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入金陵揽才 近1.3万个岗位助力青年就业创业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11月1日,“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南京大学。来自湖南的438家单位带来近1.3万个岗位,涵盖制造业、科技、前沿材料等多个领域,为毕业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
4000余个优质岗位,长沙现场“摇人”
招聘现场,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轮集中招聘的基本情况。
从岗位来源看,160多家制造业企业提供了4500多个岗位,25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了2000个以上岗位;近100家科技公司提供超3000个岗位,16家前沿材料公司提供400多个岗位,包括算法工程师、AI智能工程师、材料研发工程师等一大批新职业。从岗位薪酬看,年薪12万以上的企业岗位有6800多个,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
湖南还全面梳理和持续更新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涵盖就业促进、项目支持、创业扶持、经办服务、招录招聘、生活保障等类别。本次招聘活动,省内共有9个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工位超1500个。

当日,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在现场设置了拍照互动环节,吸引广大学子前来打卡,深入了解长沙人才政策。这些“不绕弯子、直奔需求”的创新形式,打破了传统招聘的冰冷壁垒,让人才在双向选择中感受到尊重与期待。
长沙设置了76个展位、提供4000余个优质岗位,还展示了长沙青年人才城市体验CityWalk路线,包括青才启“新”记、文化科技交融、从烟火到星火 次元破壁之行、望见未来“城”意之旅、硬核长沙行、浏YOUNG栖梦焰耀前程、轻松看懂“新能源电池的一生”等,串联起长沙硬核产业的创新脉动、创业热土的蓬勃活力、安居温暖的民生温度与人文浪漫的独特底蕴,等待更多青年人才用脚步去解锁、用青春去续写属于自己与长沙的故事。

招聘现场气氛热烈,吸引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等江苏高校的学子踊跃咨询、投递简历。
“我是湖南人,早就计划好毕业后回家乡工作,为家乡建设出份力。”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陈娇兰在招聘现场深情地说,“回长沙就业是我相对最完美的选择。”
“这些岗位和我的专业方向契合度很高,能让我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在实处。”经过一番筛选,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贺伊旎也在现场找到心仪的岗位,并投递了简历。对于未来,她充满期待:“长沙的生活品质和人文环境都十分吸引我,希望能早日在这里真正地扎下根来。”

创业项目路演,涌动“赴湘热”
“湖南的政策给我一种‘只用带着一个好点子’就能去创业的感觉。”看完湖南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政策宣传视频,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杨乾颢不禁感慨。
他和团队的“零能耗辐射降温技术及应用”项目直击“双碳”需求,无需额外能耗,仅靠高反射率与高发射率就能实现建筑、车辆降温。“湖南地处中部,夏季炎热,若能落地,既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又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杨乾颢提到,湖南的地理区位优势还能成为技术向周边省份辐射的绝佳纽带。
在项目路演环节,5个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优质项目依次登场,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南京大学綦琪团队带来的“浅层地热能多要素分布式感知系统”打破了国外TRT技术的瓶颈,能用主动加热光纤技术实现更高效的地热能勘察。“长三角浅层地热能丰富,我们已在常州、昆山等地验证技术成熟性,而湖南的隧道交通、新能源产业或许能为项目提供新场景。”綦琪的话里满是对于合作的期待。
“湖南是茶叶大省,拥有安化黑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知名茶品,我们的茶叶智能决策系统能满足湖南茶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需求。”由江苏海洋大学学子周易带领的“基于多模态感知与智能决策的白茶萎凋模型构建”项目团队表达出强烈的来湘意愿,“湖南省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大,很适合我们项目落地。”

主会场外,投融资对接会同样火热。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会、启迪之星等15家知名机构的代表与项目负责人围坐交谈,从政策解读到工位申请,从技术落地到市场拓展,细致解答创业者的每一个疑问。
“在长沙创业,是我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之一,这里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扶持,为我们年轻人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顾善植在活动现场向学子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如今羽翼渐丰的他,正在长沙朝着行业独角兽与智算领域标杆的目标稳步前行。
从政策宣介到现场招聘,再到创业项目实时对接,湖南的跨省揽才之路,既是对自身发展需求的精准把握,也是对区域协同发展的主动担当。当全国各地的人才汇聚湘江之畔,这场双向奔赴的美好图景,必将让湖南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得更稳、更远。
