。“我是党员,守护家园责无旁贷!”

  浏阳市淮川街道,也有这样一群心怀热忱的老同志。老党员陈传慷凭借多年司法调解背景,在翠园社区恒大华府小区成立“老陈工作室”,搭建起两个“业主和谐群”,成为居民信赖的“调解老友”。

  这样的温暖并非孤例。淮川街道的公益平台如点点星光不断延展:“爱心图书馆”“睦邻之家”“老友舍”“邻里驿站”“邻里学校”……这些由党员志愿者与邻长牵头搭建的微治理载体,在人与人之间织就了一张信任之网,也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在现代社区中焕发新生。

  更动人的画面,藏在乡间田野。宁乡市喻家坳乡的栀子花田边,80岁的离退休干部党总支原书记银冬生举起手机,屏幕那端是争执了四十一年的老邻居。他轻点视频通话,一句“老伙计,宅基地再大也大不过子孙情分”,让两双布满皱纹的手最终交握——这场调解没有法庭的庄严肃穆,却带着泥土的温热。

  他所在的“银龄裁判团”,半年成功化解64起纠纷,其中近半竟源于“闲话”而起。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这些老党员的话语,却常比法律文书更入心坎。“基层工作没有万能钥匙。”银冬生说,“但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将心比心,再紧的心锁也能打开。”

  城市的温度,不仅在于高楼广厦的宏伟,更在于街头巷尾的守望;国家的繁荣,不仅依靠青壮年的拼搏,也离不开银发者的智慧与坚守。截至目前,长沙市共创建79个省级“六好”支部、297个“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大力倡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主动融入亮身份、示范引领践承诺、积极作为展风采。

  家园 躬身实干守护星城幸福底色

  壮志未与年俱老,伏枥仍存万里心。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长的缪曼聪退休后,回到家乡长沙县开慧镇余家坳组创办村民夜校,致力于挖掘家乡故事,带动家乡建设。从百年红色故事到新时代乡村振兴,从村庄新变化到幸福好家风,一场场夜校,以身边事传情、以小故事明理,不仅丰盈村民精神生活,更凝聚起共建家园的深厚民心。

  市政府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围绕长沙职业教育发展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让“银发智慧”得到充分发挥。

  市第一医院一批技术精湛、甘于奉献的老党员也闲不下来,自发组建起一支“银发专家团”。他们不仅深入社区开展坐诊、手术带教,还借助线上平台持续开展帮扶指导,有力助推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提升。截至目前,累计服务群众已超过1000人次。

  在“党建聚力·和美星城”的征程中,老党员们用行动证明:离退休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奉献的新起点;年龄的增长,只会让初心更加坚定。今年以来,市委老干部局创新开展“星城‘五老’e起来”活动,18.6万名老同志线上签名,带头做“银发好网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当6.4万余颗“银发之心”与千万星城人同频共振,当1954个“银发堡垒”与城市发展同向发力,“民做主、事能办、心更聚”的治理愿景正在变为现实。正如雨花区井巷社区老党员周旺清所说:“作为一名上过战场的‘40后’老党员,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人虽老、心犹热,自应跟随党的步伐,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摊开“山水洲城”的卷轴,从岳麓山的晨曦到湘江两岸的灯火,从工厂车间的智能机器人到五一商圈的人流如织,这座连续17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千年古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在城市发展脉搏愈加强劲的背后,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始终流淌着温暖的支撑。现在,这群可敬可爱的老党员、老同志依然奔走在街巷阡陌之间,以银发映初心,以脚步丈民情,将点点个人微光凝聚成照亮一方的集体火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我们作为老同志,同样深受鼓舞、心潮澎湃,仍愿为蓝图的实现贡献银发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必将继续以不老的情怀润泽社区,以常青的担当守护家园,在时光流转中续写更多关于初心、关于治理、关于幸福的温暖故事。当每一份银发力量都汇入时代洪流,当每一颗赤子之心都点亮前行之路,“和美星城”的画卷必将在岁月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这光彩,映照着老同志们永不褪色的为民情怀,照亮着长沙向美而生的幸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